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閃付APP上線理財:184天4.20%,試購經歷尷尬…

以前,比起支付寶、理財通等平臺,銀聯家開發的雲閃付app,在網友眼裡一直有個“硬傷”——不能做投資理財。

而如今,除了信用卡還款不收費,“雲閃付”APP還悄然上線了“理財信貸”頻道,其中居然可以買到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萬元起投。

為什麼用了“居然”這個詞兒呢——因為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般是不(願意)通過第三方渠道銷售的,客戶需要到該銀行櫃面做面籤、辦卡——這也就是為何銀行理財從未現身於第三方理財平臺的原因之一——那現在,“國家隊”雲閃付真能讓銀行們放下小心思,綁定任意一家銀行儲蓄卡,便能在雲閃付上一站式購買各行理財嗎?

雲閃付APP上線理財:184天4.20%,試購經歷尷尬…

雲閃付理財頻道上線的第一批產品,由廣發銀行包場

目前雲閃付app內,可見“理財信貸”頻道,下分活期、定期兩個理財投資板塊。“活期”當中多為貨幣基金,而“定期”,其實是銀行理財產品,注意不是存款產品哦!

雲閃付APP上線理財:184天4.20%,試購經歷尷尬…

銀行自發理財有個特點,那就是可以在中國理財網上查詢到“身份證號”——也就是編碼,嚴格意義上說,在銀行能稱之為“銀行理財產品”的只有這種帶編碼的產品,其他的什麼保險理財、貨幣基金、存款產品、黃金投資……都不能說成是理財產品(如今銀行工作人員對於這方面的表述越來越正規,在雙錄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誤導客戶)。

而廣發銀行這批上架在雲閃付的產品,也可以在中國理財網上查到相關信息。

銀行理財雖然沒有保本保息等說法,但低風險等級理財的兌付表現還是比較靠譜的,所以銀行的老客戶都比較喜歡買。

實際體驗購買,結果是有點尷尬……

處於好奇,我本人也是嘗試了一下,到底是否能通過雲閃付app跨行購買銀行間的理財。

首先,我需要先將一張銀行儲蓄卡綁定到雲閃付上,我選擇了某商銀行的儲蓄卡。

在購買廣發銀行理財的過程中,還需要拍攝上傳身份證正反面、填寫常用住址、手機號等信息——這些其實是通過雲閃付平臺向廣發銀行提交的開戶資料,麻煩了點……

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尷尬了,填了一大堆資料,系統的反饋居然是不通過……

買個銀行理財就那麼難嗎?於是我撥打了一下廣發的客服,這位客服小哥哥終於委婉地說了一些實際情況:

目前,通過雲閃付能成功購買廣發理財的他行卡不多:“您手上有什麼卡,我一一幫您查查看是否可以購買”——小哥哥說,即便是工行也不行,因為“對方關閉了”、“最好用興業的買”、“浦發或許也行”……

最關鍵的是,小哥哥表示,即便在網上的認證全部通過,客戶必須到廣發銀行實體網點進行“風險測評”——我差點笑哭了,搞了半天,還得跑一趟廣發銀行……

通過雲閃付一站購買各行理財產品可行?最大障礙可能是銀行不願客戶資金外流

雲閃付APP上線理財:184天4.20%,試購經歷尷尬…

其實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如果各行理財打通到一個平臺上購買,勢必引發儲戶資金外流,以前是存款搬家,現在有可能是理財搬家。

因此,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跨行資金互轉多多少少都有限制。

但從最新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看來,未來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後,其理財產品就不一定放在自家賣了,可以多處上架,1元起售,

關鍵是首次購買不用櫃檯面籤。要知道,面籤流程目前是很多商業銀行獲客開展綜合營銷的重要渠道。

雲閃付作為帶頭大哥,想要提升銀行卡用戶的理財體驗,想在自家平臺上打造出一站“貸款”、“理財”,集各家銀行眾長,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不過目前看來,似乎有點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