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河道治汙工作顯實效 小清河濟南段水質實現達標排放

1月24日至今,小清河濟南段水質實現持續達標排放,實現歷史性突破

●31條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順利完成

●對幹流沿線14個排汙口進行整治

●去年新增汙水日處理能力29.1萬噸

●投資3.7億元對河道進行生態清淤

济南河道治污工作显实效 小清河济南段水质实现达标排放
济南河道治污工作显实效 小清河济南段水质实现达标排放

小清河新貌(本報記者 趙曉明 攝)

济南河道治污工作显实效 小清河济南段水质实现达标排放

小清河兩岸成市民健身好去處。(資料照片)

小清河作為我市一條重要的行洪與景觀河道,其水質與生態環境的變化一直備受市民關注。記者5月6日採訪獲悉,2018年底各項重點工程完工後,小清河水質迅速向好改善。自2019年1月24日起至今,小清河濟南段水質持續達標排放,實現歷史性突破。

巧用生態修復臭水溝“蛻變”景觀湖

漫步在在濟南打卡新地標——華山溼地公園,一幅新時代的“鵲華秋色圖”徐徐展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此前這裡的“水環境”卻只有兩條“臭水溝”——華山溝、山頭店溝。當時,河道沿線汙水直排、水質黑臭、垃圾成堆,曾是一個標準的“龍鬚溝”。通過實施雨汙分流、完善汙水處理設施、實施生態修復和水系連通工程等措施,這裡如今成功演變為集山、水、湖、城於一體的華山湖溼地,成就了政府牽頭、企業參與、群眾支持、成果共享的生態治理示範工程。華山人自此與山為伴、依湖而居,享受著生態治理成果,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無獨有偶,徜徉在作為小清河支流的東工商河沿岸,黑臭水體同樣早已不見了蹤影,換來的是楊柳依依與碧波盪漾。“我們通過清淤疏浚與生態補源等措施,對工商河進行了嚴格治理,如今這裡已經演變為一條允許市民釣魚的清澈河流。”天橋區水務服務中心主任劉鋒望著眼前的東工商河興奮地說。

據悉,為阻斷小清河汙染源頭,我市重拳整治黑臭水體。2016年5月,市政府印發《濟南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向社會公佈建成區31條黑臭水體清單和治理任務分工。各區政府、平臺共籌措近4億元資金,通過綜合採取“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淨化、岸態修復”等措施,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在去年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先後兩輪黑臭水體整治專項督查中,我市31條水體全部通過核查。去年11月,31條水體通過了省住建廳組織的長制久清評估,標誌著我市順利完成了31條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此外,我市將對小清河干流沿線14個排汙口進行整治,同時對小清河干流及其41條支流河道入河排汙口進行全面排查,鞏固小清河截汙治汙措施,進一步改善小清河水質。同時,有序推進小區院落雨汙分流,加快推進山化片區、前後引河片區雨汙分流工程,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模式經驗。在此基礎上,2019年完成全市建成區內小區、院落排水設施普查,結合舊城改造、老舊小區提升、片區開發等,完善汙水收集系統,加快實現雨汙分流。

汙水處理連通聯調 破解“超負荷”困局

在水質淨化三廠與華山水質淨化廠連通工程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著。據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汙水處理廠連通聯調的主要作用是緩解一個片區汙水量突然增加導致超負荷的情況,可極大提升汙水處理效率。該工程預計5月底完工投運,建成後每日可向華山水質淨化廠輸送2萬噸汙水。

作為我市一項創新舉措,除這項工程之外,水質淨化一、二廠連通工程也在緊張施工中,將力爭在2019年底前完成。項目完成後,城區汙水的調配能力和收集處理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同時,為加快解決汙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問題,2018年我市全面完成水質淨化一、二廠擴建等7個汙水處理項目,新增處理能力29.1萬噸/日,使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解決了汙水溢流小清河的問題,極大改善了小清河水質。此外,2018年我市重點開展了南大槐樹溝、全福河、黃臺南路邊溝等河道雨汙分流工程,以及唐冶、南北康、文莊、雪山等片區配套排水管網建設。全年新增雨水管線27.5公里、汙水管線39公里。2019年,我市將建成柳埠、西營、東客站、唐冶片區一期、玉頂山5座汙水處理廠站,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3.6萬噸/日;2020年完成雪山、章錦、董家、彩石等4座汙水處理廠站建設,處理能力9萬噸/日,並加快推進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汙水處理項目前期工作。

實施配套工程讓河清岸綠更宜遊

小清河歷史上曾經是航運黃金水道,承載著濟南清波獨運、河海復通的夢想。為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宜遊”的目標,我市將加快實施小清河沿線景觀提升、生態治理與設施配套工程,全面提升小清河生態環境質量。

為此,我市已積極採取措施,實施河道生態保護與修復:完成小清河及其支流河道清淤行動,降低底泥汙染對小清河水質的不利影響;完成排水設施“清網行動”,對城區範圍內雨水斗及雨汙水管線進行全覆蓋清淤疏浚;開展河道“清潔行動”,按照河長責任制要求,落實河道管護責任,按照河道保潔管理標準配備河道保潔工作人員,實現保潔全覆蓋,減少垃圾汙染;投資3.7億元,對小清河城區段30.472公里河道進行生態清淤,總計完成清淤工程量216.5萬立方米,有效擴大了河道行洪斷面,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減少了底泥汙染物釋放對河道水質的影響,增大了河道水深,有助於河流自淨能力的恢復,增強了景觀蓄水效果及旅遊通航等功能的發揮。

同時,我市啟動小清河生態景觀提升改造。2018年12月14日,市規委會第四屆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小清河生態景觀帶總體規劃及景觀設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市城市投資集團綜合考慮實施難度、場地條件、景觀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分期實施建議,指揮部確定了“徵遷工作全面啟動、景觀工程跟進落實”的推進實施原則。目前已完成項目立項,市城市投資集團、城市建設集團正推進工程設計、招標等工作。

此外,我市將強化河流斷面水質目標管理,堅持市控以上河流斷面每半月一監測、每月一考核、每月一公開,對具備安裝條件的入小清河重點支流全部安裝在線監測設備,為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支持。強化河流斷面巡查排查,及時查清影響斷面水質的各類問題和動態變化情況。督促各區加大支流治理力度,年底前實現小清河全線全河段穩定持續達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