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非帝脉直系的铁帽子王,前半生备受多尔衮打压,终得善终

所谓“铁帽子王”, 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的特权一是“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三是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清代共有12位铁帽子王,其中大家熟知的十三爷允祥就是其中一个。

清朝唯一非帝脉直系的铁帽子王,前半生备受多尔衮打压,终得善终

图片

其实,在清代初期,就已经有八位铁帽子王了,不同于后期受恩封的铁帽子王,这八位铁帽子王,都是清初立下汗马功劳的皇室中人,属于军功册封。这八位铁帽子王,都是王爷皇子,属于帝系直系血脉,除了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其他的诸如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等人,都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儿子;而像是肃亲王豪格这些,又都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孙子,都是帝王直系血脉。只有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

虽然是侄子,然而济尔哈朗在清朝的地位却一点也不低,并且,深受皇太极的信任。

清朝唯一非帝脉直系的铁帽子王,前半生备受多尔衮打压,终得善终

图片

济尔哈朗从小就生活在努尔哈赤的宫里,由努尔哈赤抚养,所谓生恩不及养恩,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济尔哈朗和努尔哈赤的关系也很不错。当然,从小一起长大的原因,他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的关系也都很好,尤其是和皇太极的关系。

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在,所以后来,即便济尔哈朗的父兄,舒尔哈齐和阿敏,先后反叛,济尔哈朗仍然能保持自己的地位,深受皇太极的信任和重用。他在青年时期就跟着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成为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后入享太庙。

清朝唯一非帝脉直系的铁帽子王,前半生备受多尔衮打压,终得善终

图片

这样看来,济尔哈朗似乎很顺,即便发生了父兄反叛的这种事情,依然顺风顺水。然而,这看似很顺的人生,却在皇太极驾崩后改变了。皇太极驾崩以后,皇位悬而未决,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相争不下,最终只好退了一步,选择了皇太极的九阿哥福临继位,即便此时的福临还是个六岁的孩子。但他毕竟是皇太极的血脉。济尔哈朗内心也是偏向福临的,因为他和皇太极关系很好,并不想拥立皇太极子嗣以外的人为皇帝。

因为福临登基时尚且年幼,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同为摄政王。然而,济尔哈朗比起多尔衮来,实在是弱势多了。因为父兄的原因,济尔哈朗本就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个性,等到阿多尔衮共同执政的时候,他受尽了排挤,最后又被挤出决策机构。这还不算,紧接着又被多尔衮罗织十多条罪状兴起大狱,将其定为死罪。最后虽然被免去死罪,却由亲王降为多罗郡王,被罚银五千两。

清朝唯一非帝脉直系的铁帽子王,前半生备受多尔衮打压,终得善终

图片

可以说,在多尔衮在世时期,济尔哈朗一直处于一种很憋屈的状态,一直被打压,毫无还手之力。然而,他足够幸运的是,命比较长,熬到多尔衮英年早逝的时候,济尔哈朗仍然身康体健。才终于迎来了他的柳暗花明,在政治上得以解脱。

对于这个支持过自己的人,顺治也很是尊敬,顺治十二年,济尔哈朗病重,弥留之际顺治还专程去看他,并且为济尔哈朗悲伤痛哭。相比于死后被掘墓鞭尸的多尔衮,顺治对济尔哈朗,可以算是很真心实意了。济尔哈朗死后,葬在北京西直门外的白石桥。顺治对济尔哈朗的死,悲痛不已,诏令休朝七天(仅有济尔哈朗享此殊荣),赠祭葬银万两,置守陵园十户,并为他立碑纪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