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澤:一個江南小鎮的養蠶修煉史

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在

《尚書·禹貢》中,太湖被稱作震澤。如今,這個古老的稱呼被位於太湖南岸的一個小鎮獨享。

震澤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西南部,與浙江省毗鄰,古稱“吳頭越尾”。如果看地圖,蘇南和浙北那密如蛛網的水系,僅僅是在圖上,就能衝擊人的視野,但如果置身其中,從高鐵或汽車上一閃而過,反而會忽略這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沼和魚塘。

震澤:一個江南小鎮的養蠶修煉史

攝影:邱樹新

震澤:一個江南小鎮的養蠶修煉史

攝影:邱樹新

一條西南、東北向的河從南潯而來,穿震澤鎮而過。震澤人叫它頔塘,將其看作是震澤的母親河。這條為防洪和交通而開鑿的小運河,成為後世一個繁華市鎮的最初奠基。

東晉時,吳興(今湖州)太守殷康開荻塘河、築堤岸。唐貞元八年(792),湖州刺史於頔又動員民工大規模修築荻塘,長25公里,荻塘因他而改名頔塘。經歷代修浚,頔塘演變成今天長湖申航線的一部分,溝通京杭運河而輾轉通往上海。

1958 年,浙江湖州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出土了 4700 年前的絲帶、絲線及綢片;1959 年,吳江縣梅堰鎮袁家埭又出土了新石器時期的紡輪和刻有蠶形圖紋的陶罐。一西一東,兩地均在震澤附近,可以據此猜想,震澤應該很早就在一片擅養蠶繅絲的區域內。

毗鄰震澤的浙江湖州,其所產“湖絲”久負盛名,在唐代即為貢品。從宋代開始,江南絲織業漸勝北方,在中國蠶桑業重心南移時,“湖絲”也開始了從湖州山區到太湖水網密集地帶的遷移。

北宋及其以前,湖絲產地的重心在山地丘陵地區的安吉、德清;南宋和元明時期,就轉移到了東部的烏程、歸安;到了明代中期以後,則“湖絲惟七里尤佳”。“七里”即位於南潯與震澤之間的七里村。這裡出產的生絲被稱作“七里絲”,後又衍化為“輯裡絲”。

中國蠶絲看湖絲,湖絲則以輯裡絲最好。明清時期,無論是“湖絲”,還是作為湖絲代表產品,之後又在名聲上取而代之的“輯裡絲”,都不再僅僅指射湖州或小小的七里村這樣的地理範圍,而是逐漸成為太湖東南區域,即蘇南、浙北廣大水網密集的產絲區生絲產品的統稱。

震澤:一個江南小鎮的養蠶修煉史

攝影:朱學明

在這樣的生產環境內,頔塘河西連湖州,東通京杭大運河,震澤地當水路要衝,由此成了重要的生絲集散中心。因為震澤經濟發達、地位重要,再加上吳江縣人口、賦稅繁多,在清雍正四年(1726),朝廷分吳江西部設震澤縣。乾隆年間,震澤“貨物並聚,居民二三千家,實西邑之藩屏”。19 世紀後期到 20 世紀初,震澤成為“洋經”加工中心,將絲貿易拓展至海外市場,震澤蠶絲業遂被推至頂峰。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刪改。

撰文:王硯。內容來自:《風物中國志·震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