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电子产品当孩子的老虎还是保姆?这样想就彻底错了

在家庭育儿的意见分歧上,最常见的一个是:

父母埋冤老一辈带孩子总是给孩子看电视;

妻子训斥丈夫一回家就玩手机,带着孩子也爱上玩手机;

老人家说年轻人一看孩子吵闹就给手机孩子看,怎么不会沉迷电子产品……

埋冤彼此都把电子产品当成“保姆”来看孩子,又一起默认电子产品是“老虎”,这样的分歧意见里还难得一致的统一。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已然成了当今父母焦虑的头号问题之一。

把电子产品当孩子的老虎还是保姆?这样想就彻底错了

为什么它如此可怕?因为它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吸引力堪比80年代的毒品,一旦接触,很难抗拒它的“魅力”,成年人都无法避免掉进它的陷阱。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品类越来越多,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提升质量和效率都离不开它们。

不可避免的,孩子成长环境必然要与电子产品接触。

虽然电视机的使用率越来越低了,但是免不了家里必然还有一台电视;

虽然公司上班有电脑了,但是家里必然也需要至少一台电脑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已经有手机了,为了使用的体验度更加良好,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平板等产品;

虽然手机只是用于通讯和工作,但回到家里,总是戒不掉不看手机的习惯……

所以,如果不希望孩子接触这些电子,那么意味着你就不该让它们出现在家里,又或者该戒掉使用它们的习惯或者需要。

这无疑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你只有一个理由不要它们,却有无数的理由需要它们。

而且,当孩子走出家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都有无数的电子产品充斥着他们的眼球,我们有何能耐去阻止电子产品在孩子的生活中出现呢?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强行阻止他们去接触电子产品,反倒可能会让他们对这些电子产品更加好奇,越是制止,越发想要接触。

而且最关键的是,孩子是必须要接触电子产品来适应这个科技化未来的,否则他们根本无法融入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阻止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这条路,就是一条死胡同。

把电子产品当孩子的老虎还是保姆?这样想就彻底错了

沉迷电子产品最大的危害有三:

一方面是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对视力有着不可逆的损害;

另一方面是网络信息的不可控,可能会让孩子接触到不良内容,影响孩子的思想健康发展;

还有一方面是孩子自制能力较弱,容易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废寝忘食,影响正常的作息和学习生活。

当然,电子产品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它的产生和倍受追捧必然有其优势。

对于孩子来说,好的电子产品,能够帮助孩子开拓视野,增加知识量,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如今的电子产品已经非常科学智能,不仅仅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帮助,也将对孩子的学习,以及我们育儿起很大的作用。

与其制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不如好好帮孩子做好电子产品使用计划,规范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和内容,让电子产品这只“假老虎”从“保姆”变成“育儿利器”。

把电子产品当孩子的老虎还是保姆?这样想就彻底错了

想要用好电子产品,就要挖掘出适合孩子的产品,然后充分利用好其中的有益功能,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学习成长的好帮手。

以下三个建议教你如何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收获积极正面的知识,而不沉迷其中:

首先是挑选合适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或者电子产品中的软件。

好的电子产品或软件,不应该是只有单纯输出的内容,而是有较强的互动性能。

比如动画片、电视剧等等,就是属于被动输入信息到大脑,孩子在观看动画的过程几乎不需要动脑思考。

而有一些互动性强的学习游戏软件,可以让孩子在屏幕上进行互动回应,这样的话电子产品输出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孩子进行思考后给出反馈才能继续进展。

宝宝被动接受信息,和接受信息后给予反应,进行互动,明显是后者才能有助于宝宝进行思考、学习。

所以,总的来说,可触屏的互动型产品和软件内容,是对孩子学习成长有益的。

把电子产品当孩子的老虎还是保姆?这样想就彻底错了

其次,规范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

提前和孩子商定好如何使用电子产品,协商一致之后,必须严格执行。

但是设置使用时间方面,不要过于死板,比如一集动画片10分钟,你只给孩子看15分钟,那么孩子肯定不乐意,如果给孩子看20分钟,刚好两集结束,他们肯定乐于接受。

如果孩子在遵守使用时间方面做的好,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巩固孩子的行为。

有些好的儿童电子产品,有家长设置功能,可以设置好使用的时间和频率,确保孩子不容易沉迷其中。

把电子产品当孩子的老虎还是保姆?这样想就彻底错了

再者,电子产品中的内容选择,家长应该要有科学地进行干预。

孩子尚不具备鉴别能力,如果家长强硬干预孩子选择电子产品中的内容,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感甚至叛逆。

我一朋友的儿子特别爱玩手机游戏,虽然平时约定周末才可以玩,但是周末玩的时候,我朋友一看到他玩的那几款游戏,就开始勒令要把手机收掉,导致孩子常常偷拿爷爷奶奶的手机,躲在爸妈看不到的地方玩。

与其让孩子偷偷摸摸地玩,不如让孩子光明正大的玩。

我姐夫就有一招特别棒的技巧。他虽然完全不喜欢玩游戏,但是当他儿子迷上“王者荣耀”那会,他为了和儿子沟通这个问题,就强迫自己也去下载了这个游戏玩了遍。

了解游戏内容之后,很快就跟儿子找到了共同话题。

当儿子觉得这个游戏爸爸也懂,也没什么神秘了,就不会为了玩游戏躲躲藏藏,而且还会跟爸爸商量攻略。

因为彼此都成了“战友”,所以对于爸爸在游戏上的建议和与学业上的冲突,他非常乐意接受。

所以,要知道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做什么,家长先要积极参与孩子接触的电子产品内容中去,与孩子产生共同话题的同时,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孩子选择积极正向的内容。

不要打击、鄙视孩子选择的内容,而是参与其中共同分析内容带来的能量与信息,孩子才会觉得你是真的“懂”他,才会愿意与你“统一战线”。

只有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平等关系,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中积极、正向的内容。

把电子产品当孩子的老虎还是保姆?这样想就彻底错了

如果你还在把电子产品当成可怕的老虎,生怕毒害了你的孩子,又或者把它当成替你“照看”孩子的保姆,让它还你三分钟清静的话,那就该好好醒醒了。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物品都可以被我们利用成为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工具,前提是你如何看待这个物品可以带来的帮助,以及你是否用对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