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认为学医苦,医学生究竟苦在哪里呢?

抓猫的鱼


医学生苦我觉得应该是这几个方面

一、强度高。本科学习时,课程安排的很紧张,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每天都是满课,像我们学校临床小班教学,而教师资源有限,晚上和周六都会安排实验课,大三那年暑假还会单独安排两周的实验课,专业课很多,知识点很多,书很厚,医学生考试是没有考试重点的,如果有老师划重点,你会发现整本书差不多被画满了特殊符号,以此记录重点。

二、时间长。本科5年毕业后,基本很难找到好工作,大多都只能在二级医院,还有人甚至会到乡镇医院。这样就会有很多人复习考研,万人同过独木桥,考研复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会在中途放弃,还有人可能会在考试前一天放弃。考研成功上岸后,学硕是3年(不含规培,研究生毕业后如果想要在临床工作还要规培3年),专硕也是3年(含规培),如果想要再深造,还有人会考博,2年,现在又新要求上临床工作要参加专培2-4年。

这些是我的想法,你赞同吗??


一只医学生


小小医学硕士,今年刚刚毕业。说到医学生的苦,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我,觉得有资格来讲讲。

大学期间没有多余时间

本科医学的课程,每周几乎都排满了。你每天白天上课,晚上自觉去图书馆复习白天学的成堆的知识点。哪有时间去搞课外活动?!哪有时间去谈恋爱?!哪有时间去做家教?!

当然,事情没有绝对。但是,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医学生真的很忙,很累。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少。

好不容易熬到研究生,开始会有点自己的补助。虽然不多,每月1000-2000大洋还是有的。是时候谈恋爱,是时候享受生活了。

Too Young,Too Naive。

专业型研究生,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到医院,走一圈自己管的病人,开开自己能把握的医嘱,焦灼地等待教授查房。在骂声和责备声中查完房,处理完病人,麻溜儿去手术室呆着吧。一整天,是的,很少有提前结束手术的。晚上,等手术结束,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住院部,不好意思,今天新收的病人还在「嗷嗷待哺」。

趁着夜色,来到病人床旁,小声翼翼地说「XX,我是你的管床大夫,麻烦您来办公室我问下病例」。

真的,每次这样做,病人都很感动。有时候我自己也很感动,留下「MD,你以为我自己想干」的泪水。

三年的生活,几乎在这样的「不见天日」的反复中度过。

确实有一个好处,等你研究生毕业,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白了一个色号。

规培,还是3年

研究生毕业了,专业性不需要再次规培,科研型还需要规培3年。

在自己科里干活,再怎么累,再怎么挨骂,都是亲师兄,亲老师,说说笑笑,还有感情在。抽空聚个会,吃个饭,也能感动到要死。

在其他科里规培,还想着聚餐吃饭,还想着拉拢谈感情。扯!老老实实干活,老老实实值班。

哎,累点就算了,还没有存在感!

最后,过完了规培,来到社会,还不好找工作。算了,拖着这近30岁的皮囊,继续埋头书海,接着考博吧!


下水道研究僧


苦不苦我不知道,也不评价,只是算几个成本给大家看看。

时间成本

本科5年+规培3年。几乎每天课程排满,周末还得自觉去教室看书,其他专业的课程不到医学专业一半。

本科5年+研究生3年(一部分+3年规培)。研究生3年大部分是包括规培的,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2年。不说了,高中同学小孩小学都快毕业了……

经济成本

我大学学费7500一年,其他专业基本上是4000-4500。

其他专业同学毕业后立马可以找到工作,拿工资。而医学的至少要再过3年规培以后才有工资拿。

生活成本

医院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节假日。只要是做医生的,很少有度过一个完整的法定假日,更重要的是,没有三倍工资!

付出与回报

选择从医,一辈子有学不完的知识,考不完的试。只要你在临床一天,就得学习一天。至于工资,反正我是没有见过哪个医生进入富翁行列。

不否认其他行业也辛苦,但是对比一下,学医真的很惨、很累。


普外三角针


作为一个医学生 我可以告诉你亲生经历,至于苦不苦,你来评价😌😌

在我熬过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准备两周考试,然后四天考了十门专业课后,发现我的男朋友跟我最后的朋友在一起。我被单方面分手,却没来得及看到手机里的小时。考完回宿舍我还没来得及悲伤,我就睡觉了。第二天开始临床实习,七点半到医院,跟着带教老师查房,然后跟进手术。下午两点吃饭。没来得及休息就跟护士姐姐换药 量血压 写病历。晚上回宿舍 ,想着好好理一理这些事情,但收到通知,“实习后面有出科考试,过不了, 就得在寒假重新实习” 而我还是拿出了 我的书本,开始准备出科考试。我最后的闺蜜跟男朋友背叛我了,而我哭都没有时间了。

一个月前他们结婚了,我没能去(我挺想去的),因为那天加了一个手术,忙完都快十点了。现在他们幸福美满了吧应该,而我还是现在才回宿舍😔😔😔😔😔



穆你你


学医真的苦年年期末考试和高三高考复习一样,别的专业本科四年,在校三年实习就给工资的,学医是在校四年实习是交钱的,本科进不了医院还得考研三年,又加了三年的学费别的专业都就业了学医的还得交学费,等于又比他们多念了四年大学,接着三年规范性培训,考职医证,职医证通过率百分之二十多,这些都有了还不一定能进去三甲医院,进三甲医院基础工资三千多一点,去掉五险一金到手两千六百多,加上绩效工资三千多不到四千,原来还有个编制,现在编制取消了在学医就是傻子了,付出那么多家里也跟着付出很多,连个正式编制工作都没有了,学医的学习劲头考什么专业考什么公务员考不了啊,加本科多一年加考研加规培这十一年大好时光没了,三十岁没对象的大多是学医的


秋叶28453248


能够选择学医的,的确是要有足够的勇气的,一些人认为学医很苦,究竟苦在哪呢?

一、 学习苦。首先医学生本科学习的是五年,比其他专业要多一年时间。大学期间所学习的课程,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病学、眼科学、传染病学、耳鼻喉学、中医学、寄生虫病学、诊断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医学影像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组织胚胎学、遗传病学、医学生物学实验学、英语、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等。

以为学完这些就完了吗?太天真了,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学完这些连个医生都不是,后续还有大量的临床技能需要学习,要参加职业医生考试、没完没了的三基考试、住院医规培考试、专业指南的学习、主治医师、副主任医生的考试、新技能新理论的学习、课题的申请、论文的书写等。踏上了学医这条路,不是正在复习老知识,就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路上,注定职业生涯是一直需要学习的。

二、 工作苦。医学生们进入临床后,会发现其实大学才是最幸福的,大多数医院的医生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几乎每4天都有一个24小时值班,还有日常的白班,没有节假日,没有调休,劳动法似乎对医生无效,还有没完没了的病例要写,病人要看,手术要做,谈话要谈,病了想休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没人可顶班。

三、 报酬低。医生在很多人眼中是高收入群体,但实际上大多数基层医院底层医生的收入是不高的,特别是饱受争议的三年住院医规培制度,核心问题也是收入太低,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四、 医患纠纷多。这个也使很多医生心累,有的甚至转行做其他的了。

考上医学院的都是高智商人群,医生本来也可以很体面的活着,但种种原因导致了目前的窘况,现在网络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其实学习苦是可以忍受的,如果报酬和休息得到保证,医疗环境改善,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学医的。


医患家


不要问我医学生苦不苦,请看看这些书的厚度再来评价。

因为医学较为严谨,所以很多医学生的本科比别的专业多念了一年。医学的专业课程有很多,52门课要用四年的时间来学完,还有一年是在医院临床实践。五年的本科也并不会给你分的很细致,比如普外、心内、耳鼻喉,只让你学一个科室的知识,这是不可能的。医学的知识都是互相关联,息息相关的!你必须有一个漫长的时间去奠定基础,以医学基本理论为主的医学知识是临床实践的基础,临床知识是把学到的医学知识转变成为临床技能的结果。你只有巩固好了基础知识才敢说去给别人看病!

为什么每年有80万的医学生毕业,成为医生的却只有2.2万?这是最近频繁报道的新闻。

因为医学生的五年是完全不够的!

现在大多医院每年招聘要求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就连我们这个四线小城市竟也不例外!就算你本科毕业有幸找到工作,你也需要去大医院规培三年。2014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释放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教育与卫生部门达成共识:5年的院校教育,加上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将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被称为“5+3”。

光阴数十载,白驹过隙。当别人已成家立业,你还在上学,真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啊!

当医学生好不容易步入工作岗位,也是举步维艰。医生这个岗位,开始的工资不高,而且刚进入,要做徒弟,论收入不高,论成名要等很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医生这个职业是越老越吃香,经验越丰富越好,如果是你花同样的价钱看病是不是更愿意去找一个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呢?

其次是职称,当你在工作岗位稳定,你更要不停的学习,没过几年便会有职称考试、论文等着你!只有慢慢实践积累经验,慢慢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让人敬佩的医生!

学医需谨慎,且行且珍惜。



张大吼吼


任何一个行业想学到真本事都是要吃苦的,学医既不特殊也不列外。如果非要指出苦短的话就是学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几乎从学医第一天开始直至退休时才能结束。一年一继教五年一职考,中级进修一次高职进修一次都是必须的,平时考核考试不计其数,知识更新变化快行业规则修改频繁都需要你不断的去学习和适应。但是这些都不是困苦所在。当你每天怀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情面对着一张张痛苦的脸和一颗颗焦燥的心,还有那一个又一个家属奇幻般的提问……,说着,写着,干着,不知道下一时刻是否有辱骂和暴力降临,这才是最苦的!尤其是对刚入职的医护人员来说就更是苦不堪言了。


生声不息


作为医生,首先要有一颗救死扶伤的仁者之心,其次要能忍受在救治常人不敢看的痛苦恶心的病容患者和乱七八糟的肢体离碎流血一地等的病者中而需付出的自身体力和耐力带给自己的辛劳,再次就是要有随时勇于献身各种传染疾病施救的勇气,有白求恩医生的高尚情操医德和精湛医术,以上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之一,都不能算是合格的好医生。

还有, 作为医生,还要有不断刻苦学习不断钻研医术,做到对医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时时刻刻将自己经手医治的病人的安危放在自己的心上,将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和自己亲人的痛苦一样去为其施救和关心,把每一位经过自己悉心施救后全愈或解除了病痛困扰的病人视为自己对人类贡献了仁心的座佑铭精神来履行的医生都是好医生。

鉴于上述的条件,能做到的医生,都必定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任何懒惰

都是不能成功的,这就是当医生的辛苦之处。


柔风金叶


现在想读医的要好好考虑,我个人建议穷人家或医学世家读,成绩也得中等以上,因为现在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限制在20-30%之间,通过后还要三年规培,规培完之后回原来的医院至少要专科一年,那就是说你毕业后至少五年时间拿基本工资,深圳的规赔工资是5000,其他地区就减半以上,偏远点能拿1500就偷笑。万一不是一次性考过,又等一年,很大可能30岁还拿着2000元过日子,不是穷人家的小孩估计都熬不下去。

还有就是大专生,因为总体上来说大专生的基础比不上本科,因为赔养时间更长,大专要先考执业助理,过两年才能考执业医师,执业助理不能独立上班,也就是说再怎么快也要8年时间才能独立,而且大专生在执业医师的通过率比不上本科的,最后能熬出来真的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