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流血上市,網約車的未來何在?

“會不會出現這樣一個時期,有很多公司損失了很多錢,但每個投資者都表現得好像對此習以為常?”——斯托弗·米姆斯

2019年4月11日,Uber向美國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申請文件,其證券代碼為“UBER”。這也是創立至今已經10年的Uber一次歷史轉折點。

Uber流血上市,網約車的未來何在?

| 司機是網約車行業盈利的基礎

作為過去10年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獨角獸公司之一,Uber此次IPO將以1000萬的估值,募資100億美元,這將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規模最大的IPO。

雖然無人駕駛技術可能成為網約車未來盈利模式的最佳途徑,但是在此之前,司機仍然是網約車企業盈利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

Uber流血上市,網約車的未來何在?

Uber在63個國家和地區運營,擁有近千萬客戶。近年來,公司還擴大了業務範圍,包括食品配送、自動駕駛車輛以及自行車和滑板車共享服務的全面佈局。

Uber在招股書中稱,有一天可能會被迫將司機視為員工,而這對其業務會構成生死存亡的威脅, “將從根本上改變Uber的商業模式。”

Uber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沙希(Dara Khosrowshahi)在招股書附帶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不會迴避做出短期財務犧牲,因為我們看到了明顯的長期利益。”

據此,Uber將自己的定位做了新的描述:不僅是一家拼車公司,還是一家全球運輸業的領導者,在貨運、餐飲配送和個人出行業務上佔有一席之地,乘客的共享是其收入的核心。

隨著司機與平臺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Uber這種以“人”為基礎的網約車模式所要面臨的問題,也漸漸暴露出來。

| “燒錢”策略帶來的隱患

目前的網約車行業仍走不出“燒錢換取市場份額”的困境。Uber也難逃這種競爭模式:通過燒錢贏得市場,一旦停止燒錢,便會被燒錢的競爭對手搶去份額。

作為“共享經濟”先驅者之一,Uber已經開始依賴簽約司機——據相關數據表示,截至2018年底,Uber已經擁有了390萬名司機。

共享經濟最大的坎是“人”。而“人”恰恰就是,Uber最大的資本。自2009年Uber推出網約車以來,一直採用的留人模式則是補貼車費的“燒錢”策略。

Uber流血上市,網約車的未來何在?

但是,因為資金有限,“燒錢”策略並不是長久之計,燒錢補貼培養出來的人力資本,在錢燒光之後,還能否作為Uber的資本而為平臺的資產背書呢?

而今,在各大平臺廝殺搶佔市場的時候,高舉資本大旗對司機和乘客雙方兇猛補貼的Uber,卻在登陸資本市場後,取消了補貼政策。以此為導火索,Uber司機也開始以罷工來抗議“財富不公”的狀況。

“Uber聲稱我們是獨立的承包者,儘管他們設定了我們的收費比率、控制著我們的工作日,”紐約出租車公會成員拉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她自2015年以來一直是優步司機。“優步的高管因為我們的工作而變得越來越富有。他們應該尊重我們。我們罷工是為了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司機們將繼續站出來。”

對此,Uber能給出的解決方法就是向美國110多萬名司機發放現金獎金。根據司機完成的訂單次數,獎金從100美元到1萬美元不等,他們將可以用這筆獎金以Uber的IPO價格購買股票。

儘管Uber計劃在下個月首次公開募股,部分Uber司機也可能會分有一定的“資產”,但這些獎勵對於更多司機來說並不“實惠”,因為他們所獲得的利益從目前來看依舊微薄,而更大範圍的“聯合罷工”也在等待著Uber。

由於網約車行業只是商業模式創新,沒有強大的技術壁壘。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行業壟斷,便很容易進入曠日持久的燒錢大戰中。

| 以虧損來換取市場佔有率

Uber在招股書中表示,預計運營費用“在可預見的未來將大幅增加”,並警告稱“可能無法實現盈利”,原因是將在應用程序使用、拓展新市場以及發展自動駕駛等領域追加投資。

而也因為其“無法預料的持續虧損”,Uber選擇了降低其首次公開募股的價格。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也意味著Uber的估值可能比去年一些投資銀行機構所預估的要低200億美元(最高時估值1200億美元)。

據Uber提交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Uber總營收為114億美元,運營虧損(主營業務虧損)為30.33億美元,上一年同期運營虧損為40.80億美元。如果除卻由於出售東南亞和俄羅斯業務的非經常性項目、投資滴滴而帶來的淨盈利,虧損可達18億美元。而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平臺滴滴在2018年上半年,也虧損了近40億元人民幣(合5.85億美元)。

Uber流血上市,網約車的未來何在?

運營虧損的增加,主要受主營業務成本及支出增大。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不包括折舊和攤銷在內的營收成本同比增長,總預訂量(包括2018年剝離業務)增加了14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9%),達到了502億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僅為362億美元。由於行駛里程的增加,與拼車產品相關的保險成本也有所增加,因此其收入佔比就會有所下降。

一直虧損,為什麼還會有人在投資?

在科技創業的世界裡,增長就是一切。

就真正的高速增長公司而言,投資者押注的是,如果公司能夠快速增長,成為市場上最具主導地位的力量,即使是在虧損嚴重的情況下,這種快速增長也最終將迎來行業市場份額的壟斷性利潤。

投資者願意在利潤問題上保持耐心,前提是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上是否會讓投資者看到未來的希望。

將大筆資金投資於虧損企業,讓其以遠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令人滿意的產品,投資者實際上是在補貼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這也意味著,消費者手裡現在拿到的優惠券、滿減券,最後還會被背後的資本方賺回去。

此番流血上市也是Uber迫於現實的選擇,無論結果怎樣,依舊期待Uber未來的發展方向,畢竟,5G時代,也是網約車飛速發展的機遇。

*本文為 公 眾 號 【創業吧start】編輯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