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恆環境再下一城,武漢千子山垃圾焚燒項目收入囊中

近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中建三局、康恆環境聯合體中標武漢市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這是康恆環境獲得的又一個省會城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康恆環境再下一城,武漢千子山垃圾焚燒項目收入囊中

武漢市,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

武漢市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垃圾焚燒項目位於武漢蔡甸區奓山街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內,建設用地241.7畝,項目總投資約13.5億。

項目工程規模為日處理1500噸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採用2×750噸/日的機械爐排爐焚燒線,配置二套煙氣淨化處理系統,一套容量35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配套40MW發電機),以及生產和生活所需的公輔設施。

該項目不僅要處理武漢市的生活垃圾,還要兼顧市政汙泥的處理。項目配套了滲濾液處理設施和安全填埋場,這些公共設施將為佔地800畝的園區服務。

近年來,以垃圾焚燒為核心的靜脈產業園(或循環經濟產業園)模式在固廢處理領域走紅,比如,正在大力推進靜脈產業園項目的河南省,就明確提出將這一模式作為未來固廢項目建設的主流模式。據E20研究院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新中標的垃圾焚燒項目中,靜脈產業園模式佔比在逐年攀升,從2014年5%上漲至2018年的14%。

對此,E20固廢中心高級行研分析師李少甫分析認為,以垃圾焚燒發電為核心的靜脈產業園,一方面可以化解垃圾焚燒等項目選址難的問題,有效避免“鄰避”問題的產生;另一方面,將垃圾焚燒、餐廚、汙水處理、資源回收、危險廢物等統籌到一個園區,可以提升管理效率,省時省力。

康恆環境方面表示,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為核心,將生活垃圾、市政汙泥、醫療垃圾、餐廚垃圾、建築垃圾、電子垃圾等廢棄物進行一體化處理,可以把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直線模式,改造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變廢為寶的同時,化“鄰避”為“鄰利”。

據悉,由康恆環境參與投建的5個靜脈產業園全部入選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分別是寧波市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南豐縣資源循環利用基地、青島西海岸新區靜脈產業園源循環利用基地、鎮平縣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光山縣資源循環利用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