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經新聞》“特別關注”~武平:粵港澳大灣區入閩創新創業的橋頭堡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今天

《中國產經新聞》第八版“特別關注”

整版宣傳武平高新區

刊發《粵港澳大灣區入閩創新創業的橋頭堡

——福建武平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科學發展之路》一文

詳細報道請看——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粵港澳大灣區入閩創新創業的橋頭堡

——福建武平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科學發展之路

春暖花開,山水透綠;閩粵贛邊,生機勃發。

5月初,步入福建武平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只見坐落於生態環境“高顏值”的產業新城,綠水青山之間,廠房林立、樓宇交錯,城在林中、人在綠中,足以讓每個前往這裡的人沉醉其中,令人眷戀。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全國林改第一縣”武平是一顆鑲嵌在閩粵贛邊璀璨的“綠色明珠”。這裡是習近平總書記親手抓起、親自主導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發源地,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縣城、福建省首個“中國天然氧吧”,森林覆蓋率達79.7%,綠水青山無處不在。

這裡也是閩西、粵東、贛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中轉集散地,素有閩西“金三角”之稱。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武平省級高新區管委會大樓前景圖

在這顆“綠色明珠”上,誕生出一座以“一區三園”空間佈局、總規劃面積26.64平方公里的福建省首個縣域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它,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入閩創新創業的橋頭堡——武平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武平省級科技孵化器

“武平高新區以‘高’立意、以‘新’作筆,致力打造產業發展高質量、產城融合高水平、科技創新高效益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區。”武平縣委書記陳廈生表示,高新區目前已入園企業162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86家、億元產值企業33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6家、上市企業2家,產業聚集效應凸現,基本形成新型顯示與智能製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不鏽鋼加工及機械製造產業集聚兩大特色。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武平新型顯示產業園

致力打造創新創業集聚新高地

武平高新區距“閩西南協同發展區”核心城市廈門、泉州四個小時,距“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廣州、深圳四個小時,形成了“4小時經濟圈”。即將建設的雙龍鐵路貫穿高新區,連接著全國最大的兩個經濟核心地帶“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經濟圈”。

全國罕有的區位優勢及先進的產業發展方向,為武平高新區東融“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南接“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2015年11月,武平啟動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建,2017年2月獲省政府批覆設立,同年5月正式揭牌運營,成為福建省首個擁有縣域省級高新區的縣份。

“武平省級高新區加快平臺建設,夯實基礎,致力打造創新創業集聚新高地。”武平縣長廖卓文介紹說,兩年來,武平已形成“三縱兩橫一鐵”交通主幹路網,打通了東融廈漳泉、南接“珠三角”、西拓江西腹地的對外高速通道,國道358、357貫穿園區,環城南路、環城東路的建成成為了連結園區、城區的大動脈,加快了“三區”聯動建設。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2017年至今,高新區新增基礎設施投入超10億,新拓展項目建設用地3000多畝。新建成規劃4.45萬平方米、投資1.1億元省級科技孵化器一期項目已投入使用,為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積聚著強大的動力源;投資2.7億元、建築面積15.14萬平方米的光電新材料產業園正如火如荼推進。教育、醫療、金融及休閒、娛樂、商貿服務等配套設施科學佈局、規劃完善。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2018年獲省發改委批准創建的巖前新顯特色小鎮正加快建設,將巖前工業園與4A級獅巖景區、集鎮連接一體,縣城工業園與4A級梁野山景區、縣城區融為一體。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為實現園區生態環境“高顏值”,高新區還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完善汙水處理系統,汙水處理率達100%,固廢處置和綜合利用率超九成。

一流營商環境成為高新區發展“強磁場”

走進武平省級科技孵化器福思科技激光顯示項目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生產線上緊張有序地檢測激光投影儀產品。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這個從深圳市引進、總投資6億元的福思科技激光顯示項目,於2017年7月簽約落戶武平高新區,2018年實現產值5000萬元。“項目從簽約到首期生產線投產,僅花5個月時間,這得益於武平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採訪中,公司總經理張世良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當年12月,其企業遇到招工難題,工人缺口30多人,政府部門獲悉後,多方渠道幫忙招工,促使項目首期生產線得以順利運營投產。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引進項目,服務至上,武平的做法贏得高新區企業主的廣泛讚譽。同樣引自深圳的福建山普無塵新材料生產項目,總投資1.43億元、項目佔地50畝。“項目推進,引資單位和掛鉤領導幹部‘一對一’提供保姆式服務,讓我們十分感動。”公司經理謝新光介紹說,項目從簽約到落地,政府部門全程跟進服務,協調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並幫忙代辦各種審批手續,大大縮短項目的落地週期。

“除了在政策、環境、稅收等方面實行優惠,還全力營造創新創業新生態,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武平縣委常委、武平高新區黨工委第一書記餘永勝說,每個項目簽約後,相關部門組建推進小組,“一對一”跟蹤服務,協調解決各種難題。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值得一提的是,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武平深入開展趕超發展“項目服務年”和“產業發展年”活動,出臺服務“雙培育、雙倍增”重點企業招用工激勵措施,引進各類優秀人才;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引進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實行流程再造,探索容缺審批機制,提高項目轉化率與落地速度;建立縣金融機構與“四個一批”企業結對幫扶“主辦行”服務機制,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努力實現高科技企業、成長型企業“拎包入住”便利化落地。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創新是高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第一動力。致力打造福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橋頭堡”的武平高新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瞄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出臺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十五條措施”等,推動科技創新、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推動了一大批高新技術的發展,匯聚了一大批高端技術人才。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兩年來,新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新增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院士工作站2家,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後備企業7家,新獲授權專利184件。部分企業與中電科14所、55所建立科研合作關係,坤孚鎂合金、安興食品等企業實現民品參軍,軍民融合深度推進。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一角

同時,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實施“梁野英才”聚集計劃,面向社會引才聚智,先後引進企業經營等各類人才191名,成立10家企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工作室,人才戰略工程呈現“百鳥朝鳳”,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超強科技和智力支撐。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武平飛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訂單

這裡是新興產業的一片藍海

產業興城,項目為王。在武平高新區,一個個好項目大項目,如同一股股源泉澆灌在梁野大地上,化作了一個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得益於強招商,高新區先後重點對接引進了總投資10億元的“合信創展光學材料”、總投資6億元的“福思科技激光顯示”等新型顯示延伸產業鏈配套項目。這些項目實施後,已有效帶動產業鏈延伸及重點產業集群的加快形成。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宇田汽配是一家汽車發動機零部件專業生產企業。在政府支持下,2017年公司推進智能化升級改造,從日本引進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馬紮克智能生產線,並從臺灣、美國等地區引進各類智能設備、先進工藝,不斷推進工業製造向工業智造升級,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開拓發展空間。

從量的追趕到質的轉換,是武平著力引導新常態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目標。與宇田汽配相似,得益於政府扶持,龍興木業在加速推進技術改造。作為一家主要生產寵物傢俱的林產品精深加工企業,2017年投入8000萬元實施技改,購置先進智能化生產設備,建成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線,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向智能科技型的轉變,以及對木材利用的“榨乾用盡”。將林業生產和工業科技緊密融合,是該企業進行產業融合升級的積極探索,也是武平進一步釋放林改紅利的生動實踐。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高新區圍繞構建“3個3”產業升級體系,大力倡導“闖廣東”“闖特區”,主動融合粵港澳大灣區、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並與廈門思明區山海協作共建新區,突出新興產業鏈延伸,推進上下游招商,抓好軍民融合招商和央企、省屬企業招商,重點引進龍頭企業、總部企業,致力“引進一個、帶來一批,發展一個、輻射一片”,走出了一條突圍突破發展之路。兩年來,新引進福思科技新型顯示等生產性工業項目37個,實現凝聚力照明等開工項目22個、山普科技新材料等投產項目18個。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截至目前,高新區已引進粵港澳大灣區落戶園區項目45個、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項目97個,逐步形成了以合信創展、福思科技、星河集成科技等新型顯示產業鏈、創新鏈,並不斷加快向高價值鏈、高技術鏈延伸;以坤孚鎂合金為主的高性能新材料產業鏈,產品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迅速提升;以鋼泓科技、宇田汽配等龍頭企業為主的先進製造業產業鏈,以淘鋼城為主的終端產品銷售產業鏈條,同時設立福建省唯一的省級不鏽鋼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全縣不鏽鋼產業、產品質量提供強有力保障;以新洲林化、龍興木業、安興食品為主的農林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積極打造綠色產業集群,產業集聚不斷壯大……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鋼泓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作業

2018年,武平縣連續第三年躋身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經濟總量首破200億元,較2016年增長24%,武平高新區實現生產總值140.17億元,較2016年的106.22億元增長32%,佔武平全年生產總值比重的69.27%,實現稅收4.27億元,較2016年的2.27億元增長88%。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發展,永遠在路上。

隨著產業平臺快速發展,產業集聚效應迅速提高,如今的武平高新區,已開始啟航新徵程——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是一次化蛹為蝶的蛻變,也是一次魚躍龍門的挑戰!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為此,武平定位“高新”、劍指“高端”,全面對標對錶,以“敢為人先、接力奮鬥”林改首創精神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創城實踐精神,舉全縣40萬老區人民之力,為打造省級高新園區、省級工業園區兩個“百億園區”,並爭入國家級高新區行列蓄勢揚帆,砥礪奮進。

文稿:王發祥、林軍

《中国产经新闻》“特别关注”~武平:粤港澳大湾区入闽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