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里為什麼會混亂,索馬里以前有過和平期嗎?以前歷史怎樣的?為什麼美國介入?

jintan0223


索馬里位於非洲大陸最東端,國土輪廓酷似數字“7”,海岸線綿延3200公里,為非洲最長,面積63.8萬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1431萬,GDP62億美元,預期壽命55.6歲。

索馬里族裔同質,這在非洲較為少見。索馬里人的價值認同包括:索馬里語、伊斯蘭教遜尼派、基於遊牧傳統習俗的文化,6大氏族祖先歸一,即先知默罕默德的誇萊施世系。

6大氏族又歸為兩大族系:薩馬勒和薩卜,前者包含4個氏族,佔全國人口70%,主要居住在中部和北部,傳統上過著遊牧、半遊牧生活。薩卜人在南方,有兩個氏族,以定居為主,從事畜牧和種植業,占人口的1/4以上。

官方語言是索馬里語和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意大利語。

索馬里人的社會結構複雜,每個氏族又有分支,在感情和政治上,忠誠直系家族佔第一位,其次是直系世系,再次是世系所屬部族,然後是包括若干部落的氏族分支,最後才是6個氏族結成聯盟構成的國家——一句話,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家族/部落/氏族利益永遠高於國家。

在索馬里各氏族之間、同一氏族內部,圍繞土地和榮譽等的矛盾和衝突司空見慣。表現為地域歧視,北方4大氏族自視比南方兩個農業氏族高出一等。公共與氏族界限模糊,憑藉家族/部落/氏族的紐帶,政府各級人員與內地遊牧者信息傳遞、利益溝通。不確定性,雖然索馬里人的行為準則由血緣關係決定,但在政治生活中,不乏氏族、部落間臨時聯盟,效忠對象更迭轉換等現象。

混亂原因:“先天”不穩的社會關係,需要有凝聚力的政權通過高遠的理想、紮實的行動予以改造和超越。不幸的是,獨立後的索馬里選擇以建立“大索馬里”為目標,這既不可能,也不現實,加上專制惡政和大國“始亂終棄”,終於導致索馬里成為全球“最失敗的國家”。<strong>


歷史脈絡並不清晰。公元前1700年,該地以香料被古埃及稱作“邦特”但並非現在索馬里人祖先。公元10世紀左右,含米特人——索馬里遊牧的祖先從亞丁灣沿岸向內陸和南方遷移。15世紀上半葉,“索馬里”一詞首現,原意是“羊或牛的乳汁”(另一說由古埃塞語“暗黑色”一詞而來,指該地人膚色)。

19世紀中期歐洲殖民者瓜分該地,索馬里一直沒有統一的國家。

1859至1960年爭取獨立百年間,索馬里人居住的土地被分為5部分。法屬始於1859年租借今天吉布提境內一港口,英屬始於1887年索北部成為其“保護地”,意屬1889年起,索馬里“7”狀國土中,法國佔領“起筆”部分(現今的吉布提),英國握有“橫槓”,意大利保有最北向南的整個“斜豎”。另外兩部分為埃塞版圖的歐加登地區(19世紀末埃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擴張獲得,與英國以直尺、三角尺畫出模糊的界限)、肯尼亞東北一部(殖民時代歸英屬東非)。1941年,英國控制意屬索馬里,二戰後的1949年11月,聯合國又將該地交由意大利托管。1960年,索馬里北部和南部先後獨立,並於7月1日合併成立共和國。

學者發現,“大索馬里”目標是彌合索境內各氏族、部落矛盾衝突的“靈丹妙藥”。早在1899年,一位名叫哈桑的索馬里“教長”就曾率眾起義,聲浪席捲兩大殖民區,直到一戰前後,發展成為空前團結、超越部族界限的民族運動,呈現民族國家的雛形,可惜哈桑於1920年底病逝,起義最終失敗。獨立後的新政府把建立“大索馬里”,讓所有索馬里人統一團聚確立為崇高理想,它被寫入憲法,並在國旗的五角星中(代表著生活在非洲之角5個地區的所有索馬里人)予以體現。

現代政治社會混亂:1969年,達魯德人(屬薩馬勒)西亞德·巴雷政變上臺,他把這個部族國度瞬間變成“馬克思主義國家”,實行國有化,建立超越氏族/部族的科學社會主義政黨和制度。他先是大量接受蘇聯軍援後向其開放軍港,後來又倒向西方陣營求得援助。1978年,他傾力發動的歐加登之戰以慘敗告終,北方出現兩支叛亂武裝,到80年代中後期,全國反抗如火如荼,各個部族紛紛建立武裝,控制地盤,軍隊已分裂成彼此傾軋的派系武裝,國家陷入無法無天的境地。

1991年1月,巴雷政權被推翻,索馬里陷入十幾支敵對部族和派閥的控制中,乾旱、饑荒、內戰與割據使國家跌入“最低點以下”。

1992年,聯合國和美國以“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為由,力倡國際干預索馬里。不料,兩次維和行動均以失敗告終,1993年10月3日,美軍在搜捕軍閥頭目艾迪德的特別行動中,兩架直升機被擊落,18名特戰士兵喪生,索馬里民兵拖曳美軍屍體穿行街道的畫面震驚世界。雖然該行動導致約500名索馬里人喪命,歷史記載卻是“黑鷹墜落”、美國丟臉的失敗干涉紀錄。1995年,聯合國人員全部撤離,索馬里深陷失控與混亂的境地。

2005年,國際社會出現“失敗國家”一詞,2008年起,索馬里毫無爭議地連年坐穩“首席”。主要表現為沒有中央政府,或有過渡政權而毫無權威;國家事實分裂:西北部原英屬殖民地範圍有“獨立國家”索馬里蘭,東北部是相對平靜的“邦特蘭”、拉漢溫“西南國”,首都以南、摩加迪沙周邊長期處於暴力、恐怖、無法無天的狀況;國際恐怖主義蔓延,伊斯蘭極端武裝“青年黨”與基地組織有關聯,並將襲擊目標對準肯尼亞等鄰國;還有“成功”的海盜行徑。


2012年,馬哈茂德成為1991年後首位擁有完整權力而非簡單履行過度責任的總統,21年來首次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承認。

困局與希望:索馬里,果真是全球災難最為深重的“一角”。它的土地極為貧瘠,不適合精耕細作;雖有金礦和鈾礦,但幾無開採價值。最讓人不堪的是,當地水井像銀行一樣珍貴,它們被全副武裝的軍閥控制著,連年乾旱使得淡水變為值得誓死捍衛的資源……獨立至今半個多世紀,索馬里幾近一無所有!包括非盟在內的國際社會沒有放棄對統一索馬里的信心和支持。而同源同族的索馬里人鮮有濫殺無辜,他們的家庭紐帶依然牢固,意志堅強且自力更生,這是索馬里的希望所在!


ruixuezhaofeng


公元前17世紀以前,被稱為“非洲之角”的索馬里建立了以產香料著稱的“邦特”國。因為是不同種族組成的,成立時間較晚,所以戰爭不斷。1941年,索馬里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7月1日,索馬里建立共和國。1991年,西亞德政權倒臺後,索馬里一直處於軍閥武裝割據的無政府狀態。索馬里幾乎沒有和平時期。1、種族問題。不同種族都會為自身的利益考慮,利益衝突會導致種族之間的戰爭,再加上沒有一個絕對強大的勢力將索馬里統一,所以索馬里會持續內亂。2、海運交通要道。索馬里是各國貨輪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必經海路,由於內戰連綿不斷,社會、教育體系已崩潰多年,當地人自20世紀以來即以海盜為業。美國之所以介入,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因為美國每年會有大量的商船途經此地。不光美國,中國近幾年也用軍艦護商船,可見索馬里海盜之猖獗。


樂享影雲


索馬里在冷戰時期是非洲明珠,號稱非洲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祥和,然而,到了九十年代,西方自由主義衝擊全球,導致索馬里發生政變,如東歐劇變一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宗教極端主義氾濫成災,在九十年代的索馬里,真是人吃人,和現在的敘利亞戰爭一樣,就連美國維和部隊都望而卻步,撤出非洲。


太興真人


美國人所到之處,必然戰亂不段,這是為什麼?歐洲人中東人都些傻屁,把這些地方搞亂了再來賣武器給你讓你們互相殘殺,美國人得利。臺灣也是如此,買再多武器也無法和大陸抗衡。這些國家的錢全是白送給美國的,不得花保養維護費。


5102261958


索馬里也是美國介入的後果,龜兒子美國壞,就是這麼個壞法,去年索馬里選一個比較可以的總統,美國又幹預,因這個人不聽美國人的,美國反對,結果,索馬里到現在還是亂得一團糟,美國人倒是稱了霸了,而這些國家的佰姓就慘了,這個世界上公道何在喲,中國號召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為何不立馬跟上來哦,


用戶969564165牛大哥



BP蟲


大國博弈的後遺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