德國人的閃電戰完全是建立在一種非常古老傳統的戰爭觀上的?

作者:[美]羅伯特·M.奇蒂諾(Robert M. Citino)


德國人的閃電戰完全是建立在一種非常古老傳統的戰爭觀上的?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1919—1938 年),德國軍隊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他們設法發展出了一種適用於戰爭的“學說”,徹底粉碎了塹壕裡的僵持戰。該學說的核心是高度機動性的裝甲兵團與戰機緊密協同。現在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德國人自己並未創造“閃電戰”(blitzkrieg)這個新詞。實際上,他們更有可能使用的是“機動戰”(Bewegungskrieg)這個詞。不過,用閃電戰這個詞描述德國軍隊在二戰初期運用得極為成功的作戰學說確實很形象。對同德國作戰的其他國家來說,閃電戰對他們的作戰學說產生了深遠影響,至少說服他們組建起了大規模的坦克和戰機兵團。世界上每支現代軍隊都吸收了這種作戰學說,它對美國陸軍的“空地一體戰”學說的發展尤為重要。

我們可以把閃電戰定義為大規模使用機械化部隊(包括空中力量),在二到四周內擊敗、追擊、殲滅敵人整支軍隊的學說。隨著無線電的發明解決或至少緩解了舊有的指揮問題,德國人得以恢復戰役(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機動和戰鬥,旨在擊敗敵人的野戰主力)在軍事中的應有地位。此舉使他們有意或無意地設立起一種各國軍隊後來對此趨之若鶩的標誌。

德國人為何能在別人失敗處取得成功?利用坦克作戰畢竟是英國首先發展起來的,而且英國人在機械化部隊的戰場測試方面也遙遙領先。早在1927年,英國人的試驗性機械化部隊便已開始接受測試,而當時由於凡爾賽和約解除軍備的條款,德國人既沒有一輛坦克,也沒有一架戰機。法國人、俄國人、意大利人的情況同英國人差不多,就連波蘭這樣的小國也有一些坦克。

欲瞭解德國取得的成就,我們必須先著眼過去,雖說存在一種將閃電戰(及其對機器的依賴和高速性)視為現代戰爭表現形式的傾向,但實際上,德國人的機械化學說建立在一種非常古老、非常傳統的戰爭觀上。這種戰爭觀可以追溯到腓特烈大帝、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老毛奇時代,甚至還在近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歷中存續下來,德國人認為自己在創新方面付諸的努力不及他們對經典學說傳統的恢復。

德國人的傳統是什麼?首先是十九世紀發展起來的靈活指揮學說

。德國人認為戰爭中不存在確定性。毛奇曾寫道,“戰略是一套權宜之計,”他還指出,“沒有任何計劃能在同敵主力發生接觸後依然有效。”一支軍隊行進時,必須對一切情況做好準備,不能被嚴格的命令所限制。他寫道:“只有門外漢才會以一種固定不變的初始觀念看待戰役,貫徹所有細節並嚴格遵循到最後”。他的解決方案是今天經常被稱為“任務式戰術”(Auftragstaktik)的制度,儘管如此,德國人同樣很少使用這個術語。

指揮官下達任務(Auftrag),但把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留給戰地軍官決定。該制度讓指揮官沒有必要下達冗長的詳細命令,相反,其所下達的命令應當清晰、明確、簡短。實際上,這些命令甚至不必以書面形式下達——德國軍隊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支軍隊都更廣泛地使用口頭命令。例如,德意志統一戰爭期間,毛奇對戰地指揮官的干涉實際上很輕微,他麾下的指揮官通常會採取他們認為正確的措施,事後再向毛奇彙報。1866年的戰役中發生過幾次10萬多人的軍隊一天或兩天內沒接到任何命令的情況—以我們的現代標準來看,這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概念。

其次,德國人已將戰役層級視為從事戰爭的規範性層級。對一名指揮官的要求不僅僅是監督戰區內兵力的戰略性集結,進而打垮他的對手。位於中歐的德國很不幸地身處險境,被敵人和潛在的敵人環伺,德國人既沒有時間也沒有人力採取這種措施。同樣,強調戰術也許能取得局部性成功,但無法贏得德國在任何戰時狀況下都需要的速勝。兩個世紀以來,德軍參謀人員一直在戰役層級構思戰爭。這裡也有兩種作戰類型:靜態“陣地戰”(Stellungskrieg)和在開闊戰場上實施的“運動戰”(Bewegungskrieg)。前者乏味而又血腥,很可能會引發一場消耗戰—這是德國人畏懼的一種打法,無法實現快速、具有決定性的戰果。實際上,這是一種退化了,且機械、沉悶的戰爭形式,指揮官幾乎沒有做出創新性決策的餘地。德國人的一句格言是,集團軍司令在陣地戰中的權力或揚名立萬的機會還不如機動條件下的一名團長。運動戰,正如腓特烈大帝、拿破崙、老毛奇從事的一系列戰役展現的那樣,是為德國贏得迅速且具決定性的勝利的唯一手段。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德國軍官們看來,羅斯巴赫(1757 年)、弗裡德蘭(1807 年)、柯尼希格雷茨(1866 年)這些會戰猶如智力試金石。二十世紀二十和三十年代,德國的任務並非“發明”新生事物,而僅是讓戰爭迴歸到運動戰富有成效的道路上。這段時期接受考察的坦克、飛機和所有新技術,不過是為了實現該目的而“選擇的道具”而已。這是德國人與英國人或法國人之間的重要區別。

第三個傳統是德國軍事文化的獨特性。雖然從許多方面看,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這段時期是狂熱者的年代,這些狂熱者總是傳播人們在德國軍事著作中很少能見到的新武器或學說的奇蹟。德國軍官竭力在自己的話語中避免“片面性”(Einseitigkeit),並以此為榮,他們通過一個完美可靠的概念框架了解戰爭,他們相信的是戰役層面上的運動戰,且戰爭的性質並未發生根本性改變。按照克勞塞維茨的說法,戰爭的性質是不變的,即通過暴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敵人。唯一的問題是如何恢復運動戰,並再次參加且贏得決定性勝利的戰役。在其他國家的軍隊設法革新他們的戰術時,德國人卻在考慮戰爭的戰役層面。

德國人鄙視片面性的另一個例子是,德國顯然缺乏一所純粹的坦克訓練學校,他們認為機動性只有通過所有武器的緊密協同才能恢復—戰爭的目的是贏得決定性勝利,但卻只能在諸兵種合成的戰場上實現。德國沒有發生對機械化的辯論, 因為機器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裝備—輕型迫擊炮、輕重機槍、各種摩托化和機械化裝備(坦克、卡車、裝甲車、摩托車、炮車,特別是飛機)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沒有它們,讓人無法想象當代戰爭將會如何進行。但正如機械化問題沒有發生真正的辯論那樣,德國也從未出現過某種重要的觀點,或者說代表坦克做出過度誇大的主張。從來沒有哪位德國軍官認為坦克可以在戰場上獨立完成大部分任務,除非是自取滅亡——

他們認為坦克必須同其他武器緊密配合,這些武器的機動標準已提升到與坦克同樣重要的程度。

本文摘自《從閃電戰到沙漠風暴:戰爭戰役層級發展史》


德國人的閃電戰完全是建立在一種非常古老傳統的戰爭觀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