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偵探合法嗎,跟蹤拍攝能作為證據使用嗎?

說到“私家偵探”,大家很容易想到福爾摩斯與柯南吧,他們的偵察技術以及邏輯推理能力實在是厲害,對案件的抽絲剝繭非常精彩。作為“私家偵探”,跟蹤自然是少不了,為了調取證據,有時候還需要偷拍當事人。那麼,這偷拍行為合法嗎?

私家偵探合法嗎,跟蹤拍攝能作為證據使用嗎?

48歲的南通人王某與弟弟在南通合夥開了一家商務信息諮詢事務所。王某負責諮詢答覆,弟弟負責調查取證,實際上,兄弟倆是在幹“私家偵探”的活兒。

他們以調查事務所的名義,招攬“婚姻不忠調查”、“尋找失散親人”以及“打假維權調查”等業務,通過在媒體刊登廣告等方式招攬客源。

為了方便與客戶溝通,王某給自己起了一個與“柯南”諧音的名字“可南”。他與客戶談好價錢後,弟弟會根據客戶提供的基本信息開展調查。主要是通過在他人車上非法安裝定位器、開車跟蹤、偷拍照片或視頻等方式,記錄被害人的信息資料。

經公安機關審查,自2017年至2018年9月間,王某兄弟二人非法查詢他人的開房記錄、戶籍信息、行蹤軌跡、財產狀況等公民個人信息,提供給客戶並收取費用,共非法獲利7.9萬餘元。

私家偵探合法嗎,跟蹤拍攝能作為證據使用嗎?

那麼,對於王某兄弟非法獲得的這些公民個人信息,是否侵權呢?

所謂公民個人信息,我們又稱為“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公民的人格尊嚴是受憲法保護的。

《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這裡的“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包括用宣揚他人隱私的方式,而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也是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而公民的某些個人生活規律也屬於個人隱私,本條確保了公民的日常生活不被非法干擾,從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公民的生活隱私權。可見,我國憲法對公民的隱私權給予了充分的保護。

而王某兄弟採用在他人車上非法安裝定位器、開車跟蹤、偷拍照片以及視頻等手段,收集公民隱私,顯然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那麼,對於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法律規定了哪些責任呢?

1、 民事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隱私權,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而本法第十五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賠償損失;(七)賠禮道歉;(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上述八種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併適用。據此,對於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可以主張賠償損失、消除影響等多種救濟。

2、 行政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佈他人隱私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據此,對於不構成犯罪的偷拍、竊聽及散佈他人隱私的行為,由公安機關給於罰款或拘留處罰。

3、 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本案王某兄弟違反憲法對於公民人格權的保護,向他人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涉嫌本罪。而根據《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據此,王某兄弟面臨的將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的刑事處罰。

私家偵探合法嗎,跟蹤拍攝能作為證據使用嗎?

對於客戶來說,僱傭私人偵探調取證據,一般情況是為了打官司。那麼,對於非法偷拍或者跟蹤方式取得的證據,能作為有效證據使用嗎?

答案是,不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所以,對於私人偵探通過非法方式獲得的證據,法院是不會採信的。

目前,江蘇省海安市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對王某和其弟弟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一案開庭審理,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王某兄弟的行為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律視微言,聽律師講生活中的法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