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中關村二小的霸凌事件已經火遍全球的華人社會,整個北美華人也都加入到熱烈的討論。

這次霸凌事件的廣泛傳播除了發生在發生在中關村二小這樣的“牛校”,還在於在國家反霸凌的禁令之下,中關村二小的“冷漠回應”。校方的態度尚且如此,在孩子們的那個“小社會”中試想事情會有多麼嚴重。

毫不誇張的說,70後80後我們每個70後80後幾乎都是在校園霸凌中長大,不管被別人欺負、欺負別人還是目睹霸凌,只要是存在於這個社會,沒有人可以真正躲得過這個沉重的話題。

1

大偉親歷的霸凌

大偉在唸初二時,由於搬家,轉學到了一所全市最好的重點中學,從此開始了終身難忘的噩夢。那所重點中學雖然學習全市第一,但同時彪悍和野性也是全市拔尖,東北民風你懂的。初二的孩子經過一年的熟悉,已經有了自己的圈子和“幫派”,而且那個年代“古惑仔”電影給國內孩子的頭腦中植入了不少暴力概念。作為一個其他區過來的轉學生,大偉感覺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和陌生的學習方式,同學們更是對這個半路從差學校過來的轉學生投來異樣的眼光。很難融入造成了孤僻和不合群,到後來,整個班級甚至學校開始流傳起關於大偉的謠言。

大偉在原來學校被同學們歪打誤撞的起了個外號叫“老狼”,而這個外號恰巧跟原來學校多年前一個著名幫派組織“狼團”沾邊。在新的學校,不知怎麼大偉這個外號被傳了過來,而那個大偉來自於那個神秘的“狼團”組織的謠言也就開始散播。慢慢的大偉感覺到周圍同學挑戰的眼光,本班同學瞭解大偉老實性格的同學還好,外班的和高年級的同學開始發起主動挑釁。走廊裡迎面路過的時候故意把你使勁撞倒、放學後經常被三五個高年級同學在校門口堵住,除了審查、威懾,臨走時還不忘把你兜裡的零錢“借走”。最讓大偉難以接受的是原來學校的幾個好朋友放學後來看望大偉,在新學校門口被上百人團團圍住,以為是大偉找來“狼團”援兵來“砸場子”......要不是老師出面及時解圍,後果還不知道怎麼樣。

看過王朔或者馮唐小說的人對那個年代的青蔥歲月都會心一笑,確實是莽撞、激烈、荷爾蒙爆棚的一代少年。不像北京孩子還會文明的茬架(約架,因為時間緩衝和中間調停多半打不起來),但在大偉所在的東北地區,那個年代感覺要麼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麼就是打打殺殺混社會了。大偉在經過了地獄般的半年轉學生涯後,跟老爸以死相逼,再加上離家出走,終於如願以償又轉回了原來的學校。雖然單程要在大雪中騎車一個小時才能到達學校,但大偉感覺是回到了天堂。當時老學校開大會點名表揚大偉,一個從名校轉回普通學校的學生是有多麼愛這個集體啊......是啊,到現在,班裡的同學們仍然是大偉最好的兄弟姐妹。

一段太過平凡的經歷,甚至大偉現在也很多年才能想起一次。但深深回憶起來,那段日子確實給一個幼稚的心靈帶來了很多創傷,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內心的自卑、孤僻、缺乏安全感、做事極端等諸多永久傷害。尤其是一個孩子面對來自一個群體的欺凌,那種無助的感覺就像是一個人面對茫茫大海,要麼灰溜溜的逃離,要麼投奔怒海、玉石俱焚。

2

加拿大的霸凌

為人父母后才知道對孩子的愛是有多麼厚重,誰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遭受霸凌,更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變成欺負別人的霸王混賬。經過這次中關村二小事件的提醒,大偉也開始關注加拿大的學校霸凌情況,不查不知道,結果讓人驚詫......

素以謙和有禮著稱的加拿大,在學校霸凌上一點不比其他社會“遜色”。根據加拿大政府官方組織“加拿大健康研究機構”的數據:

  • 在全球35個國家,13歲以下青少年的數據調查中,加拿大的霸凌比率排在第九位!
  • 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年學生近期有報告過遭到霸凌的經歷;
  • 在成年人的調查中,有38的男性和30%的女性在學校期間有過偶爾或者經常被霸凌的經歷;
  • 47%的家長報告其孩子遭受過霸凌;
  • LGBTQ人群學生遭到霸凌或歧視的必須必其他孩子高三倍;
  • 7%的成年人曾在互聯網上遭到霸凌;女孩在互聯網比男孩更容易遭到霸凌;
  • 40%的加拿大工人每週都會遭到霸凌;


這組數字雖然令人驚訝,但最重要的移民和少數族群遭受的霸凌卻沒有體現其中。不管在美國社會還是加拿大社會,大偉並都沒有找到相關的統計數字,但我們笨想都知道,肯定不會是一個小數字。大偉這幾天正在看的一部描寫華人移民的美劇“初來乍到”,雖然是一步喜劇,但其中的一些情節卻讓人笑不起來。

一直生活在唐人街的一家剛剛來到另外一個陌生的城市,孩子轉學到新學校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被黑人拒絕,轉到白人同學的桌子。又被無情的嘲笑,趕走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另外一天,熱飯時直接被黑人同學推到一邊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Chink是英語中對華人的蔑稱,是最不能忍受的侮辱。華人小朋友很爭氣,後來舉起拳頭把對方打到在地。

這雖然只是電視劇中的情節,但我相信在國外長大的華人孩子會有很多相同的經歷。目前的王中王還太小,在他步入小學或者中學,開始接觸社會時,也必然會面臨這樣的挑戰。

3

應對不如“預防”

不管處於國內或國外的孩子,如何面對霸凌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當年年少的大偉不懂得面對,今天長大了依然覺得這是一個相當讓人頭疼的問題。這裡面涉及到心理學、博弈學、公共關係學、以及如何收集證據、獲取同情、建立統一戰線以及獲得權威支持等複雜的學問。作為一個打過多年企業間公關戰的Marketing & PR 從業者,雖然有不找招數能用在對應霸凌,但想想還是覺得頭疼。大偉實在不想把這些大人間和商業社會的博弈過早的教給王中王,大偉更想的是:用自信來武裝孩子。

“擁有自信”是孩子在群體中獲得尊重的基礎要素!不管如何標榜自己文明的社會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從上面的數據看到,即使在謙和的加拿大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遭到過霸凌。一個人只要存在於這個社會中,就躲不開諸如霸凌的各種人際關係問題。如何應對,大偉還是相信那句老話:改變自己等於改變世界。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改變,但只要你能改變自己對世界的態度,你眼中的世界將會不同。

關於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有太多值得學習的方法和理論,幾乎每一本有關教育的書籍都會涉及。但大偉恰恰認為,很多人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實用的一點,那就是“特長”!所謂特長是在學習、體育、文藝、演講、社交甚至是口才、社交、打電子遊戲等看來不靠譜的興趣中獲得超過常人的技能。而大偉將這種特長定義為至少是在整個學校領域第一,甚至是整個區、整個市、整個省!一旦孩子在比較大的範圍內獲得某一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自然會受到尊重,獲得各方面更多的支持,進而收穫自信。

自信不光是要在靠學校和家庭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更重要的是通過特長來讓孩子感受自信帶來的愉悅,從而進一步獲得更多的自信和追逐更高的目標,強者更強。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加拿大的國球是冰球,而加拿大最頂級冰球運動員裡的絕大多數都是生在上半年,其中1-3月生日的比例是40%。這是為什麼呢,不是星座的守護神在發揮作用,也不是一年的頭三個月有什麼特殊魔力。真正的原因是加拿大冰球按年齡分組的的分界線是1月1日,所以1月出生的選手是在跟許多比他小的隊友爭奪晉級權。在青春期到來前,幾個月的年齡差異所造成的生理成熟度都會表現出巨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不斷的累積成更多的自信和機會,也逐漸造成了加拿大頂級冰球運動員的構成。

關於外界環境如果塑造一個人我們以後再詳細道來,但加拿大冰球運動員的事實至少告訴我們,不斷積累的自信至少是孩子一步步邁向成功的一個要素,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他們擺脫歧視和自卑,擺脫霸凌。

4

全民行動

除了自身的努力讓孩子遠離霸凌,其實全世界都在努力讓各自社會更加重視這個問題。最有名的同樣是來自加拿大的一個紀念日,粉紅日

關於這一天,有個感人的故事。在Nova Scotia省的一個小鎮子上,有一個高中男孩在開學的第一天穿了一件粉紅色的Polo衫上學。學校裡的那些慣於欺負同學的孩子就騷擾他,取笑他穿粉紅衫是同性戀,並威脅要揍他。這時,有兩個12年級的學生大衛和特拉維斯,聽到同學們在議論這件事,覺得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行為,就決定採取行動。

他們去了附近一家降價店,買了50件粉紅襯衫,第二天穿了上學。然後他們上網發信息給同學們要他們也一起參於他們的反欺凌行動,這一事業,他們命名為“粉紅海洋”的聲援。

沒想到,第二天,聲援如海嘯般洶湧而來。不止是幾十個學生穿著降價的服裝,而是幾百名學生穿著粉紅色的衣服來到學校,有些人甚至從頭到腳,全副粉裝。當那個被欺負的學生,第二天看到同學們的粉紅盛裝,心裡一下子感到了溫暖。像是千斤重擔從肩頭卸了下來。有當事的同學說,那一刻,真的是令人震撼的一刻啊。那個同學一反憂鬱沮喪,一下子快樂非凡。從那以後,欺負同學的事在這個學校一點影子都不見了。領頭的一個學生在電視節目上說,這顯示了一點小小的運動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了。

不單單中關村二小,“霸凌” 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


後來,這一“粉紅海洋”的故事傳遍了全加拿大,並且還傳到了美國。現在,加拿大每年都有一個“全國粉紅日”來表示人們對欺凌行為的反對和鄙視。加拿大國家電視臺為此做了專門報道。“粉紅日”的故事成了每個學生都耳熟能詳的故事。

反對霸凌要靠社會上的每個人來以身作則,共同抵制。最後我們以一段感人的視頻作為結尾,面對霸凌,你能做些什麼呢?

孩子的世界是真實社會的縮影,大人世界中的歧視、侮辱、憤怒、欺凌,我麼又該如何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