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虚拟银行牌照全部“出炉”,8家公司中7家有同一背景?

香港虚拟银行牌照数量再扩容,5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官网发布消息称,金融管理专员已经根据《银行业条例》向

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贻丰有限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及平安壹账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壹账通银行”)授予银行牌照以经营虚拟银行,牌照于今日生效。 至此,香港金管局的第一批8张虚拟银行牌照已全部下发完毕。

第一批虚拟银行牌照全部“出炉”,8家公司中7家有同一背景?


7家有内地互联网及金融机构背景

根据已经获发牌照银行的业务计划,上述4家公司的服务预期可于6至9个月内正式推出。香港金管局透露,发出上述银行牌照后,香港的持牌银行数目增至160家。

从股权结构来看,此次发布的4张虚拟银行牌照均有内地互联网及金融机构背景。其中,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为蚂蚁金服2018年8月16在香港注册成立。

贻丰有限公司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高瓴资本联同香港商人郑志刚(通过其投资主体Perfect Ridge Limited)的合资公司。

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则为小米旗下引力金融科技的全资企业。平安壹账通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成员公司金融壹账通的全资子公司。

再加上3月27日香港金管局首次获批的3家公司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及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

以及4月10日取得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至此,香港金管局的第一批8张虚拟银行牌照已全部下发完毕,

8家虚拟银行中7家有内地互联网及金融机构背景。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透露,目前正与8家获发牌的虚拟银行紧密跟进,让它们做好准备,按照计划开展业务。

在业务布局方面,腾讯集团表示,贻丰有限公司主要为现在未能受惠于传统金融体系的用户如小额存款用户提供服务,提供的服务包括不设最低账户结余要求、免收最低账户结余收费等。目前正与香港科技园公司探讨在香港科技园公司旗下的创新中心设立虚拟银行办公室及体验中心。

平安壹账通银行首席执行官冯钰龙也指出,“虚拟银行作为新型的互联网银行,在香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平安壹账通银行将会充分运用互联网即时、便捷、创新的优势,为香港市民和中小企业带来便捷的金融服务。”据他透露,为了更好助力香港普惠金融,服务香港实体经济发展,平安壹账通银行组建了一支由香港当地专业金融人才为主的团队,以便更好地服务香港市场。”

对虚拟银行未来的运作和发展进程,香港金管局也表示,会密切监察虚拟银行开业后的运作,包括客户对虚拟银行透过新模式提供金融服务的反应,以及虚拟银行会否为银行业界带来影响。预期需在第一家虚拟银行推出服务后大约一年左右,可以对情况作出较全面的评估。

“虚拟银行”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管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香港金管局在2000年颁布《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2017年9月,为推动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金管局推出七大举措,“引入虚拟银行”位列其中。

2018年5月,香港金管局《虚拟银行的认可》放开对申请者金融资质的限制,允许科技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参与申请。彼时,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透露,有意申请的机构中一半以上是科技公司。除了科技公司,还有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银行,此外,还有一些港股上市公司透露了申请意向。

香港的虚拟银行牌照有可能成为各互联网巨头海外金融业务发展的新起点和国际化的新跳板。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看来,虚拟银行对香港金融业来说是一种创新,业务范围主要是零售银行业务,而内地的互联网银行、直销银行主要集中在零售银行业务,但也可以做一部分对公业务。

尽管它的功能还没有内地直销银行、互联网银行大,但这些银行基于互联网和新技术来运行,植根于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