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诩为南亚的霸主,为何一直没有动邻国尼泊尔?

我不是小孩请别拿糖敷衍我


因为时代已经变了,世界格局也不同了。现在要想依靠自己块头大欺辱小国,不是不能,但是吃相不要太难看,印度如果想像吞并锡金一样吞并尼泊尔,必然会遭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反对。

尼泊尔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算得上是一个中等国家,而且尼泊尔人独立意识强烈,不会容忍印度的侵略。

印度位于南亚,东、南、西方被印度洋包围,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仰仗自己的块头大,经常对自己的周围邻居有非分之想。

印度周边邻国有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中国。就连中国,印度都想占上点便宜,更不用说其他小邻国了,几乎都受到过印度的霸凌。

上世纪70年代,印度用尽各种办法,吞并了锡金,由于当时美苏争霸,都在争取、拉拢印度,并且锡金不是联合国成员,所以美苏对于印度的所作所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印度的吞并行为。

尼泊尔境内有大量的印度族后裔,约占总人口的四成,这些人心向印度,对尼泊尔政府心生不满,再加上尼泊尔面积较大,是一块肥肉,以印度的德行,必然会对其垂涎三尺。

尼泊尔信封印度教,且两国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都很相似,两国的关系可以说剪不断、理还乱。但是这两个国家从来都没有从属关系,尼泊尔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尼泊尔境内地处山区和平原,资源有限,要生存,离不开印度的支持,两国间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以说尼泊尔虽然不会被吞并,却也很难逃脱印度的掌控,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


地缘天下


印度还未独立就有成就“有声有色的大国”之梦想,1947年以来在南亚确实霸道。题主所说的“一直没有动邻国尼泊尔”,意即大到吞并小到入侵均无记录,而干涉制裁封锁倒是干得不少......

从地理位置和人文因素看,尼泊尔与印度关系密切,与中国西藏地区素有往来

尼泊尔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2898万(2016年),北临中国,其他三面被印度“搂抱”。

以印度教为国教,占比近90%,佛教徒占5%。尼泊尔语源于梵语,属印度—雅利安语系支脉,现为官方语言和大部分居民的通用语。

尼泊尔以三个不同的地区居住者身份来界定族裔,北部一般统称菩提人,与藏人身份、语言接近,信奉佛教,从事农耕和放牧;中部和南部的主要居民是帕哈里人,意指来自印度的人,占全国人口1/3,又分婆罗门人和切特里人,他们自认最优越,拥有土地和国家权力。中部另一较大群体是瓦尼尔人,系尼泊尔土著,受印度文化影响有千年之久,主要从事农、商、手工业;南部主要是低种姓的印度裔人,称作“马德西人”,有400多万,以种植水稻为生。

从历史沿革看,尼泊尔作为独立国家比印度早近180年,其地位得到清代中国与英国暨英属印度的认可,更为两国地缘政治的缓冲区

当地王朝统治始于公元前6、7世纪,先是与藏人有血缘的、信奉佛教的王朝,然后是信奉印度教的王朝。公元14世纪后期,印度人的马拉王朝实行种姓制度。公元1769年,廓尔喀人在加德满都建立沙阿王朝,成为尼泊尔当代君主制的开始。18世纪后期,王朝在扩张中与西藏发生冲突,1792年中国军队进军加德满都,中国成为尼泊尔宗主国至1908年。廓尔喀人的扩张更引发尼泊尔与英属印度的冲突,1814—1816年英尼间发生战事,尼成功抵御英军后双方最终签署和约,其版图缩小至现今规模,英国承认尼主权并在其首都设立常设机构。1816—1923年,尼泊尔成为英国保护国。但它未被西方征服或殖民,成为南亚唯一一直保持独立的国家。

一位国王曾将自己国家比作“两个巨砾之间的山芋”,该国的一位外长更聪明:“尼泊尔不是受制于中印之间的受气包,也不是大国冲突下的‘三明治’,而应当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受益。”历史和现实证明,它在两个大国间充当着稳定和中立的缓冲地带。

印度独立后对尼泊尔内政外交指手画脚,引起尼政坛的不满与舆情反击。当下,它坚决参与北邻的“一带一路”,女总统上月参加北京第二届“带路”高峰论坛

<strong>

1947年后印度取代英国影响尼泊尔事务,与印度关系密切的尼泊尔大会党一直掌权。2008年,延续239年的君主制被共和取代。

2008年前,尼历届政府对印关系认知和行动远超对华。2009年,“毛派”总理在解除亲印陆军参谋长时与总统尖锐对立,印大使一周内十余次会见总理施压,致使其辞职。2015年新宪法通过后,印度特使曾敦促尼推迟实施,《印度时报》竟点出“七部分需要修改”——印度干涉其内政成为普遍印象。


一位印度驻尼大使曾道出该国的地缘窘境:“尼只有两个邻国,中国更多是概念上的,因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使两国经济交流十分困难。而印度与尼泊尔边境开放,容易人员和经济交流,印度还为尼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提供跨境工作机会……”


ruixuezhaofeng


第一,尼泊尔虽然是个贫穷的内陆国家,但面积较大,有14.7万平方公里,人口也较多,近3000人,体量比朝鲜都大,而且民风彪悍,廓尔喀雇佣兵亨誉全球,想耍让尼泊尔诚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世界霸主英国都啃不动尼泊尔更别说印度了。

第二,尼泊尔虽然属于南亚,但历史上和中国关系密切,是中国传统的藩属国。印度想要吞并尼泊尔必须考虑中国的态度。唐朝时期,中国使臣王玄策出使印度搞外交在半道遭印度人抢劫,王玄策逃到尼泊尔借了7000兵马,又从吐番借了1000兵马杀向印度,从北印度一直打到一乐印度,把印度搅了个天翻地覆,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虽然近代中国衰弱啦罩不住尼泊尔,但尼泊尔又投入英国的怀抱,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二战后,英国退出南亚,而尼泊尔却加入了联合国,而且和中美俄关系好,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印度。印度再有吞并尼泊尔的想法也不敢轻举妄动。

第三,为了防止被印度吞并,尼泊尔一直和印度保持良好关系。从目前来看,印度想吞并尼泊尔不现实,两国兵能保持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