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人速看!你们的户口、土地、收入即将迎来变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5月5日对外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这份拥有9000多字的重磅文件,未来会对燕郊你我的户口、土地、收入有重要影响。

未来的户口将会在被设定为“到2020年城市的落户限制逐步的消除”的重大目标,并要求“有力有序的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开放从而放宽除个别的超大城市之外的城市落户制度”。根据发改委今年的4月份发布了一个关于《2019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的任务》,燕郊城区居住了120万人口,但是《2019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的任务》,里面写到了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的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解决农民工的落户问题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存量优先是指已经在城市长期就业、工作、居住在这里的部分农业转移过来的人口,特别是举家迁徒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及农村学生参军和升学进入了城镇的人口。这些才是重点落户的人群,而不是片面的去抢人才。城市需要这样的人才但是更加需要不同的层次的人口,绝对的不能搞选择性的落户。只要盯住所谓的高端人才,要把已经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到人口作为重点落户群体。

燕郊人速看!你们的户口、土地、收入即将迎来变化。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这个观点是必须坚持的,绝对不能轻而易举的动摇。同时消除城市的户口限制并不是放弃对人口的因城施策。把握好人口的总量控制这条线,合理的去疏解中心城区的非核心功能,引导人口合理的流动和分布,预防“大城市病”的事发生。

未来的土地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举措,包括三大方面:

1.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2.在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方面,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加快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

3.在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方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在建立集体经营性的过程中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方面,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需要注意的是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坚决不能开,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不能突破,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要严格守住土地所有的制的性质不能去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会受损,不能把所有集体所有制改没了,耕地改少了、农民利益严重受损。要以农民的权益为底线,绝对的不能自作主张代农民做主,不能去强迫农民选择,能真正的让农民工得到改革的红利。

燕郊人速看!你们的户口、土地、收入即将迎来变化。

未来的收入应该很多燕郊人都想知道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69,比去年缩小了0.02。虽然居民收入比从最高点的2017年3.14倍,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2.88倍,进而下降到2018年的2.69倍,但近几年的缩小幅度逐渐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如何真正实现让农民富起来,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为此,《意见》的方案提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统筹提高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四个方面的收入。

燕郊人速看!你们的户口、土地、收入即将迎来变化。

在未来的工资方面,规范招工用人的制度,消除一切就业之间的底层歧视,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制度。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中既要完善财政、信贷、保险、用地等政策,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收入;又要提高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筹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并且把经营性资产量化到集体成员,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意见》这份文案中提出了,能完善对燕郊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基础上,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

燕郊居民记好了,这些关乎着你们生存的大事。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于《燕郊那点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