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藝術家創作的天堂,文學家靈感的源泉
法國的大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更是讓全世界的人認識了這座哥特式的曠世傑作
但是,在昨日,巴黎聖母院意外失火,慘遭浩劫
標誌性的塔尖被燒燬倒塌。雖然消防員及時搶救出了荊棘王冠、聖路易斯長袍等珍貴的文物,但是最具觀賞性的玫瑰花窗已經被燒燬,並且無法被修復
巴黎聖母院的的修復工作預計為8-10年。這就意味著,從今往後10年內,我們都無法再看見這個殿堂級的藝術建築
但在微博上,網友們的激烈討論要遠比這場火來的兇猛
出現最多的詞就是“報應”“天譴”“活該”
有的人以“火燒圓明園”為由,一起號召其他人,說這是天譴和報應
“英法聯軍燒了我們的圓明園,這次讓他們嚐嚐巴黎聖母院被燒的滋味”
有人甚至預言,下一個被燒的就是英國白金漢宮和日本的大阪城
報復式愛國不可取
魯迅先生說過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會下劣兇殘到這種地步
看到這樣的評論,我不禁吸了一口涼氣。我開始相信一個事實:
在中國,受過本科教育的人只有4%
一個有素質的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怎麼會在這樣的浩劫面前說出這樣反人類的話?
巴黎聖母院失火,不僅是整個法國的損失,更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浩劫。現在,居然還有人隔岸觀火,幸災樂禍,說出這種大言不慚的評論
舉個例子
八年抗戰,我們並沒有殺日本俘虜,除了幾個重要戰犯之外,大部分被人遣送回國
對於這樣的處理方式,到現在仍有人感到非常不滿意
“小鬼子侵略了我們14年,就這樣讓他們走了,太便宜他們了,將來他們還會打過來的 ”
有人建議,當時應該向澳大利亞學習,把俘虜全部處死;還有的人還搬出了孔老夫子的名言: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愛國主義不是民族主義
現在的愛國主義,已經走向了一個極端,已經陷入了一個誤區,愛國變成了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和一句口號
有的人只看到自己的國,沒有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格局思考問題;有的人只在乎自己的家,根本不顧及其他人的家
還有多少人是渾水摸魚?打著愛國的旗號,肆意著發洩著自己內心的私慾?
在前幾年,日本宣佈釣魚島“國有化”的日子裡,國內掀起了一股抵制日貨的高潮
有人在街頭打砸日系車,砸自己的車不算,還要砸其他人的車。車主不讓,便會被扣上“精日分子”的帽子,被一頓暴打。
還有一些不法分子趁著暴動,開始胡作非為,打砸搶燒,破壞社會穩定。那段時間,日本人沒有人受傷,住院的都是自己的同胞
暴亂最嚴重的西安市民表示:我不會再買日本車,是出於對自己同胞的恐懼
這真的是愛國嗎?這和當年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燒殺搶掠,欺負老百姓的行為有什麼不同?
“抵制蘋果”說了多少年?蘋果手機一降價,在某東、某寶上的銷量馬上暴漲百分之幾百。有多少人,嘴上說愛國,蘋果手機換了一部又一部,還振振有詞的說:別人都在用,我為什麼不能用?
還有多少人,天天接受著愛國主義教育,卻在烈士陵前嬉皮笑臉;甚至還侮辱犧牲在救火一線的消防員戰士
讓理性愛國成為習慣
愛國主義,不應該成為一句口號,一種民族主義
為什麼我們要讓日本俘虜回家?戰爭的罪魁禍首是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和政客,日本人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
與魔鬼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魔鬼;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若我們處死日本戰俘,我們手上也會沾滿鮮血,我們也會成為劊子手。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真正的愛國主義,應該正視歷史,以史為鑑 。圓明園遺址為何不修復?就是要讓我們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
真正的愛國主義,應該承認差距,不卑不亢。外國產品在某些方面就是比國內做得好,我們要承認,要虛心學習
真正的愛國主義,應該有“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決心,更要有“胸懷天下”的氣概和實實在在的行動
而不是把愛國主義當成自己私慾的擋箭牌,成為在網絡上口無遮掩的鍵盤俠
對於巴黎聖母院失火這件事,我非常欣賞一位網友的看法:
END
閱讀更多 論闊高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