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资产、激活闲置农房……诸暨陶朱街道四条途径消灭经济薄弱村

在诸暨市陶朱街道,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被纳入经济薄弱村,成重点消薄对象。眼下,结合“三服务”活动的开展,一场消薄攻坚战役全面打响。陶朱街道采取“资产置换、闲置农房激活、集体经济入股参与经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接社会化服务”等四条途径“造血强体”,消灭经济薄弱村。

资产置换谋收益做加法

置换资产、激活闲置农房……诸暨陶朱街道四条途径消灭经济薄弱村

西湖村村两委会和部分村民代表讨论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们村在街道、开发委的支持下,将50亩留置用地平整后出租给某房产公司做施工项目指挥部,并将60亩留置用地置换成商铺,总共有30多间。”谈到怎样做大西湖村集体收入的“蛋糕”,西湖村党总支书记陈江不禁眉飞色舞。

西湖村由跨湖、潭俞、翟山、木桥4 个自然村组成,经过历年的征地拆迁,除潭俞老村外,其余村民均通过联建房、安置小区等形式安置,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集体也通过集体土地征用等形式,积累了一定资产,但由于缺少产业和项目支撑,村集体经济后劲乏力。

然而,机遇为“会动脑筋”的人准备。陶朱街道不少村与诸暨经济开发区商务区毗邻。这几年,随着商务区周边在建项目的增多,商务区配套的日渐成熟,再加上陶朱街道、开发委的大力支持,为增收提供了先决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西湖村通过置换,将跨湖家园商铺揽入“囊”中,一期12间商铺全部出租, 一下子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5万元。二期商铺招租正在进行,预计全部租掉可增收150万元。

同样让闲置资产“生钱”的还有开元村,开元村将留置用地和集体资产置换成店面,两笔置换一年到头为村里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会分钱的不是真本事,会生钱的村干部才有真本事。”街道党工委书记应国伟在“三服务”活动走访中,多次给村干部灌输这样的理念。思想不解放,资产不盘活,终将错失良机。现在,村干部的思维产生了极大的转变,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加法文章、谋长远收益。

于此同时,激活闲置农房也是有力手段。丰兴村原有一座印刷厂废弃了五、六年之久,现在它的“振兴计划”已启动,改造后将于今年7月投运,可以解决村及周边地区60多户外来打工者的住宿问题,届时,由村里统一管理,统一出租。“目前像这样的闲置农房已有三、四个村立项。”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盘活即可让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可实现安全规范管理。

“抱团”新建社区菜场

置换资产、激活闲置农房……诸暨陶朱街道四条途径消灭经济薄弱村

陶朱街道5个村“抱团”新建社区菜场

在开元小区西南侧区块,周边小区群众期盼已久的农贸市场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一座新的农贸市场即将拔地而起。

据了解,新建的农贸市场项目总占地约20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项目集社区农贸市场、市民活动广场和公共停车场三大功能于一体,力求打造成一个“家门口15分钟生活圈”,是一个综合型小而美的社区菜场,可以满足社区全龄用户和多元化的需求。

“为附近的开元安置小区、旺泰小区、丹桂华庭红泰小区、华城·新天地等小区提供菜场服务配套。”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陶朱街道各个村参与经营性项目的劲头高涨,初步确定5个村“抱团联建”,待项目建成之后,每个村每年都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

承揽社会化服务促增收

从4月22日起,每天早上7点,宋家畈村的一支清运队途经老三都集镇清运垃圾。在此之前,老三都集镇的主要道路和8个安置小区的建筑装潢垃圾均由一家保洁公司中标负责清运。现在,这项工作委托给了宋家畈村。

“每年街道在保洁、绿化养护、道路管理等方面产生的费用不小,现在考虑由村承接这些业务,不但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街道加强指导与引导,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接镇级、外村保洁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不但为村增收谋求了“生财之道”,而且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实现了自我管理。五蓬新村位于三环线上,由于村民交通意识淡薄,每年都有交通事故发生。现在,这条线上的7个路口的交通安全督导岗位都交给了五蓬新村管理,这么一来,村民以身示教,交通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现在,陶朱街道根据摸排上来的集体经济状况,听取村里的意见和想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村一策”制订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推出一批关于绿地养护、小区物管、道路管理等“认领”清单,帮助村里做好增收账,确保在年底全部消灭经济薄弱村,做到“一个不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