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中莊村 歷史築就得古建奇葩

Zhongzhuang Village

An Archirectural Treasure in History

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機關密佈的明代逃生通道

Evacuation Passages with Many Protective Devices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四百年前,中莊村堡樓就設有非常牢固的防盜門窗和巧妙的逃生通道。通道內機關重重,既可防火,也可防匪,還能讓族人從堡樓的夾牆中順利逃出村外。

中莊村位於潤城鎮東部,因位於上莊和下莊之間而名。村落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理環境得天獨厚。現為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

和許多歷史文化古村落一樣,中莊在明清時期也是富甲一方的大村,歷史上曾湧現出不少官員,其中以曾任明代山東左布政使的李豸,清吏部考功司主事曹恆吉最為有名。

▼佈政李府

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中莊村所處之地古名“黑松溝”,當時滿山遍野皆為黑松。隋唐時期,中莊先民為避戰隱居溝中,闢林為田,始有人煙,唐中葉已形成相當規模的大村。元中期至明中後期是中莊村採礦、冶鐵、制鐵業極盛時期。那時分爐、貨爐遍及村內外,與周邊上莊、下莊連成一片,夜間火光沖天,長達數百丈,因此有“火龍溝”之稱。

▼糧倉院高達三層,設有防盜門窗

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中莊村現存古建築群形成於明清時期。村內現存古建面積約 2 萬多平方米,包括官宅院、書房院、小姐院等 68 個院落和古寨,明代十字街、水井、藏兵洞及元代修建的湯帝廟等。

▼小姐院融中西風格於一體

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中莊村的設計者在建村之初,就大量引進江南水鄉建築風格。它以莊河為中軸線,河南岸有三官廟、濟瀆龍王廟、張公廟和都察院右都御使李春茂故居等;河北岸有前七宅、後七宅、山東左布政使李豸故居棋盤八院等,整個建築群佈列有序。宅院以格局規整的棋盤院和一進數院的串院為主,氣勢宏偉,佈局嚴謹。外觀威嚴高大,內裡富麗堂皇。

▼明代保存完好的牆壁地道

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村內四大八小的院落中,木質樓梯與水平連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樓梯常為轉折式且設置於耳房旁邊,有的也位於中掛正房前面,通過直行單跑形式直接通到二層連廊。連廊多連通整院落二層平臺,類似於室外出挑陽臺,可以直接從室內走出,站在連廊上望風景或曬太陽。連廊設計得很巧妙。平日不用時,可用木板將原來樓梯位置遮蓋,使二層變成了完整的平臺,方便通行。為觀察敵情,村內部分院落都設有三層到五層高的看家樓。

▼遠眺看家樓

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院落大門的入口處與院落內牆兩側多有照壁,守護著一戶戶古老的院落。作為入院的第一道景觀,照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保護院落私密性的同時,也在風水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照壁的圖案講究,以如意、柿子、萬字組成“萬事如意”,以鹿、鶴組成“六 ( 鹿 ) 合 ( 鶴 )同春”,以牡丹、鳳凰組成“吉祥富貴”,以人上馬下組成“馬上封侯”,以梅、蘭、竹、菊組成“四君子”,以壽字、蝙蝠組成“五福捧壽”等等。

湯帝廟始建於清代,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中軸線上有戲臺、獻殿、正殿,兩側有鐘鼓樓、廂房。戲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歇山頂,黃綠琉璃脊飾,柱頭斗拱為三踩單昂。獻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無廊式構架,柱頭斗拱為三踩單昂。正殿面寬五間 , 進深四椽,單簷歇山頂,柱頭斗拱為五踩雙昂。

▼古樸精美,左右對稱的照壁

來看看晉城這個地方的古暗道吧


鋪滿青石的老街深巷同高高翹起的青磚牆垛,做工精巧的雕花門樓,靜靜矗立的抱鼓石……就這樣躺在歷史深處靜靜看著古村。一道古街,一條深巷,一座老宅,忽然覺得,這就是歷史。

來源 | 陽城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