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有机会去读衡水中学,您赞成吗?

蓝天教育视角


我首先希望孩子更加自立,能够管理和约束好自己;可以需要引导,但不需要太多外力来强加约束;其次是孩子能健康快乐,不背负太多学习上的精神压力;第三,在满足前两项条件的前提下,我也希望他能考上好大学,为自己的将来谋发展。简言之,从我作为家长的角度来说,希望孩子学习和考大学有更多主动行为,而非刻意追求。所以如果我的孩子有机会进入衡水中学学习,我想也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首先,家不在河北,去衡中读书的负担会很重

我家不在河北,而且离得很远,如果让孩子去哪儿上学,要么让孩子独自在衡中学习生活,要么有家人去陪读,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方式。虽然希望他自立,但中学阶段也需要家人陪伴和支持,不希望因为上学而淡化了家庭关系;如果家人去陪伴,则意味着有人要失去工作,目前来说,家庭还承担不起。

其次,河北的高考压力很大

河北省也是高考大省,高考难度基本可以排在全国前五位之内。且河北省并没有特别好的985,211高校,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按照目前的高考政策,外省的孩子在衡中上学,高考应该也在河北省,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前两天媒体刚曝出来,深圳某中学有衡中的高考移民,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三,我不确定孩子是否适合“高考工厂”式的学习生活

文章开头的说法也许对衡水中学有所误解,毕竟我并不完全清楚衡水中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但衡水中学之所以能够闻名全国,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高升学率,高优秀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饱受争议的教学管理模式,之前有媒体称:衡水中学位列国内高考工厂第二位,在他之前的是安徽的毛坦厂中学。流水线的学习生活模式,也许能带来好成绩,可以考上好大学,但不确定,这是不是我的孩子希望的样子。

第四,身边的几个衡中学生的例子让我有所担忧

第四,因为在高校的缘故,我接触过几位来自衡水中学的学生。曾经一个班有三位来自衡水的同学(不完全来自衡中),大学第一年结束,一位退学,一位学籍警示,一位到目前刚好到毕业年级,但还没有找好工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三位孩子到了大学后完全释放了自己,完全没有了高中时的学习状态。另外还有一位同学,曾在衡水某中学担任过班长,他说其实在衡中的环境下,习惯了也还好,但外面去的同学适应起来可能就会有问题,比如高三那年,班级里卖废纸(做过的试卷)就卖了7000多元,班级里毕业的所有费用基本就用这些钱了。当然,这些都可能只是个例,不能以此来推断衡中的整体情况。

所以,从我内心的角度来说,衡水中学是一所好的中学,他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中学生;但却是不是我理想的中学,如果要问有这样的机会是否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读书,我会说:“不”。


象牙塔里讲故事


我是一个小学非主科老师。教过的一个学生在衡中上的高中,孩子和我关系非常好,18年653分考入中南大学。以我对这个孩子的了解,这个学生如果在本市一中上,如果能考上中南是让人吃惊的,我也认为这个成绩是极优秀的,后来家长告诉我,孩子看我前哭了一次,认为自己没考好,因为参加竞赛得到了一个清华自主招生机会,在清华学了两个多月,影响了高考,他说如果不去清华学习而且全力攻高考,他的目标是北航,并且有实力考上(得考686)。这个孩子一直在衡中实验班,据他说班上90%的孩子都能上985。虽然这个孩子对高考结果不满意,但孩子阳光,向上,对未来乐观有信心。我问这个孩子和家长,如果再让他们选择一次,他们会选择衡中吗?他们说毫不犹豫还是衡中。


千里走单骑1972


直接上观点:如果想让孩子上好的大学,我是会选择给孩子去衡水中学。
这个选择倒不是说衡水中学有最好的教学模式,而是因为衡水中学聚集了一大堆的学霸。
2018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过200人
2017年是176人;
2016年是139人;
2015年是119人......

当一群优秀的学生在一起,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地区的重点中学。在小学初中,我都是学校里面的第一名,但是到了高中,第一次考试只考了300多名。

这一次的考试失利让我重新审视学习模式,开始学习高分同学的学习方式,很快就大幅提升了学习成绩。
可以说,如果只是在县中读书,可能最后高考只能考取一个一般的重点。

我一直觉得高中的同学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个优秀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学习潜能。实际上,不仅是学校,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能够跟顶尖的高手一起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促进。

所以,我的孩子如果能够到衡水中学这样的学霸云集的地方学习,我个人当然是赞成的。

最后再强调一句:衡水中学之所以牛,在于生源很牛。它吸收了全省众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最后得到好成绩本身就是正常现象。可以说,本身一个学生能够进入衡水中学,就已经给有考上一本的潜力。衡水中学,对学生更多起到的是成就的作用。也可以说,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学校,和超级学霸是互相成就的!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不要,我家孩子也坚决不同意去。我不会让孩子去住校,虽然这样自己获得更多空间,但绝不放弃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直到上大学我的孩子都是在家里过的,只有午休时间太短在学校,我不认为让孩子住校是一件培养孩子动手和与人交往能力的机会。孩子学习任务很重,在学校与同学也有正常交流,但也会遇到很多矛盾和困惑,需要家长及时与其沟通交流,排解烦恼。我孩子到现在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生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很民主,自己很开心,整个中学期间我都没有感觉到她有青春期叛逆行为。倒是上了大学离开父母到学校住校后,非常愤青。因此我们调侃说是不是青春期迟到?她反讥:谁让你们晚婚。


或许同意


如果说当初我小孩有这个机会,我非常愿意,只要他能挺住:进了衡水中学,考名牌大学的机率一定会更高。

不要说衡水中学,衡水二中也争着去,问题是进不去!

去年我身边就发生过几起这种现象:从现实来看,家长无疑都愿意,但学生或许有吃不消的;或一看相差大,加上离开了家长就不习惯的。

我侄子,同时还有另外5位同学(理科4人、文科2人),去年10月2号有机会去衡水中学学习。报名后,当晚就有2人大感吃不消,父母不在身边很不习惯——次日,直接有一人跟父母回来了(女生),另一人一周后也回来了。

风气好,管理严,时间紧。但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几乎没有家长是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的,只能去适应——毕竟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进中国名牌大学,最好是清北!

剩下的4人,开始还冲劲实足,但半学期后,慢慢觉得与真正的衡水中学顶尖学生有差距,心里便开始有波动,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本学期(正月初四)如期去开学了。


种金易



自动化环保科技涂装


想去!想去!想去!想去!想去!极其重要的事情说5遍。

家有小儿,今年中考。

成绩一般,想上衡中,奈何无缘!

托人打听,真的想去,分数到线,掏银5万!

身为家长,思量再三。

思之念之,决心掏钱。

忧从心来,能否达线?

万金交上,还能复来!

青春耽搁,只能嗟叹!

割肉掏钱!着实不舍。想想未来,不舍咋得!但愿我儿,上榜上线。

跑着送钱,喜莫大焉!





瓜哥的草帽


不到衡中就不知什么叫学校,不到衡中就不能体会老师的为人师表。即使炼狱一般也不枉自已学生生涯的一生记忆。看到学生的宣誓,哪个家长都愿倾家荡产让自己孩子进入衡中,以保证远离本地高中老师上课不讲、补习收费讲,令孩子更加疲惫、家庭收入全部进了老师的口袋,只有进了衡中,孩子升学更有保障、家庭少交补习费的尴尬!看一看孩子百日的宣誓,身边衡中学生的亲身体会,所谓衡中流言蜚语既是考不入衡中家长、学生的自我安慰而矣,吃不到葡萄、葡萄酸的悲哀。你不见孩子在衡中学习的自豪?你不见有孩子在衡中学习家长脸上的笑容?中国人的嫉妒、狭隘,家长们你会带偏你的下一代。哪个科学家、高官不曾来自名校?孩子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注定一生平淡,就像他的父母一样,养羊、娶媳妇,生娃循环中…


耕读218646872


因为我想把孩子送到衡水读书,但是还在犹豫中,特别多方了解了一下,说说感受,大家参考吧。

好的方面:一、经济付担轻。通过了解,衡水的初中年学费从四千依次迪加,生活费每月四百五左右,不能够多花,并且没有补课。一年比普通初中节省几万。

二、学习管理严格。有利于打下坚实基础,学习科目打破课本教学,以知识点为主,与大学接轨,考入好高中、大学的几率大增。

三、生活规律。并没有现象那么苦,主要是正课时间利用率高,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熄灯,中午有休息,累不着孩子。

不好的方面:孩子性格养成阶段,青春期缺少交流,孩子的情商容易特别低。通过和初中高中都在最严学校上的人了解,他很后悔,因为他不会和妻子、孩子相处,离婚后再也不愿意步入婚姻。这是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我和媳妇都认为,如果孩子老老实实的学习,宁可考不上特别好的大学,也不送去衡水。如果孩子特别淘气,就送过去,关里面几年对他影响不会太大。


正常人j


提起衡水中学,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面对它巨大的名声,社会上对它的评价也是两级分化。

赞成衡水中学的人认为,衡水中学就是学霸集中营,进了衡水中学,就是一只脚踏入了重点中学的大门。

反对衡水中学的人认为,衡水中学就是应试教育的机器,即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上了名校,也不过是不会思考,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没有什么前途。

我认为,无论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衡水中学它都在那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在大家或批评或叫好的时候,正在争分夺秒,漫游知识的海洋,攻占高考的制高点。

作为一名公立学校的老师,我虽然明白衡水模式的种种弊端,但我也实实在在地佩服衡中的老师们和孩子们。看看他们的作息时间表,如此精密严苛的时间安排,非常人所能坚持。看看他们跑操的队伍,非纪律严明的队伍不能办成。

是的,我们都希望轻轻松松地获得成功,但在高考这条独木桥上,除了天赋异禀的人,普通人,必须拼努力和汗水。不管怎么样,高考制度就在那里,无论你怎么逃避也好,不喜欢也好,你想要走进重点大学的大门,你都必须面对现实,踏踏实实地努力。而衡水模式,不给你任何逃避的空间和时间,让你除了努力还是努力。

并且,衡水培养出来的人都只会死读书吗?我看并非如此。我有两名大学同学都是来自衡水,在大学,他们参加学生会、辩论会,学习成绩优异,整个大学四年都保持着优于常人的自制力。我非常地佩服他们。

因此,回到正题。如果我的孩子能够有机会进衡水,我一定会放他进去的。不经历风雨,如何能见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