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结束戊戌变法时共抓捕8人,为何最终被处死的只有6人?

康存亮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失败的变法运动。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时共抓捕了8人,为何最终被处死了只有6人?

有书君来具体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

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因为戊戌变法从开始到结束,时间是103天,所以戊戌变法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一道《应诏统筹全局折》,6月慈禧让权给光绪帝,11日,掌政的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

维新派较为激进,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尤其是谭嗣同假传圣旨想要除掉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得到袁世凯给容禄的密报,先下手为强发动了""戊戌政变""。

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然后再次临政,下令逮捕维新人士,使得变法失败。

当时主要变法者康有为和梁启超逃脱,被逮捕的人有谭翤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等八位维新人士。

9月28日被拉到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斩首示众的六人,被称为""戊戌六君子""。

2、当时被杀的""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当计划均告落空的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殉法,要用自己的牺牲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的反抗。

他来对劝他逃走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临死之前他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自告奋勇,以身殉国,是决心为变法而死的第一人。

他的父亲谭继洵作为湖北巡抚,没有为了保全自己儿子的性命去动用关系进行营救。他深明大义不愿意看到清朝继续衰弱下去,就成全儿子选择用这种办法来警醒世人。

谭嗣同死后,身为父亲的谭继洵也被朝廷罢官,最后死于家乡。

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他虽然是新法的拥护者,实际对哥哥大鸣大放的一套不感兴趣。私下里曾对人说:""阿兄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少……而皇上又无权,怎么可能成功呢?""

慈禧重新临政后,康广仁劝梁启超快跑,自己也跟着出逃,却又半道上返回家中取东西,被家里一个曾被他训斥过的厨子出卖,最终被捕。

他虽然在变法中只负责办报,但因为是康有为的弟弟,慈禧抓不到哥哥,就拿弟弟当替罪羊。也许是觉得自己死得有点冤,被杀时哭得稀里哗啦。

林旭:被杀时只有二十四岁,科举屡试不中的他在变法过程中受到重用,也因变法付出了生命。他被杀后,妻子悲痛欲绝,也自杀了。

杨深秀:是民国晚期科举神童,12岁就中了秀才,21岁已是举人,作为新法的拥护者,开始没有被抓,但为他人说情时说出要慈禧归政光绪,最终被杀。

杨锐:是张之洞的门生,被捕后张之洞第一时间出面营救,无奈曾被他挖苦过的刚毅在慈禧面前大肆诽谤,导致无救。

刘光第:也是科举奇才,21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得了全县第一名,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作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他拥护新法,一心为国。

有学识有思想的""戊戌六君子""为变法付出了生命。

3、当时没被杀的参与者

被抓的八人中,逃过了被立即执行的两人是张荫桓和徐致靖。

张荫桓:是光绪与维新派的联络人,原本要被处死,但因为是外交人士,有洋人撑腰,又是李鸿章的女婿,暂时得以存活。

被判处流放新疆,慈禧对八国联军宣战后,又想起了他,最终还是拿他撒气,第二年被处死了。

徐致靖:礼部侍郎,当时慈禧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他。他的家人也认定他必死无疑,当天拉着棺材去菜市口等着收尸,结果没有见到他。

徐致靖是因与荣禄私交甚好而获救。慈禧太后的红人荣禄看到慈禧举笔欲勾画徐致靖之名时,进言道:""此人与其他人不同。""

慈禧问:""有何不同?""荣禄答:""徐某从入翰林后,从来没见过皇上,他不可能离间你们母子感情。""慈禧再问:""你敢为他担保?""荣禄:""敢。""

慈禧于是说:""那就让他老死狱中吧""。徐致靖被判了斩监侯,相当于死缓。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他被放了出来。同仁都牺牲了,没能一同为变法赴死,他一直心有不快。

大难不死的他常常怀念死去的同仁志士,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徐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害,刀下仅存的老朽。

每提到谭嗣同慷慨就义的事都会潸然泪下,他常常说:我应该跟六君子一起走,留下我有什么用?表达了不愿独自苟活的心情。

有书君觉得像谭嗣同这样,当时已经得到消息完全可以逃走的人,却没有逃走,甘愿做唤醒国人的志士,为变法赴死值得我们敬重。

六君子的死,激励了后来无数有进步思想的仁人志士,继续""我以我血荐轩辕"",前赴后继救国救民。

历史上那些为国捐躯者,都是我们不应忘记的,是他们的付出,才一点一点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一声令下,搞的热热闹闹的“戊戌变法”就此关门破产。

出事了,责任人是跑不掉的,尤其是带头的康有为和梁启超,更是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但这两位鼻子灵敏,一看大事不妙,脚底抹油,早早溜走了。

尤其是康有为,从北京坐火车跑到天津,又从天津跑到塘沽,坐船一路南下,先是到上海,再是到香港,最后干脆跑到了日本,荣禄一路加急电报捉拿康有为,还是没追上。

而梁启超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他在伊藤博文的护送下登上日本军舰“大岛号”,直接去了日本。

挑头的跑了,办事的就跟着倒霉。

张荫桓、徐致靖、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八位被抓。

(1)这其中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他虽然是新法的拥护者,却对哥哥大鸣大放那一套不感兴趣,私下里曾对人说:

“阿兄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少……而皇上又无权,怎么可能成功呢?

慈禧训政后,康广仁劝梁启超快跑,自己也跟着跑了,半道上却又回来取东西,被家里一个被他训斥过的厨子出卖,最终被捕。

康广仁虽然在变法中只负责办报,但因为他是康有为弟弟,慈禧抓不到哥哥,就拿弟弟顶罪。


(2)杨深秀是民国晚期科举的神童,12岁就中了秀才,21岁就已经是举人,作为新法的拥护者,原本没有被抓,但他为其他人说情,一激动说出要慈禧撤帘,归政与光绪,最终一起被杀。


(3)杨锐是张之洞的门生,被捕后张之洞第一时间出面营救,无奈曾被杨锐挖苦的刚毅在慈禧面前大肆诽谤,导致救无可救。


(4)刘光第与杨深秀一样,是科举的奇才,他21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得了全县第一名,二十三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作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他拥护新法,一心为国。


(5)林旭被杀时只有二十四岁,科举屡试不中的他在变法过程中受到重用,也跟着倒霉,他死后,他的妻子悲痛欲绝,以嗑药绝食的方式自杀。


(6)而名气最大的谭嗣同就不用说了,能跑也不跑,就是要做烈士,唤醒国人。


张荫桓、徐致靖两位却出人意料的幸存下来,可以说是奇迹,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

(7)张荫桓是光绪与维新派的联络人,原本要被处死,但因为他是搞外交的出身,有洋大人撑腰,最终被判处流放新疆,慈溪对八国联军宣战后,又想起了他,最终在1900年把他处死。


(8)徐致靖是地地道道的维新派,慈禧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但他的父亲与李鸿章是同年的进士,李鸿章给同学面子,找到荣禄为他说情,慈禧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光绪在事变前三个月的确没有召见过徐致靖,就给他一个:斩监侯,相当于死缓。

后世考证,光绪之所以不召见徐致靖,是因为他耳背,说话的十分大声才听得见,光绪怕密谋被其他人听见,所以干脆不找他,没想到还救了他一命。



日慕乡关


1898年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许多积极参与变法的人物都遭到了慈禧太后的迫害。比如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被囚禁于瀛政台,至死也未能再参与朝政。

此外,慈禧太后还逮捕了谭嗣同、康广仁、张荫桓、徐致靖、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这8人,因为他们都是积极参与“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不过最终被处死的却只有6人,也就是历史课本上有名的“戊戌六君子”。那么,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被捕的8人之中,有2人逃过了死刑,他们就是张荫桓和徐致靖。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因为经常与欧美列强打交道,所以靠列强的外交大使从中斡旋,得以逃过死刑,并被流放到了新疆。不过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慈禧太后突然想起了这个人,还是把他当成出气筒给抓起来杀了。

礼部侍郎徐致靖原本也是要被处斩的,但因为他的父亲和李鸿章关系密切,所以得到了李鸿章的帮助。李鸿章亲自找到慈禧太后的红人荣禄,让他把自己这个世侄从死刑改判为“监候”,从而逃脱了一死。



因此,最后被处死的是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6人,也就是“戊戌六君子”,其中的康广仁还是康有为的亲弟弟。不过,与沽名钓誉的康有为相比,康广仁能够慷慨赴死,也不失为一种气节了。


历史的荒野


先上结论,因为有主谋跑了啊。

下图是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8日午时,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谭嗣同与其他五君子英勇就义。

六君子的罪名都与康有为有关,但康有为跑了。跑哪儿去了呢?康有为在全盘参与筹划戊戌年围园杀慈禧的计划以后,提前遁走至天津。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代他受过。是实实在在被哥哥坑了一把。被捕后,他大感冤枉,在监狱中以头撞壁,痛哭失声曰:“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随后被杀。

还有一位叫徐致靖,他的父亲对李鸿章曾经有过恩情,被捕当天,李鸿章找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帮忙,从而保住他的性命。


山外青山有人新


今所谓“戊戌六君子”,为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所杀的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

六君子之说,一概称也。

细究之,堪称君子者,谭嗣同居首,甘以热血献维新,纯爷们儿。

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弟,则纯属误伤,未必真有献身之志,但也大抵能慨然赴死,不失男儿本色。

惟康广仁者,康有为之弟,实则与变法并无太多关系,纯属跟着大哥康有为来北京蹭吃蹭喝的,不想却付出如此代价。

故在临刑之前,

谭嗣同慷慨吟诗,

刘光弟则一脸疑惑,因为刘在刑部工作多年,熟知大清律例,若是如此问斩,程序严重不合啊。

却不知此事乃是慈禧特批特办。

而康广仁则如妇人痛哭,从阳间哭到阴间,若真有鬼魂一说,应该去找康有为算帐才对。


另有张荫桓、徐致靖两人,当时虽被抓,却未杀。

张荫桓多年办理洋务,与洋人交情甚好,又是李鸿章的女婿,有此两层,故得以活命。

(顺便插一句,张荫桓生子张志沂,张起沂娶妻黄素琼,黄素琼生一女,即为张爱玲)


而徐致靖则因与荣禄私交甚好,荣出面所保,世人传此事为李鸿章托荣禄所办,但显系误传。

当慈禧举朱笔欲勾徐致靖之名时,荣禄进言称:此人与其他七人不一样。

慈禧问,有何不同?

荣禄答:徐某从入翰林后,从来没有见过皇上,他不可能离间你们母子感情。

慈禧再问:你敢为他担保?

荣禄答:敢。

慈禧于是说:那就让他老死狱中吧!

到庚子事变后,徐致靖才获释出狱,当时人们也都传说是李鸿章救他的。

于是徐亲自登门找李鸿章致谢,李鸿章却说:当时,我那有机会在太后面前说这话啊,都是荣禄做的事。

此时载于时任军机章京的许宝蘅《巢云簃随笔》中,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看,此篇名为《徐子静侍郎》


风谈天下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后,光绪帝镇定思痛,决定听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建议,积极向西方学习,在晚清开展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不过轰轰烈烈的变化却还是以惨败告终。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康有为和梁启超逃脱了,被抓的几个维新人士在9月28日被拉到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杀害了。

问题就来了,当时抓捕的有8个人,可是最后被杀害的却是6个人,史称“戊戌六君子”。

为什么还有两个幸运儿没有被杀了,还是因为有背景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

戊戌变化的初衷是很好的,可是却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没有兵权的他们去求助袁世凯,却又遭到了背叛,轰轰烈烈的变法最终还是以惨败收场。

光绪皇帝遭到了囚禁,毕竟贵为皇帝,慈禧在短时期还是没有为难他,只是将他囚禁在瀛台。不过十年后,他却死得不明不白,传闻他是被毒杀的。

2008年,相关部门经过对光绪帝留下的头发鉴定,证实他的确是死于砒霜。

光绪帝被囚禁了,闻到风声的康有为在政变前一天就跑路了。这个人怎么说了,当年他是多次上书积极要求变革的,第二次上书的时候还联系了一千多名举人请愿,史称“公车上书”。

可是变法失败后,却又是跑的最快的。

梁启超跑进了日本使馆,在日本人的庇护下去了日本,曾经劝谭嗣同一起离开,被拒绝了。

当时被抓的有八个人: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张荫桓、徐致靖。

谭嗣同不愿意逃跑,在监狱写下了: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拉到宣武门的菜市口杀害。为什么是六个了?因为有背景的张荫桓与徐致靖被赦免了死刑。

二,张荫桓流放新疆,徐致靖斩监侯。

张荫桓被抓住后,本来也是要被判处死刑的,可是因为他是清政府的外交大臣,常年与洋人打交道,关系很好。在多国公使的照会下,他还是躲过了这一劫,只是被流放新疆。

不过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和列强撕破脸的慈禧又想起了张荫桓,下令把他处死了。

而清末四才子之一的徐致靖也被赦免了死刑,同样也是有背景。当时慈禧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他,他的家人也认为他活不了,当天是拉着棺材去菜市口等着收尸,却没有见到徐致靖。

李鸿章念着和徐家的旧情,托荣禄在慈禧面前求情,救了他一命。

徐致靖被判了斩监侯,也就是关在监狱的死缓了,在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的时候,被释放了。据说当时的他还记着自己是大清的子民,不愿意离开监狱了,直到监狱都没人做饭了,他才离开的。

不过活着的人却未必就能感觉幸福。

徐致靖一直都在怀念着死去的同仁志士,他把自己的名字改名为徐仅叟,提到谭嗣同慷慨就义的时候还是会潸然泪下,他常常说的话就是:我应该跟六君子一起走,留下我有什么意思?

1917年,徐致靖在杭州抑郁而终。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戊戍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一直持续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戍政变,一共历时103天,也称百日维新。

变法的目的是好的,是想改变体制,除旧布新,学习西方,富国强兵,可就是有点操之过急了,在短短的103天,发布了几十道变法诏书,形同儿戏,在没有掌握兵权的情况下,冒然去求掌管兵权的袁世凯,想通过袁世凯勤王直接软禁慈禧太后,真有点想入非非了,结果被太后打了个小小的反击,风淡云轻地就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了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得到风声幸亏跑的快,太后的圣谕愣是没追上康有为逃跑的脚步,让他躲过了一劫,梁启超有日本人的保护,“堂堂正正”去了日本,师徒两人在日本相会了。

这次变法共抓捕了八人,他们是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杨深秀,林旭,康广仁,张荫桓和徐致清,前六人被捕3天后被斩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戍六君子”,康广仁只是办办报纸,没什么事,可就因为康有为跑了,他算是抵了康有为的缺,张荫桓和徐致清逃过了一死,为什么张荫桓和徐致清能免其一死呢?这是因为张荫桓在洋务运动中,经常代表清廷出访国外,和外国公使间素有往来,外国公使出面说情,太后不能推托,其实太后最想杀的就是他和徐致清,慈禧太后认为,不是两人唆使,光绪也不会和康梁搞在一起,虽然免了张荫恒一死,但还是把他流放到了新疆,二年后,慈禧头脑发热,一连向11国宣战,又想起了他,一道圣谕还是结束了他的性命。徐致清比较幸运,他父亲和李鸿章是同榜进士,两人非常要好,李鸿章把徐致清看作义子一样,由李鸿章亲自出面,再加上李鸿章拉来荣禄一起说情,太后再气愤,也无可奈何,她还需这两位大臣支撑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呢,最后徐致清被判了个“监候”,逃过了一劫。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慈禧实际对戊戌变法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她不满的是光绪周围的年轻人,谭嗣同等人敢想敢干,但是做法比较激进,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尤其是谭嗣同假传圣旨想除掉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不得已再次亲政,但她没有扩大打击面,只处死六人,而且戊戌变法的很多政策,她都保留了下来。


浩荡扬子江


说到底还是为了保护她手里面的权利,有人说她同情戊戌变法,那是假的。

本来抓了八个人,最后只杀了六个人,而这六个人被称为戊戌六君子,那么慈禧放过的那两个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徐致靖,这个人的父亲和李鸿章是同科进士,也就是说二者本来是通俗一点儿讲叫同学,这个人在被抓了以后赶紧去求李鸿章,李鸿章找到了慈禧的大红人荣禄,两个人一起合力把这个人给保下来。

张荫桓,这个人呐,和西方列强有那么一点儿关系,而且关系特别好在他被捕以后,西方列强出手干预,说把这个人给保下来,因此慈禧也没有办法把这个人给留下来,以后等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慈禧和世界各国宣战以后,又把这个人给处死了。

说了已经抓到八个人了,为什么还要放过这两个人呢?实际上,慈禧之所以反对戊戌变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光绪皇帝想直接从她手里面夺权。慈禧这个人是一个对权力有一种变态欲望的人,这个人他做事情绝对不能够接触到他的权利,否则亲生儿子她都敢跟你闹腾。

从道理上来讲,这一次跟他闹腾的是光绪皇帝,至于说李鸿章和西方列强,都是在旁边看戏的,一方面他需要拉拢这两方的势力来帮助他一起稳定,朝着另一个方面,他必须杀鸡给猴看,要警告光绪皇帝千万别给我闹事情。

所以对于和李鸿章关系比较近的徐致靖,慈禧选择放他一马,也算是卖给李鸿章一个人情儿跟西方列强关系比较近的张荫桓,他也选择放他一马,只要跟她权利有关的他都可以选择妥协,穷尽中华之物,结西方之好这也是话也是他说的。(有人会说她和全世界宣战这个问题也是因为西方列强要过来抢夺他的权利,恨不过,结果这个时候有义和团出来说我刀枪不入,我可以帮助你打败洋人,那慈禧当然是把积攒已久的仇恨直接爆发了,但是在这之后,慈禧看到还是打不过西方洋人以后赶紧跪下来求和平。)

总的来讲,她不是说要复仇,而是说要保证自己的权利,所以这件事情不宜扩大,而且打击的目标必须要精准,这就是为什么在断头台上面的两个人能够从必死的局面活了下来。

当然其他的人,那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说戊戌六君子,请了有名的刽子手,(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而且拿了一把已经锈掉的刀,硬生生的把脑袋从脖子上面锯了下来。

而且所有同情戊戌变法的官员都遭到了慈禧的清算,直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以后,慈禧想要缓和和光绪皇帝之间的关系,因此再回北京城的途中才下令把曾经同情戊戌变法的官员官复原职。

这一来二去,令人哭笑不得,为了权力,什么都干。


漩涡鸣人yy


谭嗣同的民国照片,他是个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