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風骨與擔當:中車科技園公司的成都樣本

從上世紀90年代盛極一時的“機車城”;再到目前成都主城內體量最大的舊改項目……傳承綿延了68年工業文脈的成都機車車輛廠,正迎來一次破繭化蝶的重生。

在日新月異的城市化發展中,城市空間逐漸進入“天花板”,在國際舞臺上越發閃亮的成都如何突破瓶頸?新時代的城市化又該如何進行?

上週,被成都市納入《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規劃》的工業遺址“成都機車車輛廠”以嶄新的面貌和全新的身份走進公眾的視野,為成都乃至全國都提供了一個現實範本,其獨特的工業文脈傳承保護與現代化高端社區建設共生融合的開發理念,更是走出了別樣的城市更新之路。

城市更新的風骨與擔當:中車科技園公司的成都樣本

中車·共享城效果圖

從“機車城”到“中車·共享城”成都機車車輛廠獲得新生

位於成都主城區2.5環的成都機車車輛廠,地理位置優越,距離春熙路僅15分鐘車程。對於成都人,這裡是一塊充滿光榮與夢想的土地。這裡曾是全國第一個轉修內燃機車的工廠,擁有幼兒園、子弟學校、燈光球場、電影院、商業街、劇場、文化樓及單身宿舍、醫院等配套,承擔著機車廠工人及家屬的衣、食、住、行、娛的需求。

城市更新的風骨與擔當:中車科技園公司的成都樣本

成都機車車輛廠老照片

但隨著城市不斷髮展,從90年代開始,成都機車車輛廠卻彷彿被時光遺忘了,配套和基礎設施停滯不前。到了2000年後,更是因基礎設施薄弱、產業業態低端、城市形態老舊,導致這一區域發展緩慢。

時光悠悠,86歲的“機車廠人”王叔親歷了成都機車車輛廠往昔的繁華,也切身感受了時代鉅變下,廠區一點點被趕超的落寞。直到2017年,一場“華麗轉身”開始了,成都機車車輛廠搬遷至新都,騰退出769畝待開發土地,隨處可見的施工現場,讓期待發展和變化的機車廠人感到興奮。

城市更新的風骨與擔當:中車科技園公司的成都樣本

正在改造的成都機車車輛廠

“原來這裡建築老舊、配套落後,不少有條件的人早就搬離了。”望著曾經在此揮灑過青春的機車車輛廠,王叔感慨地說,這一天許多老機車廠人期盼已久,希望機車廠能早日恢復往日的繁榮。

城市更新的風骨與擔當:中車科技園公司的成都樣本

中車·共享城效果圖

“在改造時保留了大量的工業文化痕跡,並以現代風格結合紅磚藝術,將工業遺產與公共交通相結合,力爭將中車·共享城打造成為最美地鐵站。”中車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科技園公司,原中車置業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相關負責人介紹到,該項目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設計大師崔愷領銜設計,突出文化、交通、服務、生態四個方面的共享,打造以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和TOD開發為觸媒的共享微城市。他表示,通過統一的規劃、精心的設計和高標準的建設,一個新城將屹立在世人面前。

城市發展轉向城市更新,中車·共享城成時代樣板

中車·共享城項目推進之際,成都正處於打造公園城市的風口。成都作為公園城市概念的引領者,城市更新將成為城市已建成區的發力點。

一個最新的例證是,2019年以來,“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這一全新的機構橫空出世。據不完全統計,成都成華區、金牛區、青羊區、武侯區等主城區域都成立了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

對於成都來說,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1年的高速發展,成都已逼近“空間”天花板,主城區幾近飽和,基本無新增土地可用。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在有限的城市規模與大片高密度建成區的背景下,成都的打造公園城市必須從存量土地出發,這也意味著,城市更新將成為打造公園城市的全新突破口。

另一方面,老廠區飽受配套滯後、環境髒亂差、安全隱患重重之困。城市更新自然成了政府拓展空間、提升城市宜居品質,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選項。

根據《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成都將“按以城市修補理念開展全方位的城市更新,城市更新的對象包括老舊居住區、老舊城中村和鎮村混合區、低效使用的工業區、低效使用的商貿及交通物流用地。”作為目前片區體量最大的舊改項目,中車·共享城也成為了最具標本價值和示範意義的樣本。

城市更新的風骨與擔當:中車科技園公司的成都樣本

中車·共享城效果圖

在項目展示區可以看到,成都機車車輛廠曾經的交車庫,搖身一變成為了藝展中心;廢棄的火車車廂,被塗上了藝術塗鴉,與月臺、鐵道組成了機車公園;原來的廠房,也被改造成了四季花園……大量的工業文化痕跡,完美延續了工業記憶,以“ 工業遺址公園”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事實上,中車·共享城項目尚未亮相就已被列為四川省重點項目,並榮獲了成都首批“中優”區域性示範項目稱號、2017年度“四川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一等獎、2017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三等獎、2018年“四川房產區域典範項目”、“2019年最值得期待項目”等眾多殊榮。

兼顧開發與保護,中車科技園公司的央企擔當

如果站在中車科技園公司全國戰略的角度來審視該項目,中車·共享城背後的意義遠不止煥新成都這麼簡單。

作為手握上萬畝騰退土地的央企,如何盤活國有存量土地,傳承歷史文脈,更新城市面貌,繼續為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驅動力,對於中車科技園公司來說一直都是一個難題。

城市更新的風骨與擔當:中車科技園公司的成都樣本

中車·共享城效果圖

而中車·共享城的打造便是針對這一問題的一次有力出擊。中車·共享城立足於建設現代化、高標準的居住條件。依託設備設施藝術化改造,結合機車公園創意火車功能區,打造成都最具工業風格的藝術街區,形成以藝術產品為主,延展藝術品交易、藝術教育培訓的產業模式。同時,還將在藝術街區中,注入文化創意、數字娛樂、會展旅遊等產業形態,結合工業遺產特色的精品主題體驗式商業,打造成都商業新地標。

在成都機車車輛廠原址重生的中車·共享城,正承載著中車科技園公司“城市更新引領者”的夢想,如同高鐵般地急速飛馳。據中車科技園公司負責人透露,將把中車·共享城的模式推廣到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全國各地,讓中車·共享城成為國際領先的城市更新典範,讓傳統的工業歷史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讓中車的大國工匠品牌在美好城市生活建設中落地開花。

以中車·共享城為樣本,在全國的城市更新大幕正在拉開,由此帶來的城市品質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民生改善也將為新時代央企中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貢獻央企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