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兄弟姐妹多,一碗水难端平,为啥更不孝的子女反而更得宠呢?

在农村,大多数家庭都会有多个兄弟姐妹,同时在农村,一直以来养老的观念就是养儿防老。所以作为父母的,通常年轻的时候再苦再累也会把孩子拉扯大,劳苦一生就盼着孩子早日成家立业,当孩子大了,自己老了,才开始享清福。

那么当家里兄弟姐妹多了,一碗水肯定就难以端平了,而且当子女都长大成家立业后,各有各的家庭,自然也会有的更孝顺有的不那么孝顺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往往更不孝顺的子女反而更得父母宠爱,这是为啥呢?

农村兄弟姐妹多,一碗水难端平,为啥更不孝的子女反而更得宠呢?

1、年龄最小

大多数家里有多个兄弟姐妹的,通常最小的那个最得父母宠爱,作为家里最小的那个,当成年步入社会时,家里的大哥大姐早已成家立业基础更扎实,所以父母肯定也希望大的能多帮帮小的,自己也会更偏袒小的了。

从小被父母宠着,哥哥姐姐让着,所以也更晚才担起家里的责任,有的或者干脆就习以为常被宠坏了,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该有的责任及担当。

农村兄弟姐妹多,一碗水难端平,为啥更不孝的子女反而更得宠呢?

2、条件更差

众多兄弟姐妹各自步入社会后,肯定会有发展的好或是发展不好的。

作为父母肯定是希望各个子女都能成龙成凤,兄弟姐妹之间能够相互扶持了。

当哪个兄弟姐妹条件更差时,父母有能力自然也会多帮着了,可能其他子女孝敬的钱,转过头就给条件更差的了。

农村兄弟姐妹多,一碗水难端平,为啥更不孝的子女反而更得宠呢?

3、并非不孝

虽然说很多老人有多个子女,但是一年到头经常难得和子女见上一面,到了逢年过节儿女大包小包,又是给钱,又是探望,高兴是自然的。可惜时间短暂,通常都是没说上几句话,吃完饭就走了。

虽然说现在通信发达,随时可以视频,不过很多做子女的,平时忙完不会想着抽那个空和父母联系,也不喜欢父母的唠叨。

而有的子女,在兄弟姐妹间平时去看父母,带的礼品不多也不是最好的,给的钱也不多,但是平时有空就会尽量多抽时间看父母,花时间陪父母说话聊天,平日里在外也会经常抽空和父母联系。这样自然也更得父母宠爱了,而且给的钱少不代表没有给的多的更孝顺,原多花时间在父母身上才是更孝顺的表现。

农村兄弟姐妹多,一碗水难端平,为啥更不孝的子女反而更得宠呢?

其实做父母的看待子女都是心头肉,所以做子女的不用去在乎一碗水有没有端平了。当然做父母的虽然偶尔有偏袒没事,但是也不能一味的纵容,要正确的引导才行,不然从没有别的子女孝顺变成了不孝顺,那就晚了。

农村兄弟姐妹多,一碗水难端平,为啥更不孝的子女反而更得宠呢?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指的不过是能够供养照顾父母,可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有人供养照顾啊!

所以说真正的孝不是说你给父母钱花给父母饭吃,父母生病了你给钱看病就代表孝了,这些只不过是你本身就应该有的责任以及担当而已。

最后,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孝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与见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