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理想方能無我

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語言,勝過千言萬語。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訪意大利期間,在作答眾議院議長菲科提問時表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詮釋了以身許黨許國的堅定意志,彰顯了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無我,是一種格局,一種境界。共產黨人的無我,源自對心中理想信念的執著堅守。崇高的理想,是引領前進的不竭動力,是戰勝艱難困苦的強大力量。漫長的革命歷程中,無數共產黨人前赴後繼,用實際行動堅守心中的理想。夏明翰懷揣“只要主義真”的追求,可以不懼生命安危;彭湃“為了我們的子子孫孫爭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方誌敏為了“可愛的中國”視死如歸,用奮鬥與犧牲詮釋理想與忠誠。

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縱觀新中國成立70週年發展史,千千萬萬黨員幹部抱定堅若磐石的理想信念,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匯聚成堅不可摧的磅礴偉力,共同推動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砥礪前行。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如此堅定“四個自信”,豪情滿懷走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歷史和實踐表明,黨員幹部只有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才能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無我,還是一種情懷,一種精神。共產黨人的無我,歸根到底是把實現偉大理想,落腳在那份熔鑄於血脈、一心為人民的勇毅擔當上。革命理想高於天。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我們黨近百年的奮鬥史,從根本上講,就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持續努力,堅信、追求並實現心中理想的偉大歷史,更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以無我之精神,為了民族和人民利益不惜犧牲、頑強拼搏的偉大歷史。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各種主義、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不同路徑中毅然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離不開“雄關漫道真如鐵”百折不撓幹;在人口多底子薄、一窮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廢墟上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全世界門類最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離不開“敢教日月換新天”頑強拼搏幹;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把民族復興歷史偉業推進到從來沒有如此接近、如此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的地步,更離不開“而今邁步從頭越”砥礪奮進幹。無私才能無畏,無畏才有擔當。捨我其誰、擔當盡責,應該而且必須成為新時代共產黨人踐行無我精神的內在要求。

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人生因其奉獻而更精彩。新時代新徵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續保持無我的崇高境界,我們黨定能帶領人民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本文刊載於2019年第9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爾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