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新圩镇西山村:呦呦鹿鸣 和乐西山

进入新圩镇西山村,村道整洁,阵阵清风扑面而来,眼前群峦叠翠,青山如黛,一层层的瓜棚、豆棚等大棚蔬菜向深处延伸;一望无际的青梅、生柑、荔枝、龙眼、杨梅等果树立于山坡之上,片片桑园泛起层层绿波,俨然是一幅绿色祥和的乡村图景,绽放出诱人的魅力。

西山村位于新圩镇南面,距离镇政府约2.1公里,相邻4个自然村,东接鹿鸣村,西临豪光村,南接岐山村,北临苗田村。因创乡之始大族姓氏郑狮城、梁纪山、彭姓合住, 合称狮山。因潮州音“ 狮” 与“ 西” 同音, 而取名西山,曾用红山。村落始建于明嘉靖年(1512年),因祖公为避时乱而南迁饶平坂上后迁入形成。村中现有二姓氏为郑姓、翁姓。村中以农作物经营为主,兼营传统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稻米、大豆、花生、番薯、甘蔗等,传统果树有荔枝、龙眼、青梅等。

西山村有着丰富的古居民建, 现存传统民居3座, 有月眉寨, 建于清道光年, 占地3200平方米; 新启寨建于“民国”六年, 占地2100平方米。现有宗祠、书斋5座,包括始建于明代的郑氏宗祠、翁氏宗祠,晓山堂书斋等,民国时期重修。村落代表碑刻有立于乾隆二十七年的晓山堂旗杆夹石柱碑刻。主要宗教场所有慈悲王母庙,始建于民国,重修于1981年,庙中供奉南海观音神像。

在西山鹿鸣村,有一座固若金汤的古堡式村寨,叫鹿鸣楼,该楼为圆形建筑,高两层,由不规则石头砌筑而成,杉桁杉桷,青瓦盖顶,虽与福建永定“四菜一汤”土楼群、云水瑶土楼群、三饶南联八角土楼相比,建筑外观上稍有逊色,但鹿鸣楼内在自有其长处,据说可以防兵乱、防乡斗、防盗贼、防兽害、防干旱、防寒暑、防火灾、防水灾、防地震。在修建该楼时,还有一个传说故事:鹿鸣村,最初是由新圩苗田的陈姓来创村,在设计鹿鸣楼时,请来的风水师询问陈氏祖嫲,修建该楼,有两种风水可供选择,是想“财富多”还是“人丁旺”。风水关系到流芳百世的格局,始终贯穿着财富多和人丁旺两个主题。当然,大多数人要求的是财丁两兴旺,可风水师不能“ 逆天而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口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陈氏祖嫲深知这个道理,陈氏祖嫲毫不犹豫回答,要人丁兴旺。后来,李、朱、郑等三姓也来到鹿鸣楼居住,人口迅速开枝散叶,皆大欢喜,应了人丁兴旺的心愿,大家都说鹿鸣楼是一处好风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 小雅· 鹿鸣》如此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 正是鹿鸣楼居民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鹿鸣楼是座大型的碉堡,小型的寨。楼门一关,楼内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和谐是头等大事,只有邻里团结,才能保证相安无事。几百年来,在鹿鸣楼内生活的人虽不是同一姓氏,但彼此间都有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无论哪家失火或有其他困难,全楼的人都会竭尽全力救助,这才是鹿鸣楼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今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的传统体现和可贵的传承之处。鹿鸣楼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和人文精神,目前是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可谓实至名归。

近年来,西山村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和建设新农村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委密切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引领带动贫困户自我“造血”,脱贫致富。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帮助贫困劳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贫困户收入。利用好本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大面积进行现代化农业大棚种植,建设包括反季节苦瓜及吊瓜在内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桑蚕种养业,做大种养规模、形成产业链条,开展技术培训, 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格局,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好途径。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集中力量对村道巷尾、房前屋后乱堆乱弃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热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村道硬底化、雨污分流、垃圾收集站等项目建设,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潮州市扶贫办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