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 構建“旅遊+”產業發展大格局

转型升级 构建“旅游+”产业发展大格局

旅遊是一項開放性的大產業、大事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載體與平臺。手握中國科技城這張名片,如何抓住“旅遊+”的核心,明確產業與旅遊的關係,抓住產業的“產”,立好旅遊的“業”?縱觀近年來我市旅遊業發展現狀,正從業態、產業到服務、體制創新等方面轉型升級,邁向“旅遊+”的新時代。

看現狀以“旅遊+”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明天光是組團來自駕的客人就有20多個,得抓緊時間準備好!”4月30日,在北川曲山鎮石椅羌寨,農家樂老闆黃梅忙得腳不沾地,準備迎接來這裡過“五一”的客人。

自進入3月以來,這樣忙碌熱鬧的景象,在我市鄉村的農家樂、景點隨處可見。鄉村遊的火爆,不過是我市探索“旅遊+”模式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側影。

去年以來,我市明確了著力構建“兩區、一核、兩帶”旅遊產業發展空間佈局。即加快創建全域旅遊聯動發展區(安州、平武、北川)和特色旅遊產業聚集區(江油、鹽亭、三臺、梓潼)兩大核心區,中國科技旅遊城(城市旅遊發展核)和九環東線國際自駕遊精品帶、三國(蜀道)文化旅遊發展帶,形成綿陽生態文化凸顯、功能結構完整、區域優勢互補、資源高效利用的旅遊發展大格局。

我市旅遊部門認真梳理農業、林業、漁業、旅遊、文化等資源,以標準化為指導,規範鄉村旅遊發展。目前,我市已有鄉村旅遊示範縣3個,鄉村旅遊示範鎮10個,鄉村旅遊示範村8個,鄉村旅遊強縣1個,鄉村旅遊特色鄉鎮5個,鄉村旅遊精品村寨7個,旅遊強縣3個。

我市以“旅遊+”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力及催化、集成作用,為農業、工業、科技等插上“旅遊”翅膀,不僅給旅遊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從融合產業中獲取更多資源,還為旅遊產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較大提升了綜合價值。2018年我市實現旅遊總收入647.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46%。接待國內外遊客6383.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0.62%。

找差距直面發展中的三大短板

“‘旅遊+’絕不僅僅是‘旅遊+產業’的簡單疊加,而是一種產業化程度的提升,是多方面、多範圍的產業重塑與再造。”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我市發展旅遊的條件基本具備,旅遊態勢看好,但也依然存在影響進一步發展的三大短板。

一是旅遊產品核心競爭力不強,缺乏有震撼力、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旅遊產品,特色旅遊商品的挖掘開發和包裝宣傳不夠。旅遊產品供給明顯落後於旅遊市場的需要,文創、科技、體驗、休閒類高端消費項目偏少,體育旅遊、康養旅遊、商業旅遊、旅遊綜合體等新業態尚處於空白,旅遊業態單一,還停留在傳統的觀光旅遊層面,相關產業融合、支撐不夠。

旅遊資源綜合開發水平仍然不高,同質化現象嚴重,新業態缺乏,資源優勢還沒有充分轉化為產業優勢。我市旅遊企業整體規模偏小,以民營企業為主,缺乏規模化、龍頭型企業的引領和創新發展。旅遊產品在挖掘自身文化內涵、細化景觀設計、更新旅遊理念、擴大延伸旅遊層次方面進程緩慢。我市旅遊產業仍面臨產品重複性高、專業化和多樣性服務水平低的問題,導致對“門票旅遊經濟”的嚴重依賴。

旅遊配套及服務設施較為滯後,市政建設、城鎮化發展、道路交通設施建設中需進一步注重普適性和特色化旅遊元素的植入。一方面旅遊集散功能不突出,旅遊諮詢體系不完善,機場、火車站、汽車站未有效串聯形成整體;旅遊公共交通體系建設不完善,大部分主要景區未開發旅遊交通專線,便捷度低、遊客體驗差;景區道路“最後一公里”、標示標牌等公共服務配套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景區周邊的餐飲住宿接待能力相對薄弱,“廁所革命”行業覆蓋率和達標率不高,現代化管理經營水平、服務科技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

謀發展樹立“大旅遊”發展理念

“旅遊,說到底是一個用戶體驗過程,旅遊體驗的好壞決定了旅遊產業的興衰。推進全域旅遊,需要大力推進‘旅遊+’,構建起以旅遊為平臺的複合型旅遊產業結構,由‘小旅遊’向‘大旅遊’轉型。”這位負責人坦言,要抓住今年文旅融合發展的契機,抓好旅遊綜合改革,增加發展內生動力,要從封閉的旅遊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融合發展方式轉變。

優化和豐富旅遊供給,增強核心競爭優勢。大力實施品牌創建和品質提升,繼續支持七曲山風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採用第三方機構暗訪A級景區,通報暗訪情況並整改。進一步創新旅遊招商機制,加快推進印象涪江美麗島旅遊康養綜合開發項目、李白文化產業園項目和綿陽華夏曆史文化科技產業園項目等重大旅遊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旅遊投資60億元。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推進北川、江油等旅遊資源富集縣市和九環線、三國線等旅遊經濟帶遊客集散中心建設。實施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鄉村旅遊提升示範項目、鄉村旅遊廁所建設項目。加強鄉村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鄉村旅遊等級公路全覆蓋。完成智慧旅遊項目頂層設計的調整和智慧旅遊規劃的修編。

優化宣傳營銷手段,拓展旅遊客源市場。辦好節慶活動,發展會展旅遊、商務旅遊類旅遊產品。推送更加豐富、更具吸引力的線路產品,促進市民及周邊市州遊客在我市開展短線旅遊。針對客源市場遊客特點,結合“李白出生地,中國科技城”主題,開展四季特色活動推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