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砖家
作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早在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就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列强对于中国的经济渗透。
毫无疑问,就像林则徐在给道光上书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中国不严厉打击殖民者的鸦片贸易,那么中国就会有无数的白银外流,到那时候,别国一旦侵略,别说是找不到身体素质好的士兵,恐怕连军费的银两都凑不齐了。道光皇帝虽然一生亮眼的表现不多,但这一次,他深深被林则徐的观点打动,不为别的,只为了能让大清江山顺利的在他手中过渡,只要自己别成为败家子,一切都好说。
于是在道光皇帝的坚决支持下,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赶赴广东全权处置查烟、禁烟、销烟的一切事务。
林则徐无奈成为替罪羔羊
今年是农历的己亥猪年,而在180年前的今天,同样也是一个己亥年,然而岁月的沧桑却已是物是人非,当年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可谓是异常的艰辛。
先是英国殖民者的无理要求,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贸易往来,斥责林则徐此举乃是破坏两国关系的“罪证”。不但不主动上缴鸦片,还利用坚船利炮百般威胁。
后来,鸦片带来的巨额利润让一些中国人早就迷失了自我,他们与英国人勾结起来,负责鸦片的销售与贿赂官员,可以说,当时的广东是衙门与匪徒的联合交易,一般外来者很难轻易渗透进去。
林则徐顶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抱着“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冲破利益的枷锁,硝烟过程极其不顺。
然而,林则徐挺了过来,拿着皇帝赐予的尚方宝剑,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他在广东的三个月时间,成功销毁鸦片共计237万多斤,逮捕了1360多名鸦片贩子,把英国毒枭义律等人驱逐出境。
不幸的是,虎门销烟却成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最直接的导火索,清政府面对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守土的将士虽然奋起反击,然而道光皇帝却被打怕了,与英国人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而作为当事人,林则徐遭到了反对派琦善的疯狂攻讦,道光为了甩锅,只得将林则徐拿出来当替罪羊,就这样,禁烟功臣被残忍的发配到了新疆。
林则徐后来怎么样了?
林则徐并没有因为朝廷的甩锅而自暴自弃,相反,到了新疆之后,他把一切的不公正待遇抛诸脑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疆的建设当中来,他曾亲自徒步视察新疆边塞六城的防务。他在新疆期间曾多次提出捍卫新疆的重要性,他在新疆的种种论述,给了后人左宗棠很大的启发。
道光25年,道光皇帝又重新启用了林则徐,不为别的,因为国家正值多事之秋,陕西地区连年出现灾荒,流民聚集起来对抗官府的横征暴敛,林则徐再次临危受命,担任了陕甘总督兼任陕西巡抚。
在陕西期间,林则徐镇压了暴民叛乱,减少了受灾区的田亩赋税,没过两年,陕西就重新恢复了安定,而值得一提的是,在陕西的诸多措施中,有一条却显得格外“亮眼”,这就是林则徐在陕西大力提倡种植鸦片。
林则徐为何提倡种植鸦片?
难道是虎门销烟的大英雄最后也堕落到与鸦片贩子一样的觉悟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在林则徐发配新疆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除了割地赔款,最重要的就是承认了英国人的鸦片生意在中国的合法化,既然鸦片禁不了,为何不自己种植鸦片以防止白银外流呢?
其次,当时的南京条约赔偿2100万银元,这笔钱要是指望朝廷的国库,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为了凑齐银两,清政府给各级政府分派了指标,仅陕西一省就分摊了100多万,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这笔钱还要从老百姓身上出。
于是林则徐种植鸦片,获得了高昂的税收,减少了对百姓的盘剥,变相的维护了陕西的稳定。
最后,我们不否认林则徐是一个民族英雄,但受历史的局限性他的骨子里的只有忠君与爱国,没有我们现在人所说的人道主义。他在虎门销烟之前,提出的策论就是鸦片使得国家丧失了银两,而不是损害了百姓的健康。
因此他种植鸦片的目的也很清楚,那就是增加赋税,至于百姓的健康他不敢管也管不了,实在是他的一种无奈之举。
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苛责一位古人,林则徐有他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他是那个年代那个时局最出色的中国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做到如此,也算是难为他了。
小小嬴政
话很简单,朝廷关心的是什么,是有没有钱,有没有兵。林则徐是朝廷命官,当然关心的也是这个。至于老百姓吸食鸦片会变成什么模样,多少人家破人亡,这个并不在大清国老爷的考虑范畴之内,事实上林则徐也不关心。
最终,正是这一点打动了道光皇帝,林则徐这份折子是在1838年9月呈上去的,同年12月便被委任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背后原因就在这里。
然而,鸦片战争的失败,却告诉道光皇帝和林则:禁烟是万万不行的,因为烟贩子的背后是英国人,而论武力,大清国显然和英国差着“一点点“距离,无论是八旗、绿营,都打不过洋人的军舰大炮。正因为这个缘故,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之后,被革职查办,最终“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1845年,林则徐从新疆回到京城,同年年底出任陕甘总督。此时的陕西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呢?简单说就是没钱,大清国的各项捐银收不上来——而实际上,军费、赔款,加上正常的盐税等等,老百姓哪有钱给你啊!
咋弄钱给皇上呢?这时候林则徐便想起了当年他焚烧的鸦片烟。
如果允许陕西百姓种植鸦片,然后从中抽取重税,朝廷没钱的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而且以前是英国人卖鸦片给中国人,中国人吸毒,英国赚钱。这钱都给洋人赚过去了,多不划算。
于是,林则徐提议:自己种植鸦片。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白银外流,并且还能给帝国创收。
结果,皇帝御准了。
从利润角度而言,林则徐说得一点没错。“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种稻”。通常种植一亩罂粟,可以熬取50两鸦片,50两鸦片总价值约为50洋元,而这50洋元如果买大米的话,可以买2000斤。也就是说,一亩地可以生产2000斤大米。而同样一亩地种植水稻,最终只有300斤的收成。所以,种植鸦片都比种粮食划算。
但问题是,种植鸦片“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种稻”。种鸦片竟然比种粮食高10倍的利润。具体有人测算发现,通常种植一亩罂粟,可以熬取50两鸦片,50两鸦片总价值约为50洋元,而这50洋元如果买大米的话,可以买2000斤。也就是说,一亩地可以生产2000斤大米。如果按这个数据测算,还达不到10倍的利润,因为亩产水稻怎么也有300斤,也就是七倍的差距。但不管怎么说,种植鸦片都比种粮食划算。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清国很快掀起种植鸦片热潮。秦川八百里遍地罂粟红,尤以土地肥沃的渭南最为严重。山西据说所有县都在种植鸦片,粮食大幅减少,以至于百姓家里都没有余粮。四川一省的鸦片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4成,甚至连平时吃的蔬菜都没人种了,要从外地调运。
结果到了1877年,灾难终于发生,山西、陕西大饥荒,饿殍满地。百姓因为都种鸦片,家里平时根本没有储存粮食。一旦遭遇旱灾,饿死人就成了平常事。
而早期主张严禁、后期又主张种植鸦片的林则徐,已去世27年矣,如此惨状,他看不到了。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林则徐依靠虎门销烟不假,晚年大力提倡种植烟草也是真的。究其原因在于销烟和提倡种植烟草两者并不不矛盾,用一句话概括“与其让利他国,不如让利本邦”。
19世纪,英国人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商品倾销地。毫无疑问,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是最理想的国度。但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常年保持二三百万两的贸易顺差。
英国人为了改变贸易逆差,选择了向中国倾销鸦片。
鸦片贸易显著,英国人不仅改变了贸易逆差,而且还赚的盆满钵满,但当时的中国就遭了殃。官僚腐化,士兵颓废,百姓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大烟鬼。
据统计,从1820年到1840年之间,因为鸦片贸易,中国的白银外流在1亿两以上。如此巨大的数额已经影响到了清王朝的国库收入和经济稳定。
公元1838年八月,林则徐写了一份奏折请求道光皇帝禁烟,陈述了鸦片的危害,最后总结了一句话;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说的很清楚,如果清政府对英国的鸦片生意采取放任态度。数年之后便没有御敌之兵,国库也会因此降低收入。由此看来,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防止英国人卷走清朝的财政收入。
虎门销烟后,由于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林则徐遭到了主和派琦善等人的诬陷和打击,被流放到了新疆地区。
另一方面,清政府由于战争惨败,不仅割地赔款,就连英国商人的鸦片贸易也顺利的合法化。白银外流加剧,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捉襟见肘。
终于,鸦片战争5年后的1845年,道光帝重新启用了林则徐,先后任命他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林则徐到任后,发现陕甘地区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不断有劳苦大众联合回民反抗官府的现象。究其原因,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不断增加税收、摊派捐银。
在这期间,林则徐为了防止清王朝白银外流,增加国库收入,对于鸦片的态度也由拒绝变成了利用。在林则徐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也提到了这一想法;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文中大致的意思是,本土栽种罂粟也没有关系,我唯一顾虑的是百姓喜欢洋烟,不喜欢本土烟。假如咱们制作的鸦片能够超过洋人,那就又有谁愿意买贵的呢?而且自己人买自己人的鸦片,咱们也就不用担心白银外流的危险了。
林则徐的话总结起来可以理解为“与其让利他国,不如让利本邦”。既然鸦片贸易无法杜绝,两害相权取其轻,还不如让肉烂在锅里。
林则徐提倡种植鸦片后,秦川八百里遍地罂粟花,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本土的鸦片由于价格低廉,迅速抢占了市场。
与此同时,清政府也依靠着鸦片的税收赚的盆满钵满,平定太平天国、开展洋务运动的资金很多都来源于此。
但这一举动犹如饮鸩止渴,清王朝的大烟鬼们迅速增加,生活在清政府治下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更让人恐惧的是光绪年间发生了丁戊奇荒,百姓由于没有一点存粮,死亡竟然超过了1000万人。
我是越关
林则徐被誉为林青天,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他官至一品,曾经做过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还两次胜任为钦差大臣,不过他干得罪漂亮的一件事就是“虎门销烟”了。
但是让人很纳闷的就是,据说林则徐晚年提倡种鸦片了,根据是他给朋友的一封信,摘录如下: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畅通,如人一身血脉灌注贯注,何碍之有?”林则徐是因为虎门销烟而名垂青史的,他晚年真的在提倡种植鸦片吗,为何要这样做了?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吧。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3月10日,林泽天奉命为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这件事当然干得很漂亮,林则徐也因此被称为民族英雄。
英国向我国走私大量的鸦片,先不说贸易问题,鸦片也的确是祸害,林则徐自己是这样说的:“鸦片之害,为祸之甚,若朝廷不管,则国无御敌之兵,朝廷无赈饷之银。”鸦片不仅让人身体虚弱,家破人亡,也使得财政紧张,因为银子都流向海外了。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革职,发配到新疆,但是他依旧是忧国忧民了,在路上还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句子。到了新疆后,他一边编纂《四洲志》,一边描绘新疆地图,还是尽心尽力做事情了。
二,林则徐有没有提倡种植鸦片?
林则徐后来再次被起用,但是却有一些人说他晚年提倡种植鸦片,依据是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自己说的,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这封信有点“掐头去尾”了。
这封信是1847年正月左右,林则徐写给江西抚州府知府的,全文如下图:
好好看全文就会明白,林则徐要表达的只是一个“变通之说”,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说:既然洋烟鸦片造成“白银外流”,倒不如自己种植鸦片。但是在最后他又说了“未必回心向内耳”,意思就是说这种方法也未必就有效果了。
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林则徐只是在书信中说过而已,自己也认为未必有效果,他为何还会去推广种鸦片了,应该是被人给解读错了吧,你们说了?
最后想说一句:尊重我们的民族英雄吧。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中国被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从此进入了长达109年的黑暗历史。
而提起以“鸦片”为名的战争,我们不得不提民族英雄林则徐此前开展的各种禁烟斗争。
林则徐,字少穆,1785年生于福建福州,是唐朝莆田旺族九牧林后裔。嘉庆九年(1804)中举,嘉庆十六(1811)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升任湖广总督。
清朝末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各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回流白银,偷偷向中国运输、贩卖鸦片。鸦片大量流入中国,为殖民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一方面,鸦片大量流入中国,严重冲击了中国的封建经济体系,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逆差的形式,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国库空虚,财政拮据,百业萧条。
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国人吸食鸦片上瘾,身心倍受毒害,家破人亡,民不聊生。人们要求禁烟的呼声越来高。
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等人上奏,主张坚决制止鸦片输入,加重对吸食者的惩罚以禁绝鸦片。
林则徐对黄爵滋的禁烟主张坚决支持,有提出了六条具体的禁烟措施。率先在湖广实施,收效甚好。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主持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1839年3月至6月,林则徐在广东收缴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斤,在海边用石灰水全部销毁,历时23天。
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政府和英国鸦片商人的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非法利益,强迫清政府屈服,英国政府决定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遭受到主和派的攻击,林则徐被革除钦差大臣的职务,发配到新疆伊利。
五年之后,道光重新启用了林则徐,任陕甘总督,这时候,鸦片战争的失败使自己的禁烟成果付诸东流,民间吸食鸦片的行为愈演愈烈,清政府已经无法控制鸦片的流通。
林则徐此时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上书朝廷大力种植鸦片。他认为:
一,既然鸦片无法控制,倒不如自己种植牙片,把外国的鸦片挤出中国市场,用经济手段打击西方侵略者。
二,当时,清政府财政困难,发展鸦片种植可以为清政府带来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这并不能说明林则徐对待鸦片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而是根据时局,根据现实做出的无奈之举,“两权相害取其轻”。
品读春秋001
我们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严格的讲,应该叫政治史。为了政治需要,打造出来的历史。SO,很多的历史细节,政治不需要的细节,也就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虎门销烟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虎门销烟被忽视的细节是什么呢?就是鸦片在当时,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国,它都是一种合法的商品。中国人在中国国内可以抽,英国人在英国国内也可以抽。鸦片,在当时并没有被当成是一种可以摧毁健康的毒品。中国,不认为它是一种毒品,英国也不认为它是一种毒品。
鸦片,在当时并不涉及健康的问题。
这是个立足点。以此为基础,我们就能推论出来,当年林则徐禁烟,他的出发点并不是出于维护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而英国人向中国输出鸦片,他们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摧毁中国人的健康。
这就回到了政治史的问题。如果说林则徐禁烟,并不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那他这个民族英雄的光芒自然也就暗淡了一些。如果说英国人向中国输出鸦片,也不是为了摧毁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那英国人作为万恶的资产阶级、西方强盗的罪恶也要减少几分。
这是政治史所不能允许的,是需要被忽略的。
在当时,按理说,鸦片,作为一种正常的合法商品,英国拉到中国来卖,是被允许的。但是,英国如果通过正常的途径把鸦片输入到中国,就要“交税”。但这明显是英国人无法容忍的。因为他往中国拉鸦片,就是为了赚钱,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如果他们正常的交税,鸦片贸易带来的利润就被清朝政府给拿走了。
于是,他们开始“鸦片走私”。
英国人开始鸦片走私,不交税,清廷受不了啦。全国的银子哗哗的往外流。林则徐自己也说了,长此以往,国家就没钱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林则徐当年的奏章,写的很长,洋洋洒洒,我就不拷贝过来了。林则徐的奏章通篇只说了两个字:银子。
林则徐算的账很清晰,长此以往的鸦片走私,会让上到朝廷,下到老百姓的银子都流到了外国。
实际上说到这,我们依然要承认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因为他忧虑的依然是国家、人民的利益。只不过这个利益体现在钱上。你说现在要是有个人,处处维护中国的资产,是不是还是民族英雄?肯定是。只不过我们很多人觉得钱是丑恶的,资本是罪恶的,不乐意拿这事儿来宣传而已,很虚伪。
宣传林则徐是在维护中国的银子,显得不太高尚。那就得偷换概念,转移话题,说林则徐是在维护中国老百姓的健康。这就显得亲民多了。就显得很高尚了。而如果说英国人向中国走私鸦片,也仅仅是为了银子,并没有想到会伤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那这个万恶的西方强盗,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阴险毒辣了。所以,都不能这么宣传。
你必须得把洋人说的坏到骨髓,民族英雄毫无瑕疵、光芒万丈,这样老百姓才能群情激奋: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即便是现在,你写文章也得说:特朗普时刻都在阴谋摧毁全世界......你要不这么说,老百姓骂你。没办法。
林则徐禁烟,实际上维护的是经济利益。他的虎门销烟,也是一场“反走私”斗争。跟查走私小汽车性质是一样的。
鸦片,在当时属于正常的商品,不是毒品,这个商品本身并没有罪恶的标签。罪恶的是走私,是不依法纳税。
这就是林则徐提倡种植鸦片的道理,他并不认为鸦片本身有什么不妥。而且种植鸦片也不是林则徐的独创,在他很早之前就有人建议:中国人吸中国人自己的鸦片。支持国货,是当时“有识之士”的普遍看法。
因为当时中英属于正常贸易国家,人家只要交税,那你就得允许他们把鸦片卖进来。虽然朝廷收税了,但英国人还是有很丰厚的利润要拿走啊。你还得遵守贸易规则,那咋办?就得是国货当自强。我一边收关税,一边扶持自己的民族产业,跟你竞争。这样你就只能拿走三分之一的利润了。
当时中英两国都不认为鸦片是毒品,大家的意识里,这就是一种奢侈品、消耗品,那林则徐提倡种,也就没什么可非议的。种鸦片和种苞米都是合理合法的,区别是鸦片的利润要高出苞米10倍。为了财政考虑,还得提倡多种点鸦片。
关于林则徐其实还有一个容易被遗漏的事情,就是他在接触洋人之前,也是以为洋人是没有膝盖的。也是以为洋人不喝茶,就会大便干燥而死。
其实这些东西都不应该被遗漏,遗漏了,你看问题就片面。但这些东西也不影响林则徐的形象。因为我们读历史,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要求古人。他就生在那个时代,他就必然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整个民族都是那个水平,林则徐即便是高,也不会高太多。1000年以后的人,看我们也是野蛮落后的。现在爱因斯坦是最先进的人类,1万年以后呢?在1万年以后的人类眼里,他不也一样是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原始人嘛。
下面是我个人猜测的,就不一定准了,聊到这,多说点儿。
鸦片对健康的危害,当时的人也是认识到了的。但是,这种危害级别,好像是跟我们现在看待碳酸饮料差不多。你长年累月拿碳酸饮料代替白开水,身体肯定会完蛋。但要是1天1瓶,或者2天1瓶,平时再多运动,其实也没啥问题。我猜当时的人对鸦片也是这种态度。你每个月去爽一下,也没啥大事。你天天抽,不干活,抽成大烟鬼,那到底怪谁?
我猜测当时的人也能意识到鸦片对健康有危害。但这个危害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就像现在的吸烟、喝可口可乐。
所以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有人提倡自己种鸦片,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锐视觉何老师
从19世纪初叶开始,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中的巨额逆差,便向中国大规模的倾销鸦片,致使清朝每年外流白银600万两,不仅造成国库空虚、财政枯竭,而且大量官员、士兵吸食鸦片的现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正因如此,道光帝派“禁烟派”首领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25日,林则徐将从英商手中缴获的鸦片,总计1.9万余箱、237万多斤,全部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后,英国政府打着保护自由贸易的旗号,悍然对华发动侵略战争,标志着中国向近代转变的“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就此爆发。起初,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意图直接进攻广州,但由于林则徐的严密布防,始终未能得逞。“虎门销烟”和挫败英军进攻广州两大功绩,让林则徐一时间名声大振,就此成为令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
英军在广东受挫后,并未就此罢手,而是沿着海岸线北上,先是在当年7月攻陷定海,1个月后又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进攻北京。道光帝被英国的坚船利炮吓破胆,即刻命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等人调查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横遭政敌诬陷,很快便由禁烟功臣,变为道光帝心目中的“罪臣”。
很快,林则徐被革职,先是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和处置,紧接着又在次年5月被派往浙江镇海,参与海防建设事宜。然而仅仅过了1个多月时间,由于再遭靖逆将军奕山等人的诬陷,林则徐被朝廷革职,并发配到伊犁(即今天的新疆)去戍边。次年(1842年)6月,鸦片战争结束,清廷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林则徐在伊犁戍边长达4年时间,期间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的方略,并领导当地民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等设施,从而为发展当地农业、改善百姓生活状况,立下不俗的功绩。与此同时,林则徐还大声疾呼,要求朝廷警惕沙俄对新疆的觊觎之心,加强对西北边疆的防守。
正因为林则徐在伊犁接受“改造”时表现良好,再加上忠直大臣为之奔走转圜,终于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他再次得到清廷的任用,起初担任署理陕甘总督,不久又改任陕西巡抚。而正是在陕西任职期间,这位因“虎门销烟”而受到世人敬仰的民族英雄,竟然在思想上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开始提倡种植鸦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初,署理抚州知府文海曾给林则徐写过一封信,向他请教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并防止白银外流现象。针对文海的咨询,林则徐提出一个令他无比惊骇的建议:鼓励百姓种植鸦片!
林则徐在信中写道“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阿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见杨国桢著《林则徐传》第433页,阿芙蓉即鸦片)。
对于林则徐的观点,绝大多数人都感到无法理解,认为他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然而也有一些人体会到林则徐的苦衷,知道他这项建议,不过是在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大环境下,对抗洋烟在国内倾销、防止白银外流的无奈之举。因为,若能以国产烟土对抗进口鸦片,在满足民众需求的同时,并向鸦片商征税,便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白银外流,至少还能挽回些许经济利权。
或许是意识到林则徐这项建议的合理性,此后在清廷的默许下,全国各地掀起一股种植鸦片的热潮,从南到北,几乎已找不到没有种植鸦片的省份。在此期间,大量的耕地被用来种植鸦片,很多地方(如云贵川、东北、陕甘等地)能占到总耕地面积的一成,甚至是半数以上,由此可见盛况。
随着国产烟土在鸦片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的利润呈逐年下滑态势,再加上英国国民反对鸦片贸易的呼声日渐高涨,最终迫使英国政府向现实妥协,跟清廷签署《中英禁烟条约》,正式宣布废止鸦片贸易,时在1908年3月。而在此前两年,光绪帝已经颁布“禁烟令”,明令各地禁种鸦片。然而此时国产烟土泛滥日久,百姓吸食成瘾,又岂是一道诏书便能禁绝得了?
史料来源:《清史稿》、《林则徐传》、《清宣宗实录》、《清德宗实录》
文史砖家
我没有具体的史料可以佐证你说的是事实。
但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说,既然禁烟失败,鸦片已经成为当时的社会必需品,那么,扩大自给,降低成本,也是减少白银外流的一个办法。除了鸦片对身体危害更大以外,跟今天中烟主张烟草扩大销量,加强研发一个道理。
实际上,鸦片来源于罂粟,如果大规模种植,成本会下降到很便宜,远不至于造成那么严重的社会后果。
老李25424
林则徐晚年拉倡种鸦片?有什么根据?又是一个诬蔑民族英雄的米粉跳出来了。为了颠倒是非,达到毁灭民族精神的目的,真是什么手段都用尽了。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建议人肉一下这个人是不是中国,共背后的背景是美国渗透的网络间谍,还是美国人冒名中国人搞破坏,并向网警举报严惩!
东方韵666777888
林则徐因虎门销烟一举成名,进而引发鸦片战争,而震惊清廷!一百多年来禁烟毒是个永恒不变的旋律,甚至写入法律!
林则徐虎门销烟已经是禁毒的标杆,中国禁毒第一人,民族英雄当之无愧!至于晚年提昌种植鸦片,那是有深层次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绝非我们当今从字面上那么肤浅的理解。
当虎门禁烟后所引发的战争局面,在当时可能有亡国的危险,大清与西方豪强差距太大了,根本毫无反抗能力,近似于屠杀似的一边倒的战争,怎么打?
无奈被打的狼狈不堪后,鸦片贸易合法化了,即然可以买卖鸦片,那就自己种值给自己国人销售,让大清国库充盈其来,何乐而不为呢?这都是当时无奈的一种还算明智的选择。林公算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