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等聖人對性的看法

-

一.無欲則剛

理論奠基人:釋迦牟尼

所謂"眾生重果,菩薩重因",事情發生後,你處理的多麼得當,多麼完美,也不如在事情的萌芽階段就作出或抑或揚的決斷來得高明。好色顯然是迷於外相,喪失了本我,所以在源頭上就該破除對色的痴戀,做到心地澄靜,無"色"可好。

任憑天氣如何炎熱,日頭如何毒辣,我佛釋迦牟尼從也不在一棵樹下乘涼超過三天,以免日久生情,墜入六道輪迴。

結論:有的最高境界就是無,色的最高境界就是空。

二.色不色間求吾色

理論奠基人:老子

老子強調"知雄守雌","以柔克剛","不為天下先",認為任何事情做的太過分了也就離完蛋不遠了。老子從不刻意的去反對什麼,也從來沒有執著的追求過什麼,任其自然而已。說他好色,他還真沒有痴迷;說他不好色,他又有對色的嚮往。遊離於色與不色之間,即可超脫色的束縛,事情原來就這麼簡單。無可無不可,率性自然,便是真知。

結論:若即若離,似有還無,乃好色的最高境界。

三.好色的中庸之道

理論奠基人:孔子

子曰:"吾未聞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的動源在社會倫理,好色的動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會人,孔子不偏不倚,無意於偏廢某一端。叫孔子感傷的是人們肆無忌憚的發洩著肉慾,而不注重禮義教化,打破了本該有的靈肉平衡。孔子還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講的是理性認知,"好"指的是感性印象,只有講二者完美的中和成"樂",才能達到樂在其中,陶然忘物的境界。發乎情,合乎禮,才不至於褻瀆了那份真愛。

結論:過猶不及,不及更不及!恰好合適便是奇絕完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