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懷柔校區"1+3"項目:讓孩子在預科階段跑步前行

北京的"1+3"項目從2016年開始首次實施,當年有22所高中校參與招生,到2018年的時候,參加招生的高中校達到40所。其中有7所是參加市級統籌"1+3"招生,即這些學校面向全市部分地區初二學生招生,其他都是面向全區招收初二學生。經過三年實踐,"1+3"項目的課程到底有什麼創新之處?課堂發生什麼變化?學生有什麼獲得感?我們陸續推出系列教育調查,關注"1+3"項目。今日推出北京一零一中懷柔校區的稿件。


北京一零一中懷柔校區


預科一年是北京一零一中懷柔校區學生步入的"1+3"項目的第一年,是孩子邁入高中的預備年,這一年至關重要,那麼如何讓學生有一個好的起步便是學校領導一直思索的問題。

自"1+3"項目開展以來,學校針對"1+3"項目學生,每學期固定開展遠遊研學實踐活動,每月固定展開社會大課堂,每週固定開展科普講座。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髮展,培養孩子科學意識,樹立科學孩子生活的態度。同時打造科學·生活特色,助力科學城發展。


北京一零一中懷柔校區


預科1班的趙鑫說:"有一次我們有一個7天的研學過程。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去到當地的地質研究所,地質展廳,參觀沿途的蘆笛巖,喀斯特地貌等,我非常喜歡。我覺得這些活動對我來說非常有意義,除了讓我更多的瞭解了生活外,對我以後升入大學也會很有幫助。"

預科朱主任表示:"學校盡最大可能為"1+3"項目提供物質、人力、物力、財力方面支撐。學校制定了紮根校本,立足懷柔,依託總校,緊跟海淀的戰略性部署;注重孩子特長髮展,開設皮影、合唱團、戲曲等興趣課堂,增加生理、心理、知識、技能的寬度。讓孩子以跑步的速度進入高中,並在小步跑階段通過多樣化課程設置讓孩子得到釋放和發展。"

同時,學校不斷引進正高、特級、市骨幹、區骨幹等具有豐富經驗的成熟性教師打造超強師資團隊;貼合實際,將教材進行融合,形成新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內容,制定了一系列適合學生髮展教學計劃,逐步形成教師充分尊重孩子的課堂。讓孩子在相對寬鬆的狀態下,更自由更有序的成長。


北京一零一中懷柔校區


在沒有任何前沿的借鑑中,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探索前行。"1+3"項目生的發展,對學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預科朱主任在深度思考中提出:"在預科一年中,較快的節奏、較豐富的知識與學生生理、心理接受程度能否達到高度契合、課程融合程度如何與學生高度匹配等問題。"他呼籲:"希望能夠建立廣泛的"1+3"項目交流研究平臺 ,在相互交流借鑑中,促進"1+3"項目的發展和完善。"

文字 | 吳小歡

美編 | 李雪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