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陪孩子玩遊戲?90%的家長都不會

孩子小一點的時候,總是會拉著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跟我一起來玩這個遊戲吧。”

等大一點,就會跟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你們讓開一點,我要玩遊戲去了。”

被嫌棄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是感到解放的快樂,還是淡淡的憂傷呢?

有家長覺得:“終於不用纏著我陪玩那些幼稚的遊戲了,可以讓我好好休(kan)息(shou)下(ji)了,多好啊!”

有家長覺得:“我還沒陪夠呢,就開始嫌棄我,這再大點估計就要展翅高飛了吧?”

該陪孩子好好玩的時候,你卻“被出局”,“陪玩遊戲”這門課,你真的就掛科了,而且沒有補考機會。

如何正確陪孩子玩遊戲?90%的家長都不會

前幾天我帶孩子去小區溜達,湊巧那天晚上同齡孩子特別多,一下子湊了十來個3-5歲的孩子。然後來了一個8歲小姐姐,一下子就把小夥伴們組成了一支隊伍。

一會帶他們上體育課,一會帶他們去“秋遊”,一會還組織他們午休……

指揮大點的帶領小點的,鼓勵大家一起照顧最小的,引入競爭機制讓孩子們爭當小助理……

面對著這麼多孩子,她全程沒有怒吼一句,對著小弟弟妹妹們,都是彎腰低頭好言好語地勸說和安排。

整個統籌規劃能力,以及全局掌控水平真的是相當一流。

畢竟像生個二胎的家長對著兩個娃都會崩潰的大人來說,8歲的小女孩把10來個幼兒管理地有條不紊,真的很讓我們汗顏。

我和站在一旁的家長們,一直拿著手機對著拍,還一邊忍不住地讚歎道:“這孩子太厲害了,怎麼培養的啊?”

後來我遇到了女孩的媽媽,把她那天的表現讚揚了一番,問她媽媽:“這孩子你平時都怎麼教呢?咋那麼強的能力?”

孩子媽媽說:“其實也不是我們教出來的,從小在家她就愛玩過家家之類的角色扮演遊戲,我們一家人都是她的配角,天天晚飯過後就是聽她安排做演員。演的過程中吧,遇到問題會引導她思考怎麼解決,或者我們也會示範一些解決辦法的做法給她看。潛移默化就讓她掌握了一些統籌能力吧。”

難怪這個小女孩對於統籌遊戲可以信手拈來,原來是通過遊戲鍛煉出來的。

確實,孩子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僅靠教科書式的教導並不能讓孩子很好地理解並熟練掌握一些能力,而通過遊戲的演練,模擬和體驗,反倒是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提升技能,理解一些道理。

因此,一名合格的家長,一定會支持孩子玩遊戲,而一名優秀的家長,更是懂得陪孩子玩好遊戲。

如何正確陪孩子玩遊戲?90%的家長都不會

我記得有位媽媽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陪孩子時間真的很少,但是有時間陪他的時候,除了在一旁看著,也做不了什麼。”

我問她:“那你不嘗試跟孩子一起玩遊戲嗎?你可以把自己當孩子一樣跟他玩起來啊。”

她:“我讓他跟看書,畫畫,唱歌什麼的,他又不感興趣。他喜歡玩的那些超人、汽車什麼的,我也不知道怎麼跟他玩。你說三四歲孩子玩的那些,多無聊啊。”

其實,很多家長是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玩,覺得30歲人的心智不可能回到3、4歲,哪能像孩子一樣天真無邪地玩得興致勃勃啊?

這讓人看到了,還不笑話自己幼稚麼?

如果你真心想提高陪伴質量,就請放下高高端起“家長”架子,放下成年人的思維定式,在陪伴孩子的那個時間段,讓自己像個孩子一樣投入去玩,再像個朋友一樣給出建議和引導。

家長能夠全身心投入地陪孩子玩遊戲,是孩子在親子關係中最容易收穫愛的時刻。

正確地參與和引導孩子游戲,能夠幫孩子增進玩遊戲的專注力,提高遊戲行為的層次,從而讓孩子在玩中得到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但是家長如果過多或者不當地介入到孩子游戲中,則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無法獨立遊戲,收穫遊戲帶來的快樂與知識。

只有家長恰到好處的參與孩子的遊戲,才能實現雙贏。

如何正確陪孩子玩遊戲?90%的家長都不會

那究竟怎麼做是陪孩子玩遊戲的正確姿勢呢?

腦科學專家Dr.魏給出三點建議:

1、放下思維定勢,允許孩子探索;

2、跟孩子一起玩平行遊戲(低齡兒童);

3、搭建腳手架,提高遊戲的複雜度。:

這三點具體該怎麼做呢?

一、“允許孩子探索”這點,很多家長不知不覺就干預孩子了。

很多時候成年人會有自己看待事物的做法,也會有自己多次碰壁,反覆摸索出來的經驗。

但是要記住,這一切是你自己切身體會得來的,如果直接強加到孩子意識上,他們並不難很好的理解。

所以允許孩子自由地去探索這個世界,是讓我們孩子瞭解世界,形成自己思維的最好方式。

比如說,孩子喜歡搭建積木,但是總是會倒下了,你不要急著告訴他:“這個不應該把大的放在最高,應該找個小的……”就算反反覆覆倒下來,你也要讓孩子多嘗試幾次,去感受其中的因果關係。

我們在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如果孩子會探索不同的玩法,有一些能讓他專注的行為,不要給出太多主觀意見去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做,不能怎麼做。

我們只需要確保孩子在安全條件下,鼓勵他們去嘗試看看,自己的行為會觸發什麼樣的結果出來。

如何正確陪孩子玩遊戲?90%的家長都不會

二、什麼是平行遊戲?

年齡較小的孩子(1-2歲)還不會跟同伴玩耍的時候,更不懂的跟家長合作完成一些遊戲。

這時候並不是扔一堆玩具給孩子自己玩就可以了。

家長可以在一旁陪同玩同樣的玩具或遊戲,但在孩子專注的過程中,不打斷、不介入。

雖然表面上家長沒有介入遊戲中去,但事實上孩子感覺得到你跟他是“一起”的,你們在一起玩同樣的遊戲。

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可能會停下來觀察你的做法,思考,模仿從而習得新技能。

又或者他們做出了一些不當行為時,你可以以遊戲參與者的身份,給予一些正確的示範和引導,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納你的提示。

比如上面那個例子裡,孩子在玩積木總是會倒下來,而你也在旁邊玩同樣的積木,但是你的不會倒下來,你不用叫他看你玩,他也會發現你玩的好,觀察你是怎麼做的。從而進行學習模仿。

如何正確陪孩子玩遊戲?90%的家長都不會

三、如何幫孩子的遊戲搭建腳手架?

如果發現孩子到了可以進行較複雜遊戲的年齡,但還是停留在比較簡單重複的遊戲上時,說明孩子可能被玩具或者遊戲規則固化了思維,需要家長協助他們把遊戲的難度進行升級了。

很多孩子喜歡玩汽車,然後買了各種各樣的汽車,就是拿在手裡,到處推來推去,不管什麼車都能這樣玩很久。

但事實上他們可以去玩更復雜,內容更豐富的遊戲了。只是不知道還有更好玩的玩法而已。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來把汽車玩出新花樣了。

比如,把可以讓孩子一起構想一下,汽車的道路是否可以有一些變化?提議增加幾個隧道、立交橋,或者小橋,然後利用身邊的一些小物件把這些不同的道路搭建出來。

也可以讓孩子玩賽車遊戲,分析一下,為什麼小汽車跑得快又遠,大汽車卻比較慢又走不遠?

也可以通過數數的指令讓孩子通過玩汽車接觸“數數”:交通管制了,警察叔叔說,現在可以通過3輛小汽車,請你把前面3輛小汽車開過來吧……

諸如此類的玩法,家長可以發揮出無限多種創意來引導孩子把遊戲的難度提升,也變得更有趣,從而在遊戲中習得知識和技能。

如何正確陪孩子玩遊戲?90%的家長都不會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阻礙孩子玩耍,因為只有玩的時候他們才最投入,最能從中學習成長。

聰明的家長一定會利用玩的時候讓孩子開心又收穫。

高質量的陪伴,讓我們從學會如何陪孩子玩遊戲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