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圖源:英國衛報

200年前,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寫下:

“遍索聖母院上下,在兩座鐘樓之一的黑暗角落裡,發現牆上有這樣一個手刻的詞:ANÁΓKH(命運)……雕鑿在聖母院陰暗鐘樓的神秘字跡,它不勝憂傷加以概括的、尚不為人所知的命運。”

1944年二戰結束前,氣急敗壞的希特勒下令燒燬整個巴黎,但他忠誠的將領卻違背命令,將完整的巴黎拱手交還,巴黎聖母院與凱旋門、盧浮宮等著名歷史建築一起得以完整保存。

75年後的今天,850年曆史的巴黎聖母院,遭遇一場火災,歷史悠久的尖頂,在眾人的見證中,轟然倒塌。

戰爭未能將她摧毀,一把無名之火,她卻崩塌於和平年代。不知雨果所說的命運,是否就是如此。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命運之鐘來回搖擺,巴黎的火燃燒起來,熄滅了一盞人類文明之燈。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大火吞沒了巴黎聖母院

如果你還沒有去過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即使你能在今天趕到法國,你也見不到它之前的樣子了——一場大火吞沒了這個法國最著名的地標。

據BBC報道,這座已經有850年曆史的哥特式建築的尖頂和屋頂已經倒塌。

當地時間4月15日18:30左右,大火燒了起來。很快,大教堂的屋頂就保不住了。大火掃過它絕美的彩色玻璃窗,大教堂內部的木質結構也起了火。最後,大教堂的尖頂在大火中轟然倒塌。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說,這場大火是一場“可怕的悲劇”。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正在燃燒中的巴黎聖母院塔尖。圖源:網絡

還沒有人知道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為什麼會起火。

早前,大教堂的建築石材中出現裂縫,人們擔心這個教堂的結構可能會變得不穩定。因此,這場大火還沒降臨之前,大教堂正在經歷一次修復工作。官員表示,這場大火可能跟這次修復工作有關。

萬幸的是,大教堂的主體結構和它的兩座鐘樓被“救”了下來。保住其中一座鐘樓的,是大約500名消防員。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巴黎聖母院起火前後。圖源:法新社

巴黎副市長埃馬紐埃爾·格雷瓜爾(Emmanuel Gregoire)表示,大火讓大教堂遭受了“巨大損失”,團隊正在努力挽救大教堂內尚未被大火燒到的藝術品。

大火燒起來之後,成千上萬的民眾聚集到大教堂周圍的街上,沉默地注視著大教堂身上熊熊的火焰。有些人哭了出來,有些人唱起了讚美詩,對著大教堂祈禱。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民眾看著燃燒的巴黎聖母院。圖源:東方IC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全人類的藝術瑰寶,歷經800年風雨

不難解釋,為什麼巴黎聖母院對法國如此重要。它匯聚了諸多建築、雕塑、繪畫、文學藝術結晶,不僅是法國人民的精神象徵,也是全人類的藝術瑰寶。

作為哥特式建築,它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巴黎聖母院。圖源:搜狐

著名文學家雨果曾說: “在整體的宏偉中又各各協調,依次分為五大層展現在你的眼前,雖然擁擠卻並不混亂,連同無數的雕刻、塑像以及雕鏤裝飾,很適合它整體的莊嚴偉大。可以說是一部規模宏大的石頭交響樂。”

沒錯,它最大特點就是宏大,“巍峨而氣勢磅礴的宏大,遠遠超越一般廟宇的宏大”。

更重要的是,這座教堂親歷了法國800多年的歷史,正如郝景芳所說,“巴黎聖母院,穿過巴黎的前世今生”。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巴黎聖母院。圖源:搜狐

巴黎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每年約有1300萬名遊客到此參觀。無數普通人與巴黎聖母院一起,見證著法國悠長而神秘的過去。

法國國王路易七世曾在1180年時捐款給教堂,他希望它能成為巴黎國內外政治、經濟和文化力量的象徵。教堂東北角小門“紅門”的弧形頂飾上屈膝跪著的皇家人像,卻又象徵著國王路易九世與他的皇后。

然而,真正作為教堂修築過程中主要財務來源的,其實是民眾的捐獻與當地的教會分會。可以感受到,這幢宗教建築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巴黎聖母院局部。圖源:搜狐

在這場大火之前,走過了800年風雨的巴黎聖母院,也曾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創傷。

最嚴重的一次,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它蒙受了非常大的損害而一度殘破。千瘡百孔的聖母院,在雨果創作的《巴黎聖母院》出版後,才迎來了真正的新生。

雨果筆下充滿詩意的聖母院,喚起了人們對愛與恨、美與醜、善與惡的重新審視,也引起了政府當局對聖母院建築慘狀的關注,人們紛紛發起募捐,等待著象徵美好的聖母院重回塞納河畔。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她正在燃燒,但我仍想談論希望”

消防員奮戰了5個小時之後,大火已經撲滅。

目前,教堂的主體結構被救了下來,但教堂屋頂的三分之二被摧毀了,內部裝飾盡數全毀。

讓人稍感安慰的是,一些文物得以倖存了下來。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耶穌受難荊棘冠。圖源:法新社

據法國媒體Franceinfo報道,聖母院內最重要文物——耶穌受難荊棘冠(Couronne d'epine)已經被成功搶救。

荊棘冠對於天主教信徒來說意義重大。信徒們相信,在耶穌受難前,羅馬士兵曾強迫耶穌戴上了這頂荊棘冠,因此它是基督教信仰中歷史最悠久的聖物之一。1239年,法國國王“聖路易”(路易九世)從曾劫掠了拜占庭帝國首都的威尼斯人處購得了荊棘冠,並將它放置於正在修建中的巴黎聖母院中。除了荊棘冠,路易九世的一件長袍也已被成功搶救。

“這兩者對天主教徒來說非常重要,是在這場瘋狂的悲劇中一個令人安慰的消息。”巴黎聖母院主教帕特里克·肖維(Patrick Chauvet)說。

此外幸運的是,在大火發生之前的4月11日,有16尊雕塑已經被從聖母院的尖頂裡轉移出來,以便進行修復。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巴黎聖母院的大玫瑰窗。圖源:澎湃新聞

而聞名世界的聖母院大玫瑰窗是否受損尚未可知。聖母院中有三個大玫瑰窗歷史十分悠久,於十三世紀時被安裝,其中北側和南側的兩個面積最大,直徑達到13米。據英國衛報報道,在現場的法國記者Laurent Valdiguié稱北邊的玫瑰花窗似乎倖存。現場消防員稱,“街上、地上,沒有彩色玻璃的碎片,只有破碎的石頭。

但不少其他文物的命運依然未知,其中包括三部管風琴、大鐘,以及一些油畫和雕塑。

大火引起了法國政府甚至全世界人民的關注。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正在燃燒中的巴黎聖母院。圖源:英國衛報

當地時間15日晚,巴黎聖母院大火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立即取消了當晚有關“大辯論”的全國電視演說,趕到火災現場,進入聖母院短暫視察文物搶救工作。

美國總統特朗普也發推特關注,建議是否可以採用空中滅火。但由於哥特式建築結構整體輕盈,空中灑水的重量會壓垮建築,此方案並不可行。

巴黎聖母院大火所帶來的損失巨大,重建聖母院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巴黎聖母院文物基金會主任埃裡克·費希爾表示,對於修復巴黎聖母院的南鬥抱持著樂觀態度,“在法國,我們很幸運地保留了許多文化遺產方面的企業,以及傳統的工匠團體,這裡有法國最好的工人。”

他認為對於修復工作,至關重要的是保存下來的文物副本,這些副本能夠讓修復師的成品儘可能接近先前的狀態。法國皮諾家族已經承諾將捐出1億歐元用於重建。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正在燃燒中的巴黎聖母院。圖源:東方IC

正如馬克龍說,“這座大教堂代表的是超過八百年的歷史,我們親手為她奠基,在隨後的數個世紀裡,又不斷將她擴大修繕。我們將一起重建巴黎聖母院。”

“這(巴黎聖母院)是我們的共有歷史,現在她正在燃燒。但我仍想談論希望。”

人民日報海外網:《巴黎聖母院火災損失巨大!重建需幾十年》

環球網:《“法國的一部分”付之一炬!巴黎聖母院受損多國政要致哀》

澎湃新聞:《揪心!大火後,法國巴黎聖母院的文物......》

BBC News:《Notre-Dame: Massive fire ravages cathedral》

維基百科——巴黎聖母院

晴媽說:《昨天,我們從巴黎聖母院回來》

“再見,巴黎聖母院!”:經歷了850年風雨,卻逃不過一場大火

-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