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還是我們個人的信息麼?

Facebook中文名稱臉書,美國一個社交網絡服務網站每日活躍用戶超過3億,全球用戶高達20多億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就是這麼一家龐然大物,被爆料稱數億用戶的密碼被儲存並且沒有加密,這不是Facebook第一起和用戶隱私與安全有關的醜聞。轉過頭來一想,個人安全問題真的這麼重要麼?

個人信息還是我們個人的信息麼?

全球70多億人口,其中有擁有超過40億網民。根據各個國家對於網絡安全以及相關法規規定,在許多軟件和網站上必須上傳個人信息才能繼續使用。這也就是為什麼越大的網絡平臺和軟件擁有越多的用戶個人數據和公民們的個人資料,而現在這個信息科技時代用戶數據和資料就意味著利益。

個人信息還是我們個人的信息麼?

個人信息洩露在中國可不是什麼稀罕事,只要我們在外填寫過相關表格,此後必然會有大量的推銷甚至是詐騙電話。他們能夠準確無誤地報出我們的名字、性別、出生年月,這些煩不勝煩的電話甚至讓中國手機廠商和電信公司聯合將攔截騷擾電話成為手機賣點。不知道這究竟是該哭還是該笑?

個人信息還是我們個人的信息麼?

但是真的以為個人信息洩露只大規模出現在中國麼?顯然前文的Facebook公司早已不是第一次,但是更讓人驚歎的是在歐美個人信息已經成為一些公司用以盈利的常規行為。美國數據公司收集並公開洩露用戶數據;美國尋人網站truepeoplesearch甚至可以公開查找到個人名字、電話、住址等資料。個人信息洩露很有可能已經失去了控制,但是個人信息並不一定是用來非法獲利或是竊取利用的。

就像現在有一項技術非常熱門,想必很多人也有所瞭解——大數據。這個未來前景廣闊的技術最需要的是數以萬計甚至是數以億的信息和數據我們的個人信息自然也被包含其中。個人信息在一些行業看來是盈利的工具甚至是違法獲利的工具,但是在另一些領域中個人信息是用來更好地為人服務也是最大發揮有限資源的源頭。固然個人信息極為重要,但是我們需要謹防的是那些想侵害他人利益的行為,而不是那些為我們服務的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