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幾乎憑一己之力拯救國家,最終被叛軍殘殺

在常人的印象中,伊斯蘭世界中的婦女地位極低,慢說參與朝政大事,就連平時出門都要受到嚴格限制,毫無自主性可言。但凡事都例外,在中世紀的埃及,竟然誕生了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此人便是舍哲爾·杜爾。那麼,杜爾是如何當上女皇的?她最終的結局如何?

舍哲爾·杜爾在阿拉伯語中意為“珍珠小枝”,其生年、出生地和家庭背景均不詳。從極為簡略的史料記載中我們得知,杜爾很早便在巴格達的皇宮中做奴隸,服侍阿巴斯王朝末代哈里發(伊斯蘭教主兼皇帝)穆斯臺綏木,若干年後又被賜予埃及蘇丹(即國王)薩利赫為侍女。

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幾乎憑一己之力拯救國家,最終被叛軍殘殺

阿巴斯王朝末代哈里發穆斯臺綏木

杜爾雖然身份低賤,但美貌聰慧、極有心機,所以入宮沒多久便得到薩利赫的寵幸,併為他誕下王子哈里勒。杜爾母因子貴,不僅擺脫了奴隸的身份,而且還晉升為妃嬪。在伊斯蘭世界裡,女性的地位普遍較低,然而杜爾卻憑藉著超強的才幹和蘇丹的寵幸,頻頻插手政事,漸漸地成為埃及國內舉足輕重的人物。

薩利赫在位期間,基督教世界針對伊斯蘭世界的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漸進尾聲,形勢越來越朝著有利於穆斯林國家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不甘心認輸的基督教國家在法王路易九世的領導下,集結起3.6萬人的軍隊,在1248年發動第七次東征,並將進攻的重點轉向埃及。

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幾乎憑一己之力拯救國家,最終被叛軍殘殺

法王路易九世

1249年,十字軍攻佔埃及的達米埃塔港,隨即向南逼近,目標直指開羅。蘇丹薩利赫聞訊後,親率大軍趕赴軍事要塞曼蘇拉,準備和敵軍一決高低。同年11月,就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薩利赫卻在曼蘇拉的大本營中駕崩,對埃及來講無異於晴天霹靂。失去指揮的埃及守軍連連潰散,路易九世乘勝直撲曼蘇拉。

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杜爾挺身而出,經與重臣們商議後,決定對薩利赫的去世秘不發喪,並代替他處理國政。隨後,杜爾又親自指揮馬穆魯克近衛軍迎擊十字軍,結果在達米埃塔消滅近3萬敵軍,並俘獲路易九世(數年後獲釋)。消息傳出後,整個伊斯蘭世界都為之狂喜。就這樣,來勢洶洶的第七次十字軍東征,竟然被一個出身奴隸的女人給無情挫敗。

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幾乎憑一己之力拯救國家,最終被叛軍殘殺

杜爾是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

達米埃塔之戰後,杜爾的威望達到頂點,雖然薩利赫之子圖蘭沙不久繼承蘇丹之位(哈利勒早夭),但真正的實權卻掌握在杜爾手中。然而圖蘭沙在位僅3個月時間,便因與杜爾及馬穆魯克近衛軍首領政見不同被謀殺,隨即杜爾又扶立年僅6歲的小王子阿什拉夫·穆薩即位,並自稱女皇。

作為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杜爾為強化自己的地位,不僅要求在國內發行的錢幣上鑄有她的頭像和名字,而且還下令在主麻日聚禮時,國內全體穆斯林要為她祈禱。這兩項舉動雖然讓埃及民眾樂於接受,但在穆斯臺綏木看來,卻是“大不敬”的舉動。哈里發為了羞辱杜爾,竟然在給埃及的國書中聲稱“若爾等缺乏男人,我給爾等送去一個吧!”

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幾乎憑一己之力拯救國家,最終被叛軍殘殺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疆域圖

雖然阿巴斯王朝在蒙古人的進攻下,此時已是搖搖欲墜,但哈里發作為伊斯蘭教教主的至尊地位,他的一番話還是在埃及國內產生極大恐慌。在這種情況下,杜爾被迫下嫁近衛軍首領艾伊貝克,並與他共同執政。1252年,杜爾廢黜穆薩,隨即宣佈自行退位,蘇丹之位則由艾伊貝克繼承,由此,馬穆魯克王朝建立。

艾伊貝克雖然稱王,但不滿於實權依舊掌握在杜爾手中,於是大力經營自己的勢力、組建忠於自己的衛隊,並宣誓效忠穆斯臺綏木,意圖清除杜爾的勢力。為了表示誠意,艾伊貝克還納哈里發寵臣之女為妾,並對她無比寵愛。失勢的杜爾非常憤怒,在隱忍數年後,最終在1257年4月殺死了艾伊貝克,並意圖再掌政權。

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女皇,幾乎憑一己之力拯救國家,最終被叛軍殘殺

馬穆魯克王朝首任蘇丹艾伊貝克

然而,此時忠於杜爾的勢力已被清除殆盡,宮廷內外皆是艾伊貝克的黨羽,她的殺夫舉動,很快便給她招致殺身之禍。艾伊貝克死後僅3天,杜爾便被艾伊貝克的部將殺死(一說被艾伊貝克前妻的女僕用木履活活打死),屍體則被拋進臭水溝,直到新蘇丹拜巴爾斯即位後,才為她收斂遺體並下葬。一代傳奇女皇,最終卻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實在是令人唏噓。

資料來源:《埃及史-從原初時代到當下》、《埃及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