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放棄治療白血病兒子,貧窮是放棄生命的正當理由?

今天微博熱搜裡一則新聞,把我看得難受極了:

江蘇8歲男孩強強患了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媽媽想讓強強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而丈夫堅決反對:“那是個無底洞,也治不好的。”他簽字放棄治療,強行讓孩子出院。

11月15日,媽媽告訴記者,對丈夫做法非常不滿:“我想給8歲的兒子一個活下去的希望”。

而新聞視頻中,醫生表示孩子做化療後的治癒幾率高達80%。

但是作為孩子的父親,卻固執的認為白血病是一個不可能治癒的疾病,最終只會人財兩空。

我其實特別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度來譴責這樣的父親,也許我根本沒法體會他作為一位貧窮的父親,在面對這樣的命運時,內心的痛苦。

但我可以體會到孩子的媽媽,面對還有80%希望可以與自己愛子生活下去時,卻因為現實的困境,丈夫的決絕,而將要硬生生地看著死神帶走孩子的絕望。

爸爸放棄治療白血病兒子,貧窮是放棄生命的正當理由?

8歲的兒子,從在孃胎就與媽媽相處,3100多個日日夜夜,從孩子面世,看著孩子嗷嗷待哺,到孩子會笑會鬧,又會走會跳……

對於媽媽而言,一邊希望這每一個瞬間都永久地留下來,一邊又希望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暢想未來美好人生。

突然有一天,厄運的到來,把這一切都停止下來,宣佈:過去的已然過去,未來不再到來。

這對於媽媽而言,真的是致命打擊。

然而在這樣的厄運面前,卻得不到至親愛人的一點支持,而且還是孩子的爸爸。

很多網友評論說:你們都無法理解貧困有多可怕,一旦貧困家庭有人犯了重大疾病,真的就只能等死,否則砸鍋賣鐵也換不回來生命的同時,還得把家人下半輩子全搭進去。

貧困真的很可怕,可是這件事情讓我看到的是:窮人更害怕活下去所需要的巨大勇氣。

至親在死神面前,需要拿自己覺得一輩子都掙不夠的錢來交換時,他想到的不是失去孩子的痛苦,而是活下去要面對更貧困生活的痛苦。

也許過去的貧困生活已然讓他對“窮”產生了無法言語的恐懼,也許這是他這認為這輩子最可怕的事情,沒有之一。

爸爸放棄治療白血病兒子,貧窮是放棄生命的正當理由?

這不是道德觀的問題,而是認知侷限和價值觀的問題。

認知侷限,我們無法譴責,因為這就是貧困人民的生活限制,他們獲取訊息、知識的渠道都會因為金錢而受到侷限。

一方面,這位父親對醫療水平的不信任,源於他對白血病治療知識的匱乏,更多的是根深蒂固地停留在過去這個病可怕後果的印象上。

事實上,白血病的治癒率已然不同過去20年,如《我是藥神》的電影中那般難於治癒,目前治癒率高達80%。

另一方面,窮怕了的人,只會看到窮困帶來的痛苦,永遠不會相信自己可以通過雙手和智慧改變窮困的命運。

這也是基於他自身的學識、見識給自己的設限。也許他曾經為改善家庭的貧困狀態付出過很多努力,卻無濟於事,於是他認定了這輩子再差也不能比過去差了。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卻把自己關在了井底,永遠都只能欣賞頭頂那一寸天空。但對於井底之蛙而言,守好頭頂那一寸天空已然是這輩子最累的事情了,為什麼還要去地面上爭奪更累的事物。

爸爸放棄治療白血病兒子,貧窮是放棄生命的正當理由?

貧困是已成的事實,但不是不可改變,關鍵是當事人價值觀決定。

正如這個新聞下面,一大片的網友說:不是不理解貧困的痛苦,而是無法接受這位父親的絕情與自私。

在這個事情上,其實我們看到還有很多的轉機:孃家人及村政府的支持,孩子的高治癒率,只要家人齊心,稍微努力,就可以挽救孩子一條鮮活的生命。

但是顯然,這位父親不願意相信外界的力量,不願意藉助社會的救助渠道,因為貧窮讓他們害怕被欺騙,貧窮讓他們覺得世界對他們充滿了惡意。

貧窮佔據了他們的大腦,沒有一點空隙去感受這個世界還有的那些溫暖和愛。

貧窮可以被理解,但是不為改變貧窮的命運努力,不值得被同情和原諒。

在命運面前,越早舉手投降,越無法翻身。只有與困境去鬥爭,才有可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最終翻身做主人。

貧窮不可恥,也不是最可怕的,但如果因為貧窮就認命,就放棄努力,這才是最可恥的。

爸爸放棄治療白血病兒子,貧窮是放棄生命的正當理由?

如果我是這位孩子的媽媽,為了孩子的生命,我會選擇離開離開這樣沒有責任心的丈夫,獨自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再苦再難,只要孩子還活著,一定會找到改變命運的辦法。

只要堅信,活著就有希望,那麼一定會迎來美好的那個曙光。

如果活著,只是為了苟且,那麼請不要把一切後果怪罪於命運給你的磨難。

因為在命運面前,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與之博弈,只要你為了改變它而拼盡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