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百年:那些需要不斷回顧的歷史現場

今天,是“五四運動”發生100週年。

“五四”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五四”,主要指1919年5月4日當天發生在北京的愛國學生運動;而廣義的“五四”,則包括此前的新文化運動,指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以來,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文學、思想、語言等方面的變革。

到了現在,大家更關注的是廣義的“五四”。當時學生們所擔心的亡國滅種的危機,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五四”所進行的文化思想方面的變革,卻一直影響著此後的國人。

如今,我們還不斷地回望這場運動所帶來的影響。北京大學的陳平原教授曾說:“整個20世紀都是五四新文化的世紀”。

“五四”時代,是中國近代史上群星閃爍的時代。陳獨秀、胡適、錢玄同、魯迅、周作人……這些當年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在那個時候以激情求索中國的前途。雖然其中不乏偏見和激進,但是他們的精神卻始終激盪鼓舞著後來者。

“五四”那一代人,動輒大談政治、文化,心中懷抱著理想的烏托邦,他們要求把文言文改成白話文,把三綱五常、孔家店推翻。引入“德先生”“賽先生”,希望讓中國的面貌迅速煥然一新。

如果我們借用馬克思的一句話來說,“五四”那一代先輩們所塑造的傳統,像幽靈一樣徘徊在後來者的腦海中。 “五四”彷彿是一個原點,如果我們想對當下諸多問題進行深入的反思,就不得不追溯到“五四”。

“五四”百年:那些需要不斷回顧的歷史現場

不過,水有源,樹有根,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五四”這座“火山”的噴發只不過是一個表象,其背後是二十餘年的暗流湧動,蘊藏著幾代中國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因此,當我們回望“五四”,不應該忘卻在此之前,那些改革先行者們的努力。

學者王德威直接提出“沒有晚清,何來五四”(唐德剛:《從晚清到民國》)的命題。沒有“五四”之前如多米諾骨牌的事件,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五四”,即使有,可能也不是現在歷史上所形成的這個樣子。因此,理解“五四”,我們必須向上回溯。

“五四運動”(周策縱:《五四運動史:現代中國的知識革命》)的導火索是,一戰之後德國在山東的主權被轉讓給了日本。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竟然稀裡糊塗的再次被列強宰割,深感國恥的學生們走上街頭,喊出了“還我青島”、“打倒賣國賊”和“取消二十一條”的口號。

可以說,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在日本的威脅之下被迫簽訂“二十一條”,刺激了中國民眾的覺醒。在北洋政府與日本談判期間,全國各地掀起了抵制日貨的行動,有些地方的活動甚至有數十萬人參加。

簽訂“二十一條”所激發的群眾反抗運動,可以算是一場“五四”的預演。而簽訂“二十一條”的1915年5月7日和9日,更是被群眾命名為“國恥紀念日”。

那麼,日本為何會迫使中國簽訂“二十一條”呢?這又與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有關。

學者俞辛焞說:“辛亥革命以來,日本的對華政策,因受到歐美的牽制及袁世凱、北京政府的抗拒,陷於停滯狀態。”日本為了實現全面控制中國的目的,趁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無暇東顧之際,向北洋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條”。

可以說,日本在1915年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除了有外部的環境因素,同樣也與袁世凱個人有關。

因此,我們不得不繼續將目光往前回溯,去了解袁世凱在晚清、民國的重要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清晰地理解袁世凱在簽訂“二十一條”中所扮演的角色。(張華騰:《北洋史研究新論》)

袁世凱能夠在清朝覆滅之後,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顯然與他控制著清王朝新式陸軍,並以此為資本攫取政治最高權力有關。想要了解袁世凱獲得權力之路,我們還要繼續向前追溯晚清的立憲和新政,從中去看清王朝是如何喪失了最後一次改革的機會,袁世凱又是如何從這場失敗的改革中脫穎而出。(李細珠:《新政、立憲與革命》)

清政府在1905年開啟的新政改革,可能是如今回顧晚清歷史時,最被忽略的一段歷史,但是新政卻又影響深遠。新政上承1898年的戊戌變法,下面直接導致辛亥革命的發生。(楊天石:《帝制的終結》)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為何時間僅僅過去了7年,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會從一個改革的反對者成為一個積極的推動者,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義和團運動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周錫瑞:《義和團運動的起源》)

此外,1898年清王朝的戊戌變法為何會失敗?慈禧、光緒、康有為在這場變法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馬勇:《馬勇講史:維新》)

中日甲午戰爭又是如何刺激了清政府決定要進行自我變革的?

順著歷史的脈絡,我們不斷向上爬梳,才發現,一切的起點都必須要回到1895年,中國敗於日本的甲午戰爭。(陳悅:《甲午海戰》)

思想史學者葛兆光曾說,1895年是“思想史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一年。正是在這一年,“中國開始按照西方的樣式追求富強,走上了向西轉的不歸路,由此激盪出現代中國的種種思想”。

甲午戰爭之後,中國幾次變革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直到“五四”才開出新天地。

“五四”如同一個“句號”,終結了此前晦暗的近代史,為中國帶來了曙光。我們希望追溯這段晦暗的歷史過程,尋找其中綿延不斷的生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甲午戰爭之後,中國湧現出一批青年人,他們不斷投入挽救國家危亡的洪流之中,北洋海軍的劉步蟾、鄧世昌,戊戌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晚清立憲過程中的攝政王載灃、袁世凱,不斷髮動起義的南方革命黨人孫中山、黃興,五四運動中的胡適、陳獨秀等。

雖然這些年輕人救國的理念不同,有些青年人還走了彎路。但是他們內心都渴望國家變得富強,不再遭受列強的欺凌。

“五四”百年:那些需要不斷回顧的歷史現場

“五四運動”學生留影

正是有了這樣的初衷,這些思想不同的年輕人,才能夠拋棄功名利祿,捨生取義,救國圖存。但他們英勇決絕的行為之下,真實的內心究竟是怎樣的?

正是帶著這樣的問題,「精雕細課·聽好書」欄目決定在今年“五四運動”發生一百週年之際,推出“重讀近代史”系列書單。重新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歷程,並向一百多年前,前赴後繼的青年人致敬。

我們認為,一百多年前青年人身上朝氣蓬勃的虎虎生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內在動力。

“重讀近代史”系列書單,我們採取了嶄新的形式,即“名著+名師”的方式,選取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解讀。

這八本經典著作分別是:陳悅《甲午海戰》、馬勇《維新》、周錫瑞《義和團運動的起源》、李細珠《新政、立憲與革命》、楊天石《帝制的終結》、張華騰《北洋史研究新論》、周策縱《五四運動史:現代中國的知識革命》和唐德剛《從晚清到民國》。

我們每一本書的音頻分為兩部分,解讀稿和對作者/推薦人的採訪。

解讀稿側重於對相關歷史事實的闡述,讓你瞭解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

採訪內容部分主要解決史觀的問題。當你瞭解了史實之後,還需要對歷史事件進行反思和總結。

我們選取的學者,都是該領域裡面的深耕者。有些學者花了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對這一領域進行研究,他們對史料的熟悉,對這一歷史時段的洞見,令人耳目一新。

我們希望通過這八本書帶你一起重讀中國近代史,回望百年前風雨如晦的年代裡,發現點點光芒如何匯成最後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