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1919.5.4新華門前

1919年5月3日,北京各界緊急磋商對策。當晚北大學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禮堂召開學生大會,並約請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學校代表參加,大會決定於4日(星期天)舉行示威遊行,地點:天安門。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學生隊伍火燒趙家樓

五四這一天只是一段歷史的開端,只是正式吹響了向舊勢力舊習慣舊文化開戰的號角。在1919年10月,袁世凱稱帝前,進行了尊孔祭天一整套儀式,完全是古代王朝更替的現代版。他為了表示他踐履帝祚的合法性而苦心經營擺出來的“禪讓”姿態,便是源於《書經》中的堯舜傳說。他還加封孔子的第76代孫“衍聖公”孔令貽為“郡王”。同時組織了四存學會,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學”為宗旨,1921年更修訂了《褒揚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封建禮教。梁啟超和梁漱溟則高唱中國文化優越論,反對學習西方的文化,反對中國革命派,同時抵制馬克思主義。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袁世凱在天壇祭孔大典

而在五四運動中,反對中華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運動,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貞節牌坊”等口號。五四運動進一步促進了反封建思想的發展,與尊重中華文化的復古思潮形成針鋒相對的局面。中國的語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淵源大部分都來自於五四時期的西化理論。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五四運動的理論核心陣地

對於守舊派的所作所為,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外出留過學,吃過洋墨水一批先鋒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民主,反對獨裁,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的新文化運動,宣傳了西方的進步文化。五四運動以後,又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階級的要求,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這個空前絕後的新文化運動,到今天,除了科學,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精神財富呢?趁著2019年的五四青年節的到來之際,讓我們扒一扒吧:

1、催生了中國共產黨。五四運動催生了一大批新思想。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在1919年後,特別是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核心,這是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思想根源所在。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先鋒

2、歷史唯物與辯證法的思維方法與價值判斷方法論

中國古時候的傳統以唯上論為價值判斷的核心,皇帝說的就是對的。而西方則全面以西方式自由與民主為價值統領。在宗教領域,其價值判斷則是以耶穌、真主、安拉、佛祖等的教義為對錯的標準。但從五四運動開始,中國人開始覺醒,引入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體系:歷史唯物與辯證法,一切從實際出發,由實踐來證明的才是真理。除了科學,上帝帶領不了我們的發展。這種科學的價值判斷方法,一直引領著中華民族邁過一段段苦難,引領今天的中國奔跑著進入美好明天。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3、五四運動是改革開放思想的鼻祖。不要抵制先進,五四運動養成了中國人虛心向科學學習的思想。開放思想,向先進學習,才是救國救民的真理。整個五四運動,其實就是打破藩籬,自我革命的過程。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4、讓人學會了反思。到了今天,大家才明白,不是老祖宗的東西不好,而是當時的形勢,旗幟不鮮明無法讓沉睡的民眾覺醒。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事實上,中華文化得以延續幾千年從不間斷,靠的就是孔夫子,靠的就是一套仁義禮智信的人際關係價值鏈,這種價值取向是社會得以穩定的根本所在。當然,這種體系只能維持穩定,在農耕社會有強大的政治優勢。但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社會要發展,必須依靠科學。這就是五四運動給我們最大的啟發之一。西方現在的問題,就是講了發展,忘記了穩定。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巴黎的馬甲,讓世界深思:發展與穩定如何平衡

5、留下從左往右的書寫方式。

自古我們是以寫竹簡來記錄一切,直至五四運動前後,我們還是保留這從上到下、從右往左的寫字方式。讀書則是每讀一列就點一次頭,姿勢相當優美。不像現在,每讀一行就搖頭一次。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西方從左往右的鋼筆書寫法,早在1815年就傳入中國,不過一直沒得到寫毛筆的中國文人的響應。可能是讀書老搖頭的姿勢讓大家無法接受之過。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1815 Robert Morrison編撰的漢英字典 現已幾乎失傳

在五四運動前的一百年已經有西人把橫寫法傳入中國。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世界上第一本漢英字典

但正式提出來改變中國文人書寫習慣的是五四運動。後來大家都用鋼筆、簽字筆,於是有了今天的從左到右的橫寫法則。

6、

標點符號。我們的古文,一直只會在豎著的文字旁邊加上“句”或“逗”來輔助識讀,沒吃過幾年墨水的話,普通民眾即使認得幾個字,但你肯定沒辦法讀懂一篇報紙或者文章。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1880年的申報,通篇沒間斷。(光緒年)

那時候,是很容易區分讀書人或者識字人的。讀不懂文章,只算識字人。1919年4月,胡適、錢玄同、劉復、朱希祖、周作人、馬裕藻6名教授極不願看著“現在的報紙、書籍,無論什麼樣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講文法的區別,連賞鑑的意思都沒有了”。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大會上,他們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頒佈通行“,。;:?!—()《》”等標點。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胡適的標點符號提議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從此誕生。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如果不是五四運動,我們現在的課文可能還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7、留下白話文的寫作與思維方式。在五四運動以前,不是文言文的材料都上不了街,民眾識讀困難。以胡適、魯迅等為首的先鋒們,大力提倡白話文,讓文化進入尋常百姓家。否則,可能今天我們寫數學答卷還是文言文呀!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8、以“抵制日貨”的口號,覺醒了獨立發展經濟的重要性。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五四運動中,學生和群眾的抵制日貨,一定條件下刺激了民族產業的發展,但是隨著一戰的結束,中國的社會經濟依然無法擺脫遭受日本欺凌的厄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多雷西·歐查德(Dorothy J. Orchard)總結說,無論如何,“中國使用‘抵制’這一經濟武器,是現代經濟史最有啟示的篇章。”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五四運動是一幅浩瀚的歷史篇章,除了以上的八大精神財富,還有很多很多值得總結的瑰寶。不過歸根到底,五四運動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五四精神就是昇華了的愛國精神。這這種精神是永恆的青年精神,中華文化會在中國青年的努力下,永遠延續。

扒一扒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八大精神財富

請相信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

不斷接納美好、希望、勇氣和力量,

青春就永遠不會老。

小編在這祝每一個讀者永遠是青年,青年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