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小學”非彼“小學”

此“小學”非彼“小學”

一天下午,張老師請他的大學老師黃先生來作客。晚餐時刻,張老師走到黃先生左側,特意向家人介紹說:“這位老人是我的大學老師黃教授,老師知識淵博,我曾是先生的得意門生!”黃先生立時說道:“過譽了,鄙人才疏學淺,僅懂得一點小學知識,很零碎,不成系統。”兒子鼕鼕馬上接過話題:“張爺爺,那您應是小學專家啊!我正在讀小學,以後有難題要向您請教的啊!”黃先生聽後先是一愣,接著便大笑起來。

黃先生笑什麼呢?是因為鼕鼕誤解“小學”了,此“小學”非彼“小學”!

在鼕鼕的生活經驗裡,“小學”就是6-12歲兒童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小學教育這個學段。而黃先生所講的“小學”則指的是“文字學”。因為黃先生是教授古漢語的,並且對古文字學有專攻。

此“小學”非彼“小學”

為何將“文字學”叫做“小學”呢?還真有一番來歷呢!

早在西漢時,“文字學”就被稱為“小學”,唐宋以後又稱“小學”為字學。讀書必先識字,掌握字形、字音、字義,學會使用。周朝兒童入學,首先學六甲六書。六甲,指的是兒童練字用的筆畫較簡單的六組以甲起頭的干支。六書,就是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這六種造字法。所以從前把“文字學”稱“小學”,“小學”之名即由此而得。

小學,在漢代既指兒童啟蒙學堂,同時又指文字之學,兒童所學習的最初的文字知識,包括“六書”。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上記載:“正月:農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太學,學五經,不見冰釋,命幼童入小學學篇章。”“小學”含文字之義始於此。可見古代“小學”是指語言文字方面的學習。

章太炎指出,漢儒指文字之學為小學。《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九數。六書著,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註、假借也。”案《大戴禮·保傅篇》:“古者八歲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小藝即《詩》、《書》、《禮》、《樂》,大節乃大學之道也。由是言之,小學固宜該小藝、小節而稱之。

此“小學”非彼“小學”

由此可知,小學是古文字的入門之學,也是古代兒童的啟蒙知識之一。“古人對於文字,形、聲、義三者,同一重視。”(章太炎《國學講演錄》),這也正是小學的主要內容。

到了宋代,其含義有所變化,小學的含義從文字之學擴大到了兒童的品行修養。

章太炎在《國學講演錄》中指出這一變化:宋人往往以灑掃、應對、進退為小學。段玉裁深通音訓,幼時讀朱子《小學》,其文集中嘗言:“小學宜興全體,文字僅其一端。灑掃、應對、進退,未嘗不可謂之小學。”

由於朱熹在宋代的地位,他和其學生劉清之合編的《小學》成為了當時的啟蒙讀物。在朱熹編撰的《小學》中說:“後生初學,且看《小學》書,那個是做人的樣子。”

清代所說“小學”,摒棄了宋代小學中的道德修養範疇,仍然是指專門研究文字的學問,“乾嘉以後,人人知習小學,識字勝於明人。”

縱觀歷代,小學始終主要指研究文字的學問,包括音韻、訓古等。

此“小學”非彼“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