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了某些行業飯碗的支付寶 你的未來在哪裡?


搶了某些行業飯碗的支付寶 你的未來在哪裡?

說好一起到白頭,你卻偷偷焗了油。

作為普惠金融最成功的典型代表, 餘額寶從出生至今,已經陪伴我們走過5年歲月了。不僅可以管理現金閒錢理財,還可以直接用於各種消費場景,一下子就成為大家身邊的小甜心。

不過,最近這小甜心卻變得有點鬧心。根據餘額寶1月31日發佈的公告,自2月1日起設置每日申購總量,3月15日之後就會解除。可是等了又等,餘額寶最後還是爽約了。

餘額寶爽約的背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

01餘額寶的體量劫

打開餘額寶,看到的都是“今日額度已用完,明日09:00開售”提示。如果是9點準時打開,確實顯示可以轉入,不過剛開始轉入的時候,總是會提示“服務繁忙,請稍後再試”。十分艱難,多次努力後終於轉入成功,但是,不到十幾分鍾額度就用完了。之前還提示著“3月15日解除額度限制”,現在直接提示“餘額寶暫時每日9點限量發售”,連一個明確的解除時間都沒有了。

具體的限額是多少?不知道!什麼時候解除限購?不知道!一切都以官方公告為主,總之一句話:不好意思,你給錢也不要。在此之前,餘額寶已經3次限額。2017年5月,餘額寶第一次限額,從100萬元個人額度下調至25元萬;2017年8月,25萬元個人額度繼續下調至10萬元;2017年12月,單日個人申購額度調整為2萬元。說好的普惠便民,卻越變越磨人。從幾十萬隨時買到現在一分錢都買不進,難道每天一個茶葉蛋的小確幸都要沒有了嗎?

搶了某些行業飯碗的支付寶 你的未來在哪裡?


關於餘額寶限購的理由,只有簡單的一句話:為保持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穩健運行。生命不息,限購不止。1.6萬億元應該就是餘額寶的底線,所以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進行限購,凍結規模上限。

為什麼要把規模進行凍結?這一切,都是因為去年落地的公募基金流動性新規。新規規定了貨幣基金資產淨值不得超過風險準備金的200倍,否則將被收取雙倍或更高的風險準備金。以餘額寶目前的規模來算,至少要準備約70億元的風險準備金,這幾乎要用掉它這麼多年來積累的大部分利潤。

另一方面,新規規定了貨幣基金投資同一商業銀行的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和債券,不得超過該商業銀行最近一個季度末淨資產的10%。對於餘額寶來說,如果規模越大,投資難度和生存壓力就會越大,所以控制規模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02餘額寶的第二個痛點

搶了某些行業飯碗的支付寶 你的未來在哪裡?


之前,市場一直傳聞為防範潛在的流動性風險,監管當局計劃為貨幣市場基金直接用於消費以及T+0贖回,設立每日上限,每日上限擬定為1萬元。也就是說,你想要T+0當天贖回的話,每天提現最多隻能1萬元,用於消費最多也只有1萬元。

最新的消息是,監管層召開閉門會議,就貨基T+0單日贖回限額監管政策徵求意見。其中就包括投資者單日、單賬戶每日的快贖額度為1萬元的內容。更值得關注的是,徵求意見還提到貨幣基金份額不得用於支付。如果真的如此,餘額寶不能再用於支付,恐怕便利性會大打折扣。在這個消息裡,有一個點是很值得關注的,就是為防範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過去,貨幣基金大部分都是採用T+1或者T+2的贖回模式。但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貨幣基金都採用了T+0快速贖回模式,特別是既支持快速贖回又支持部分消費場景的餘額寶。T+0模式是指當天贖回,當天到賬的模式,T+1或者T+2模式則是指當天贖回,1到2天后才能到賬的模式。

以前,貨幣基金贖回都是先賣出資產,等交易和結算完成後,才能把錢轉到我們的賬戶上,這個過程需要1到2天的時間。現在,貨幣基金贖回的過程還是原來的流程,只是採用了先行墊資的方式,所以錢才可以立刻到賬。但是,一般的貨幣基金哪裡會準備這麼多現金進行墊資,幾乎都是和銀行達成的合作協議,由銀行先行墊資。按照餘額寶1.6萬億元的規模來算,假如出現10%的快速贖回,銀行就需要準備1600億元的現金作為墊資。

搶了某些行業飯碗的支付寶 你的未來在哪裡?

問題是銀行真的可以隨時拿出這麼多現金嗎?如果是20%,甚至是30%的快速贖回呢?如果突然間T+0用不了了,那大家會怎麼想?其實從去年開始,所有上報但未發行和將來上報的貨幣基金,只要是開展T+0快速贖回業務的,幾乎都被叫停了。在公募基金流動性新規裡,也明確提到了在特定情況下,基金管理人是可以限制基金贖回的。而根據監管最新閉門會議的消息:公司的自有資金不能用於墊資,非銀行金融機構不能墊資,目前正在徵求意見。

這一切,都是為了限制資金快進快出。說白了,如果一下子太多人贖回,貨幣基金在短時間大規模賣出資產時會造成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可能會引發系統性風險,這是監管絕對不允許發生的情況。

03閒錢的出路

搶了某些行業飯碗的支付寶 你的未來在哪裡?

而且即將落地的資管新規,也規定了新出的貨幣基金不能再採用攤餘成本法核算。攤餘成本法估值,也就是把收益一直維持在1元面值,增加的收益以基金份額方式體現。所以,貨幣基金給人一種保本的錯覺。

但是,貨幣基金在極端情況下是會出現虧損的,比如說遇到鉅額贖回,貨幣基金需要大量賤賣債券的時候。在攤餘成本法下,即使出現虧損,其實虧的錢都是基金公司在背。這有悖於打破剛兌的大趨勢,所以監管改了遊戲規則,新的貨幣基金只能採用淨值型。淨值型,就是每天資產價格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折算來折算去。說白了,以後新的貨幣基金是真的有可能虧錢了,不過貨幣基金大部分都是低風險的資產,所以虧錢的幾率還是很低。

一句話,貨幣基金也要打破剛兌了。雖然說目前監管沒有一刀切,對餘額寶暫時沒有直接影響,但是監管的臉是六月的天,可能會說變就變。

本內容非本人言論 轉發自互聯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