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死前,為什麼要下令殺掉救命恩人樊噲?

用戶59867862635


我們都知道,樊噲在劉邦尚未發跡之時,便跟著劉邦出生入死,而在鴻門宴上,樊噲挺身而出保護劉邦。而且,樊噲的妻子是呂后的妹妹,也就是劉邦和樊噲還是連襟。那麼為什麼劉邦在臨死前要下令殺掉自己的救命恩人兼妹夫?



這事情應該從兩方面著手。

第一方面,是大家都知道,劉邦稱帝后,多次誅殺功臣。

劉邦當年只是一個小吏,平時行事像個小流氓,不然以他的武藝,也難以在秦末拉起一支隊伍來。他在經過多年的奮鬥之後,終於統一了全國。從昔日的一個混混級別,到今日的國之帝王,劉邦必然感覺到了自己這個身份的跨度有多大。


他可能也會想到,當年一個縣裡的那些老鄉,如今的身份也發生了劇變。身份變了,那心態自然也就變了,這東西他自己感受最深,那自己都變了,其他人能不變嗎?樊噲當日會為自己賣命,那如今一旦有了危機,他還會為自己出頭嗎?

統一之後,很多大將都生出驕矜的心思,平時上朝目中無人,出入行事更是無視法律,甚至劉邦說他們一句,這些人還會生出造反的心思。韓信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本人心中有鬼,再經過別人的挑唆,最後還真就造反了,但是謀事不周,反被呂后用計抓住並處死。


還有臧荼、英布等人,前面立下無數戰功,但是都相繼被劉邦除掉。樊噲比起這些人來,功勞差了一大截,影響朝局的能力看起來也有限,但是此人一直都是劉邦的親信,他的權勢實際上也不能小覷。雖然他確實是自己的親信,但是也未必就不會作亂。

所以殺樊噲,第一個方面,是劉邦年老,怕手下的權臣作亂,所以相繼把他們除去。但是殺樊噲的主要原因卻不是這些,而是我們要說的第二個方面——他和太子的不同尋常的關係。

大家知道劉邦在窮困之時,曾經娶過呂家的姑娘,就是日後的呂后,而樊噲也娶了這家人的姑娘,他的老婆和呂后那可是親姐妹。呂后的兒子被立為太子,但是劉邦稱帝后,呂后已經老了,不再像當年那樣美麗,於是劉邦開始重新其他的妃嬪,並且打算另立太子。但是晚年他為了鞏固江山,一直都忙著和自己的大將打仗,最後更是親自帶兵出擊英布,於是廢立太子的事情就擱淺。

打敗英布後,他剛回到都城,就聽說樊噲要等他死後,和呂后一起將他的寵妃和相干人等,統統給處死。劉邦一聽立刻大怒,派了陳平等人就去軍營抓捕樊噲。其實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真的,樊噲雖然忠於劉邦,不會害他,但是未必會忠於劉邦的兒子。如果是呂后的兒子繼位,那自己憑藉老婆這層關係,必定能夠繼續顯達,自己的兒孫也能繼續享受富貴。而一旦別人上位,必然會剷除呂后的親近之人,自己和家人必定難逃滅頂之災。劉邦也正是清楚這裡面的利害關係,這才輕易就信了這件事。



不過樊噲命好,陳平怕得罪呂后,所以只是把他給綁了,並沒有立即處死,而就在這不久之後,劉邦就病死了——他想殺英布,不料自己受了重傷。劉邦一死,太子順利繼位,那呂后當然要保住自己的妹夫了,於是樊噲僥倖存活。


小鎮月明


所謂兄弟是需要實力、地位或精神對等的,一切以兄弟名義的利用都是耍流氓。

沒別的,劉邦擔心樊噲對他打下的劉氏江山有威脅唄!做皇帝的有幾個沒有疑心病的?漢高祖、明太祖都是榜上有名。沒權的時候想得權,得到權後又擔心別人奪權。打江山時都是兄弟,坐江山時如同防賊。

樊噲出生於公元前242年,死於公元前189年,和劉邦是老鄉,同屬沛縣人,是西漢的開國元勳。歷任舍人、郎中、大將軍、左丞相等重要官職,受封舞陽侯。

樊噲早年和劉邦關係那不是一般的親,隨著劉邦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深得劉邦的信任,兩人的親密關係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那為什麼劉邦坐了江山後,僅僅因為一個人打了樊噲個小報告,劉邦就發出詔令要誅殺他呢?不過幸好沒過多久劉邦就駕崩了,樊噲也僥倖活命。

狗肉朋友

樊噲出身不是特別好,是比較寒微的家庭,而沒落的貴族後代劉邦家庭也很貧窮,打小就跟這些社會底層廝混在一起,認識了樊噲這麼一群“狐朋狗友”。因此從兩人年輕的時候,樊噲和劉邦就是“肉中密友”了。

樊噲以殺狗、賣狗肉為業,技術超群,無論是刀工還是烹飪方法似有祖傳法寶,所以樊家的狗肉非常出名。愛狗友們莫噴,古人有得飯吃就不錯了,要是鬧了災荒啥飛禽走獸都得滅絕。

劉邦那時候窮困潦倒得很,屬於人見人嫌、花見花敗的浪蕩子,天天嗜酒好色,遊手好閒,經常賒欠酒肉,樊家狗肉鋪就是他經常流連忘返的勝地。

出生入死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農民領袖陳涉揭竿起義,一呼百應、從者如雲。劉邦想著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所謂亂世出英雄,我的無與倫比的才華馬上就可以施展了。在眾人的擁戴下,樊噲、蕭何、曹參共同擁護劉邦為沛公,公開打出造反大旗。


最初劉邦任命樊噲做舍人一職,舍人是個啥官哩?其實就相當於劉邦的左右護衛長,隨從副官之類的,可見舍人這個官關係劉邦性命安危,只有委任很信得過的人才能放心。

做了舍人的樊噲追隨劉邦鞍前馬後、縱橫馳騁、衝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在攻打秦軍,出兵

亳南的戰役中,樊噲勇猛異常,殺了一個將領,斬獲68個敵人首級,還俘虜了27個士兵,戰績卓越,殺敵數量令人驚歎,被賜予卿爵。

苦口勸說

根據《史記·漢高祖》記載,劉邦早年當亭長的時候,曾到咸陽服徭役,有幸目睹了秦始皇的威儀和風采,感嘆“大丈夫當生如此也!”。劉邦心向想生作大丈夫就該是這個樣子啊,所以當沛公捷足先登,一舉攻破秦都咸陽時,這個一直在社會底層混日子的鄉巴佬,面對秦宮的富麗堂皇、奇珍異寶,尤其又很好色的劉邦看到美女如雲,簡直兩隻眼睛都能射出一道閃電來。

一番驚詫和感嘆之後,嗜酒好色的劉邦吩咐左右,要今晚在這秦宮安營紮寨,寧肯過把癮死在安樂窩裡,被樊噲死命阻止,於是沛公“乃還軍霸上”。

《史記·留侯世家》雲: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處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紂為虐。

要不是樊噲等人的這番建議,使劉邦按捺住慾望的小火苗,還軍霸上、約法三章、安定民心,那麼昔日吞噬了秦二世的阿旁宮,今天也必定是劉邦的葬生之地啊。

另外一件事就是樊噲在鴻門宴上,持劍盾闖帳去救劉邦了,這件事家喻戶曉,就不多說了。回顧一下,樊噲直接或間接救過劉邦多次小命,按理說這樣的救命恩人、大功臣、少年密友,為何鬧到在臨死之前要斬殺樊噲的程度?

斬殺樊噲

劉邦打江山時,樊噲拼死效忠,等劉邦坐了江山,樊噲又成為劉邦的得力干將。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謀反,他便幫助劉邦擒拿了韓信,就這麼一個忠心不二的傻大個,或許因為太過相信劉邦,從來都沒考慮過“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在長期戎馬倥傯的歲月裡,他與劉邦結下深厚的友誼,劉邦也把自己的小姨子,呂雉的妹妹嫁給了樊噲,兩人關係更是遠非其他人能夠相比的。

但是劉邦打下的這個江山非常不穩固,身邊一干人等頻繁作亂,韓信、彭越甚至鯨布,曾經最信任的人都背叛了自己,成了敵人,劉邦百感交集,受到嚴重的精神創傷,一度病得厲害,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見任何人。

樊噲自然也沒能逃過劉邦的猜疑,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劉邦立皇子劉建為燕王,命令樊噲以相國的身份輔佐劉建鎮守燕地。此時有人在劉邦面前打起了小報告,說樊噲想起兵誅滅趙王。高祖聽到後勃然大怒,氣得差點沒一命嗚呼,命令陳平到軍中斬殺樊噲。但是陳平很懼怕呂后,高祖都快不行了,這以後朝廷上聽誰的還說不準呢。老奸巨猾的陳平多了個心眼,害怕呂后秋後算賬,就沒聽劉邦的命令立即斬殺樊噲,而是把他押回了長安城。

押送的一路走得那叫一個慢悠悠,等到囚車到長安時,劉邦已經死了,就這樣樊噲撿回了一條性命。

歷代開國皇帝在打江山,需要兄弟時,都是滿口兄弟長、兄弟短,義薄雲天,兄弟自然也樂意為他兩肋插刀。等到坐了天下,不需要兄弟了,兄弟再親也不過是打工仔,實力雄厚的要防止坐大後竊取政權,就必須在其羽翼未豐時剪除。

所謂兄弟是需要實力、地位、精神對等的,一切以兄弟名義的利用都是耍流氓。


莫山主說歷史


劉邦為何臨死前要殺樊噲?這可是他的親密夥伴兼妹夫呀。

想當初,樊噲跟隨劉邦南征北戰,抗章邯時,率先登城奪首功,鴻門宴時,怒闖軍帳斥霸王。既有從龍之功,又有救駕之恩。正是他這種忠勇,使得劉邦對他無比感激與信任,特讓樊噲 一直追隨左右。

樊噲得以親近劉邦的家人,娶了呂后之妹為妻,成為了劉邦的妹夫,與劉邦的關係更為密切了。

然而也這正是這種密切險些害了樊噲。

劉邦是一個較為無情之人,戰亂中可以丟下妻兒,得天下後可以誅殺一切不信任的夥伴。正是因為如此,他對親近之人如盧綰的信任顯得更為稀缺,誰知道盧綰見到劉邦成為天子後,誅殺瞭如此多功臣,心裡產生了自保念頭,竟然暗通陳豨與匈奴以自重。這在劉邦看來,無疑是赤裸裸的背叛。

在劉邦看來,這樣一個曾經坐臥不避的發小都會對自己有異心,那這天下更沒有什麼人值得信任了。因此,對樊噲,他也存了戒備心理。

恰在他病重時,有人向他進言:樊噲和呂后關係這麼好,陛下若有不測,恐將對劉氏江山不利啊。

若說劉邦此時糊塗了,那倒不一定,在這個冷酷的人心裡,劉氏江山正是第一位的,其餘的都是浮雲,什麼結髮夫妻,什麼兒時玩伴,什麼忠臣良將,不為劉氏江山所用,皆可棄之。

而他心裡也很清楚,自己的老婆呂氏不是個善茬,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兩人基本上是同一類人——冷酷。而且自己曾經在危亂中將她丟棄,立國後又另寵戚夫人。自己這一去世,呂后恐要掌權,留下樊噲這支力量,無異於給呂后增添實力。


所以,進言之人無疑搔到了劉邦的痛處,他立即下令讓陳平明面宣旨,暗裡把周勃藏在車上,以便出其不意斬殺樊噲。

從劉邦的縝密安排上可以看出,他之斬殺樊噲是頭腦清醒,意志堅定的,是深思熟慮的。為確保江山穩固,他是必殺樊噲。

好在這位猜疑心重,殺伐決斷的漢高祖也不盡得人忠心,前去執行任務的陳平與周勃有意兩面討好,特意拖延其事,只將樊噲押解進京,半途中,劉邦的死訊傳來救了樊噲。

想當年,劉邦因樊噲鴻門宴中奮勇得生,思如今,樊噲卻因陳週週旋方苟存。真不知是該嘆息君權無情,還是要嘆命運之詭。


錢多多讀文史


劉邦臨死前,為什麼要下令殺掉救命恩人樊噲?

公元前202年,劉邦正式稱帝,時年54歲,這是年富力強的中年走向昏聵老年的開始。何況,劉邦生性多疑,登上帝位後時刻疑心別人要造反,來搶他的皇帝寶座。

劉邦多疑的第一個犧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在劉邦稱帝的這一年被劉邦以謀反罪名消滅。

接下來是韓信,在劉邦稱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樣是企圖謀反。5年後,呂后將韓信殺死於長安宮中,並且誅連三族。

趙王張耳幸虧是劉邦的女婿,他因涉嫌謀反被廢除王位,不過保住了一條命。

公元前196年,當陽夏侯陳豨被逼反叛時,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勸彭越一同謀反,彭越猶豫著沒有答應。劉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將他逮捕後處死。

最殘忍的是,劉邦殺了彭越之後,為了威脅警告其他將領和功臣,竟把彭越的屍體剁成肉醬,再派人分賜給各位諸侯和功臣品嚐。

彭越事件後,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倖免,也被迫鋌而走險,起兵反叛,結果被劉邦親自統兵鎮壓,英布也死了。

就這樣,在漢朝建立的短短7年之內,劉邦利用各種藉口,把除了偏遠南方而又勢力弱小的長沙王吳芮以外的所有異姓諸侯王相繼剪滅。

劉邦到了晚年,已經開始有些神經質,他疑心所有人都要反他,天下已經沒有忠於他的人了,這也是古今中外所有獨裁者的通病。

即使如樊噲,一直追隨劉邦,建功無數,還曾經救過劉邦的命,再說他倆還是“擔挑兒”,可劉邦也不信任他了。

劉邦的發小盧綰,在劉邦病重之時發動叛亂,劉邦讓樊噲帶兵前去平叛,樊噲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計劃等陛下百年之後,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劉邦一聽就火了,一個是自己的愛妃,一個是自己最喜歡的兒子。他於是讓陳平和周勃一起去樊噲的軍營,殺死樊噲,用周勃帶兵平叛。

陳平在當時絕對是隻老狐狸,他想殺了樊噲就得罪了呂后,自己以後沒好果子吃,如果不殺樊噲那就得罪了皇帝,現在就沒好果子吃。思來想去陳平想到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來到軍營,把樊噲綁了起來,帶回去讓皇帝處置。

結果走到半道上就得到消息,劉邦駕崩了,大漢朝的掌門人變成了呂后,就這樣樊噲總算撿回了一條命。

由劉邦想到了趙匡胤,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堪稱古代中國解決皇權與將權的完美之作,可惜韓信們早生了1000年。


學館


在古代,開國皇帝誅殺開國大將的事情屢見不鮮,原因大多都是功高震主,遭到君王猜忌,或者依仗軍功,膨脹狂妄,為君王忌諱。

樊噲還比較特別,因為他是劉邦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功勞雖高,也沒到功高震主的程度,為什麼劉邦還會對他痛下殺手呢?

樊噲和劉邦一樣出身市井,以屠狗為生,兩人是同鄉,相識很早,交往也多。

劉邦起事之初,樊噲就同蕭何、曹參等人擁護劉邦反秦,劉邦為沛公後,樊噲一直跟著他南征北戰,樊噲驍勇善戰,每逢戰事,多為先鋒,勇奪敵人首級。

《史記》中詳細記載了幾次戰鬥中,樊噲斬獲敵人首級數量:

與司馬夷戰碭東,卻敵,斬首十五級,賜爵國大夫。常從,沛公擊章邯軍濮陽,攻城先登,斬首二十三級,賜爵列大夫••••••擊破趙賁軍開封北,以卻敵先登,斬候一人,首六十八級,捕虜二十七人,賜爵卿。

後劉邦先於項羽一步入關,欲依照“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稱關中王,招致項羽的不滿,設下鴻門宴,安排項莊舞劍時刺殺劉邦,樊噲依照張良的計策,持劍盾闖進主帥營帳,“西向立,凝視項羽,目眥盡裂,頭髮上指”,將項羽賞賜的酒一飲而盡,賞賜的豬腿用刀切片吃,須臾吃完,甚是豪邁,當面指責項羽聽信小人讒言,錯疑劉邦。

劉邦趁機以出恭為由離開營帳,從小路逃回漢軍營中,留下張良向項羽謝罪,之前樊噲的一番指責,已經打消了項羽對劉邦的猜忌,也就順勢放棄誅殺劉邦的念頭,也因此才說樊噲是劉邦的救命恩人。

劉邦立足關中後,楚漢之爭拉開帷幕,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幾乎都能看到樊噲的身影,身先士卒,英勇奮戰,也因此屢次升遷,食邑不斷增加。

劉邦稱帝后,燕王臧荼、楚王韓信、韓王韓信、陳豨這些,異姓諸侯叛亂不斷,樊噲隨劉邦四處征討叛軍、因戰功官至左丞相。

劉邦信任樊噲,一方面他是那種勇猛有餘、心計不足的人,不會威脅劉邦的政權;更重要的是,樊噲娶了呂雉的胞妹呂嬃,兩人就是連襟,所以劉邦一直視他為自家人,倚重他、信任他,樊噲當面頂撞自己也不介懷。

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邦信任樊噲是因為他是妹夫,猜忌他也是因為妹夫,這是什麼情況呢?

原來是有人在劉邦病重的時候進讒言,說樊噲與呂后沆瀣一氣,等到劉邦去世以後圖謀不軌,劉邦早先就想廢掉劉盈,立愛子劉如意為太子,奈何呂雉多方經營未能成功,呂后干政已經成為劉邦的逆鱗,如今聽聞樊噲也加入呂后的陣營覺得事態嚴重了,當時樊噲正以相國身份征討叛將,劉邦決定臨陣換將,遂命周勃奪帥印,陳平誅殺樊噲。

周勃、陳平都是經歷宦海沉浮的老臣,接到旨意後就開始商量對策,因為樊噲是朝之重臣、皇帝信臣,還是呂后的妹夫,如今皇帝在氣頭上喊打喊殺,萬一氣消了不想殺了怎麼辦?再者如今皇帝病重,他日掌政的必是呂后一脈,他們殺了樊噲,以後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於是,他們到達軍營後,設計抓了樊噲,卻沒有誅殺,而是將他押回長安,他們一行走到半路,劉邦就駕崩了,樊噲算是逃過一劫,回到長安後,呂后下令恢復其爵位和封邑,後安穩的度過了餘生。


史論縱橫


劉邦手下有位將領很牛,很兇猛,猛到什麼程度呢,猛到他進來之後,連項羽看到他都緊張,時刻保持著戒備狀態,這位牛人就是樊噲。只可惜老婆娶錯了,連累自己差點被殺,雖然自己後來是躲了過去,但是老婆兒子還是被大臣殺死了。很是可惜。算了還是先看下他的出場背景

鴻門宴的故事都聽說過,說的是秦朝末年,劉邦先打進了函谷關,引起了項羽不滿,當時項羽有40萬大軍,劉邦只有10萬人。其實即使兩個人的軍隊數量反過來,劉邦也打不過項羽,更何況還差距這麼大。真實的情況其實不是項羽請劉邦吃飯,而是劉邦為了避免被幹掉,一大早就來到了項羽軍營中請罪,然後晚上項羽又請劉邦吃了一頓,因為地點在鴻門所以稱為鴻門宴。

項莊舞劍

宴會上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范增讓項莊武劍刺殺劉邦,項伯呢反過來保護劉邦,這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來歷。哎,如果不是項伯,項羽怎麼可能最後被劉邦擊敗呢。張良一看這樣不行啊,趕緊出去把樊噲叫了進來。

史記上說,樊噲拿著劍和盾牌,眼睛瞪著項羽,頭髮都豎了起來,眼角都要裂開了。項羽也緊張的\n \n握著劍,你是誰幹什麼呢,知道樊噲身份後,賞了一杯酒和一個未熟的豬腿,然後樊噲還對著項羽說了一段話,劉邦勞苦功高,你不僅不賞還想殺他,如果這樣的話,那下一個滅亡的就是你的了。樊噲的舉動和言辭把項羽打動了,劉邦趁機溜了出去,跑回了大營,這次劉邦得救多虧了樊噲。

屠夫出身

根據史記記載,樊噲是沛縣人,殺狗的,至今在徐州還有樊噲的後人以殺狗為業,持續了兩千多年了,是當地的一道美食。

樊噲

劉邦嫡系

樊噲和劉邦從年輕時就熟悉,劉邦起兵反秦時,樊噲就是劉邦的親信,跟著劉邦東征西討,樊噲的官位不是靠劉邦賞的,都是自己真刀真槍掙回來的。這個史記中都有記載,每次斬首多少,封什麼樣的爵位,這都是樊噲拿命拼來的。

進入咸陽之後,大家都被咸陽的繁華所吸引,在加上宮裡眾多的美女,劉邦是流連忘返,還是樊噲勸誡劉邦,不要貪圖享樂,劉邦才撤出的。

之後的鴻門宴剛才介紹過了,樊噲在這個事情上立了大功,封樊噲為臨武侯。

劉邦樊噲

東征西討

樊噲屬於將才,不是帥才,打仗很勇猛,是劉邦手下最勇猛的將士,他打仗經常帶著人率先登城,斬殺俘虜敵軍。

平叛主力

當年為了擊敗項羽,劉邦封了很多異姓王,這個時候雙方沒有共同的目標,分歧越來越大,加上劉邦不斷開始清洗項羽的舊部,導致了異姓王開始造反,這個時期樊噲成為了平叛的主力。

史記說是,樊噲跟隨漢高祖劉邦討伐燕王臧荼,樊噲俘虜了臧荼,平定了燕地。韓信被封在楚低,劉邦怕他造反,想把韓信抓起來,這事又是樊噲劉邦辦的。

樊噲一身帶兵打敗了七支部隊,攻下五個城池,平定六個郡,五十二個縣,俘虜了十二位將軍。

呂后

死裡逃生

樊噲一生對劉邦是忠心耿耿,還娶了劉邦的小姨子呂后的妹妹做老婆,倆人成了親戚關係。但也是這層親戚關係,差點讓樊噲死掉。

劉邦的發小盧綰,在劉邦病重之後發動叛亂,劉邦讓樊噲帶兵前去平叛,樊噲前腳剛走,後面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計劃等陛下百年之後,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劉邦一聽就火了,一個是自己的愛妃,一個是最近喜歡的兒子。把陳平叫了過來,讓他和周勃一起去樊噲的軍營,殺死樊噲,讓周勃帶兵平叛。

陳平這個是人,在當時絕對是隻老狐狸,他都算計好了,殺了樊噲那就得罪了呂后,自己以後沒好果子吃,如果不殺樊噲那就得罪了皇帝,現在就沒好果子吃。思來想去陳平想到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來到軍營,把樊噲綁了起來,帶回去讓皇帝處置。

劉邦臨終前想殺樊噲

結果走到半道上就的到消息,劉邦駕崩了,大漢朝的掌門人變成了呂后,陳平心想還好沒殺樊噲,要不然自己命就沒了。就這樣樊噲總算撿回了一條命。

妻兒被殺

樊噲雖然在劉邦手下死裡逃生了,但是他妻子和兒子的結局並不好,特別是他老婆,呂后的妹妹呂嬃,仗著自己姐姐是太后,為所欲為,得罪了太多的人。呂后死後,陳平周勃等大臣誅殺了呂氏家族,就是在這次動亂中,樊噲的老婆呂嬃被大臣亂棍打死了,他和樊噲共同的兒子也被大臣所殺。

據說是樊噲留下的配方

樊噲後人

漢文帝繼位之後,覺得樊噲的功勞還是很大的,所以讓庶出的樊市人繼承了樊噲舞陽侯的爵位。樊市人去世之後,樊市人的兒子樊他廣繼承爵位,不過沒多久被人告發,說樊他廣不是樊市人親生的,沒有權力繼承爵位,樊他廣被奪去爵位貶為平民,就這樣樊噲的爵位正式被廢除。

此後樊噲的後人,就又幹起了樊噲的老本行賣狗肉,而且人家有祖訓,只做生意不做官。至今已經2000多年了,在徐州一代很有名氣。


嘉佑風雲


劉邦臨死前,下令殺掉救命恩人兼連襟的蓋世名將樊噲,主要是其疑心在作怪。

眾所周知,劉邦是個善於納諫、善於用人、功於心計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在長達四年的楚漢爭霸中戰勝強大的對手項羽,建立大漢王朝。

但是,建立漢朝後,劉邦卑鄙的本性開始展露出來,他因為出生微寒,自卑心裡驅使下,多疑而多慮,為了確保自己打下的江山能讓子孫萬代傳承下去,他不惜開始大肆屠殺功臣。於是乎韓信、英布、彭越等一個個功臣良將都成了他的刀下鬼。到了劉邦晚年時,隨著朝中原封大王的一個個被誅殺,這個時候非劉氏宗族的異姓王已經是稀有動物了,只剩下燕王盧綰和長沙王吳臣是“例外”了。

而陳豨被逼造反逃到匈奴後,劉邦並沒有放過他。他派出的“奪命殺手”是周勃。周勃果然不愧是劉邦最得力的部將之一,他利用“和親蜜月”和還處於搖擺中的匈奴人“中立”,然後,集中火力很快就消滅了陳豨這個反革命團伙。

但周勃回到朝廷後,馬上遞給劉邦一個奏摺:燕王有造反的跡象啊!

劉邦一聽,一方面派出了手下兩個親信審食其和趙堯去燕地搞調查,另一方面下詔書召盧綰入京。

接到詔書後,盧綰就犯難了,去還是不去,讓他左右為難。最終他的心腹手下都力勸他千萬別去自投羅網。於是怕極了的盧綰最終還是決定拒絕入京。

審食其去調查也只是走了一下過場,然後抓住盧綰不肯去京城問題上大做文章,直接上奏:盧綰不肯來京城,其造反之心已昭然若揭。

劉邦聽了後,大怒,來了個先斬後奏,立皇子劉建為燕王,然後再派出他的連襟樊噲帶兵去平定盧綰。

然而,樊噲不會料到,走到半途時,他自己也將面臨人生中的一場大浩劫。

原來,樊噲帶兵出發後,劉邦手下一個親信侍衛,因為當年一點個人私怨而忌恨樊噲,又見病重期間的劉邦對戚姬很是憐愛,對呂后大為反感,甚至一見到呂后和太子就會發起無名的火來,深惡痛絕的態度很明顯。於是這個侍衛就乘機進讒言,說呂后和樊噲因為“血緣”關係,他們“勾搭”在一起,準備等陛下您死了之後,謀權奪位,讓劉氏天下變成呂氏天下。

此時已病入膏肓的劉邦聽了大吃一驚,他心裡嘆道:看來這年頭除了自己,真的沒有一個人可以相信了。於是,他馬上把陳平和周勃兩大心腹叫來。讓他們兩個馬上去把樊噲的人頭提來見他。

陳平和周勃哪裡料到劉邦突然要殺他的連襟,這一驚非同小可。但劉邦此時已是“難得糊塗”了,知道再勸也沒有用。於是他兩人合議了一下,決定把劉邦的“砍人頭”先變成“抓住人”。

而事實也正是因為他們兩個私自變通,才最終保住了樊噲的性命。因為劉邦不久就撒手西歸了。

劉邦死後,樊噲因為有呂后的“庇護”,自然很快也就無罪釋放了,最後得已經善終。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樊噲雖然是劉邦的救命恩人,但也是呂后的妹夫。劉邦臨終前擔心他幫助呂后轉權殺害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所以想殺掉樊噲。

有人說劉邦忘恩負義,心狠手辣。其實,劉邦心狠手辣,都是對自己的潛在敵人。他絕不會無故殺人的。

在劉邦消滅項羽,建立漢朝後,他的主要目標就是保證劉氏江山長治久安,消除那些未來的隱患。

首要的隱患,當然是那些異姓諸侯王。於是劉邦殺韓信、彭越、英布,廢張敖,逼反盧倌、韓王信,把異姓諸侯王全部剿滅,同時大封同姓王。

等到異姓王清理乾淨了。劉邦的主要矛盾編程對自己的老婆呂后一黨。呂后比劉邦年輕,家族勢力也不小。劉邦害怕這個老婆在自己死後會威脅到劉氏江山。再說,他更寵愛戚夫人和趙王如意,一度想廢除呂后生的太子劉盈。但呂后找到了張良出謀劃策,請了商山四皓為太子當羽翼,劉邦只得放棄。

既然太子劉盈不能廢除,劉邦對呂后及其黨羽更加警惕。在他臨死前,因為聽說樊噲和呂后同謀,打算在劉邦死後害死戚夫人和如意。劉邦到這一步,對自己的江山無法完全掌控了,他只想保護自己的女人和孩子。於是,他派自己一黨的陳平和周勃去殺掉樊噲。

可惜兩人在半路上,因為覺得劉邦快死了,死後呂后必然掌權,自己若殺了樊噲估計也得完蛋。於是他們慫了,沒有殺樊噲。

後來,事情和劉邦擔心的完全一樣。他死後,呂后掌權,不但殘殺了趙王如意和戚夫人,還把劉姓諸侯王一個個剝奪,而改封呂姓諸侯王。幸虧陳平周勃比較老奸巨猾,等到呂后死後再翻身,把呂姓諸侯王也給滅了。

說句笑話,要是樊噲死得比陳平周勃晚,這漢朝最後變成啥樣,還真不好說……


巴山夜雨涮鍋


劉邦下達殺掉樊噲的命令,主要原因是當時出現了一個傳聞,說是手握兵權的樊噲要舉兵,誅殺與呂后對立的戚姬和劉如意母子。

戚姬是劉邦的寵妃,劉如意是他們夫妻兩個的愛子。劉邦晚年十分擔心自己一旦死去,生怕戚姬母子隨之也會遭遇不測。為此,劉邦煞費苦心得分封劉如意到趙地為王,由忠誠耿直的周昌輔佐趙王,讓他遠離帝都長安的政治鬥爭漩渦。


能做的都儘量做了,但劉邦心裡仍然極為放心不下。恰巧這時又傳出樊噲舉兵的消息,已經有些老糊塗的劉邦情急之下,竟然不去做進一步的調查求證,當即命令陳平去斬殺樊噲,提頭回來複命。

劉邦作出這樣的決策,除了太過於愛護戚姬母子,情感上關心則亂外,還有一層比較符合正常邏輯的理由——樊噲是呂后的親妹夫。

牽著這層親戚關係,由親妹夫出手幫姐姐剷除政敵,不是也合情合理嗎?

說到這裡,小編先來理一理漢朝初年的政治勢力格局。

漢朝建立之初,把持頂層政治權力的,除了劉氏宗親外,主要還有三股勢力:

一是異姓諸侯王。這部分勢力以韓信、彭越、英布為代表。他們在楚漢戰爭的過程中立有赫赫戰功,因功受封了帝國將近三分之二的版圖,而且手底下掌握著大量的土地、人口和兵權,是威脅漢朝中央政府的最不穩定因素。

二是呂氏外戚集團。呂氏親族以呂后為中心,以支持和鞏固呂后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為奮鬥目標。呂后性格強悍,政治手段十分陰狠毒辣,在反秦滅項的戰爭歲月,沒少給丈夫劉邦出力。


三是豐沛功臣集團。這些是劉邦起兵初期,在故鄉豐縣、沛縣一帶拉扯起來的造反班底,代表人物有蕭何、樊噲、曹參、周勃等。他們打小與劉邦一塊長大,一塊遊蕩吃喝,“革命意志”最堅定,打起仗來也最賣力,是劉邦最信得過的一幫人。

尤其是跟著劉邦“有酒一塊喝、有狗肉一塊吃”的樊噲,生性勇猛,攻城略地、衝鋒陷陣,是劉邦陣營中最給力的一把好手。俗話說功高不如救駕,而這個殺豬屠狗的樊噲,正是對劉邦有救命之恩的護駕功臣。

當年項羽擺下鴻門宴,項營謀士范增設下計策,安排了一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精彩好戲,只等項莊劍鋒所指,沛公劉邦命喪宴席。

生死時刻,是樊噲手持寶劍、挺著盾牌,強行闖入鴻門宴攪局,成功轉移了項羽的注意力。隨後,劉邦借“尿遁”逃離險境返回漢營,途中緊隨護送的還是這個樊噲。

樊噲立下如此大功,自然在劉邦眼裡要高出其他人一等。況且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按輩分關係算起來,劉邦與他還是親密的“連襟”。


然而,劉邦對樊噲,由親密到不信任,再到刻意戒備,最後竟然惡化至嚴令斬殺!這當中的轉變,還是脫不開樊噲是“呂后親妹夫”的這個身份。

西漢初立,劉邦生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一不小心被人奪了去,於是著手去除一系列影響漢朝穩定的潛在威脅。

威脅最大的,當然還是手裡有地、有人、又有兵的韓信、彭越等異姓諸侯王。而要剪除諸侯王,最保險的做法,自然是先聯合外戚、功臣兩家,人多勢眾得鬥倒諸侯王一家。因而一個消除諸侯王對漢朝中央威脅的共識,自西漢剛一建國,就在劉邦、呂后、蕭何三人中達成了。

要想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多吃草。劉邦剪除韓信、彭越、英布的行動,在所難免得要加強呂后的政治權力。等到諸侯王一個個相繼死去,回過神來的劉邦發現,呂氏外戚集團已經呈現尾大不掉的勢頭。


更要命的是,由於呂后在殺韓信、殺彭越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鐵腕殘忍手段,連邊上的豐沛功臣集團也感到深深的恐懼,從此不敢得罪強悍的呂后。

唯有同時身兼“呂氏外戚集團——呂后妹夫”,和“豐沛功臣集團——劉邦發小”的樊噲,算是活得比較舒心,在劉邦和呂后面前都能混得開、說得上話。

劉邦生前,也曾嘗試通過用劉如意取代劉盈的方式,消除外戚集團對劉氏江山的潛在威脅。可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遭到了呂氏外戚和功臣勳貴的激烈抗議,甚至連劉邦最為信任的張良也站到了太子一邊,可見此時的呂后勢力該有多大!


劉邦的內心是苦悶的,眼看身邊的戚姬和劉如意難以周全、朝不保夕,自己又年老體弱、死期將至,不能長長久久得守護他們。心煩意亂的當口,又聽到樊噲舉兵的流言,一氣之下就下達了斬殺樊噲的命令。


劇透歷史


劉邦和樊噲的關係不一般,他們兩個是連襟,兩個人都是娶的呂公的女兒。劉邦娶的是老大呂雉,樊噲娶的是老二呂嬃。

後來劉邦開始起義,反抗秦王朝了。樊噲是第一批支持劉邦起義的人,兩個人的關係當然不一般了。

最重要的是樊噲曾經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的命,當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張良把樊噲叫進去,給劉邦解了圍,最終劉邦才逃此一劫,回到灞上的。

那麼既然樊噲對劉邦如此的重情重義,為何劉邦臨死前要殺死樊噲呢?

說起這件事,就不得不說劉邦的愛子劉如意了。

劉如意是劉邦和最寵愛的妃子戚夫人生的,甚至劉邦還一度想把呂雉的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給廢掉,換成他和戚夫人生的兒子劉如意。

雖然這件事劉邦最終沒有做成,但是,也正是這件事讓呂雉和戚夫人結了仇怨。

劉邦怕自己死了之後,呂雉會加害劉如意。

正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劉邦聽說,等他一嚥氣,樊噲就會帶領大軍,從燕國殺到都城來,把劉如意給處死。當時的樊噲奉了劉邦的命令,去剿滅異姓王盧綰去了。正好樊噲手裡有軍隊,劉邦就信了。

那時候的劉邦已經躺在床上,就要奄奄一息了。他一聽說等他死後,有人要害他最喜愛的兒子劉如意,他就急了。也不管這個消息是不是屬實,他就命令最為信任的大臣,陳平和周勃,趕緊到燕國把樊噲的人頭給拿來。

在這裡我們聲明一下,樊噲絕沒想過要殺劉如意,這都是有人在栽贓給樊噲。

還好,那時候陳平多留了一個心眼。

他在去燕國的路上就給周勃說,這個樊噲我們絕對不能殺,你看劉邦很顯然活不了多久了。萬一劉邦一蹬腿,上臺的就是呂后,呂后和樊噲那可是親戚呀。

若是我們兩個殺了樊噲,肯定距離死亡的時間,也沒多久了。

所以,我們是最好放慢了腳步走,目的就是想等劉邦快點死。可是,當他們到達燕國見到樊噲之後,還沒有聽說劉邦死的消息。

等他們把樊噲抓到囚車裡在回去的路上,他們得到了劉邦去世,漢惠帝劉盈登基的消息,兩個人心裡的那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幸好沒有殺樊噲呀,否則,滅族的可能性都有。這就是為何劉邦要殺樊噲,樊噲最後沒有被殺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