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該不該懲罰學生?面對懲罰,我們應該怎麼辦?

大部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程度的都有懲罰學生,作為學生很多情況下會感到委屈甚至也想過抵抗。也許制度環境不允許懲罰學生,但不懲罰教育幾乎不存在。


老師該不該懲罰學生?面對懲罰,我們應該怎麼辦?


強哥覺得,老師懲罰前思考一個問題​:我對同學是出於愛、出於恨鐵不成鋼?還是出於自我情緒的發洩?如果是前者,在不傷害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請繼續懲罰,但絕對不是變相懲罰。如果是後者,請立刻停止。如果老師是情緒發洩地去懲罰學生,那麼我相信這個老師一定不是一個好老師,甚至贊成悲劇。


老師該不該懲罰學生?面對懲罰,我們應該怎麼辦?


2018年12月16日,一個《畢業後,他用耳光“報答”當年老師》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在嘈雜喧鬧的公路旁,穿著短袖的常堯,攔住20年前教過自己的欒川縣實驗中學老師張清林,連扇數個耳光,口吐髒話辱罵,邊打邊說“以前你咋削我,你記不記得?”原因何在?之所以打老師,是因為當年上學時,自家貧困,父母無能,因上課瞌睡,張老師多次虐待體罰他,曾讓他蹲在講臺下,對著他的頭部猛踹10多下,且不止一次,他至今想起仍猶如噩夢。如果你今天還像張清林老師一樣變相體罰學生,那麼我相信你的下場和張清林老師差不多。我一直呼籲把戒尺交給老師,交給有責任心、愛心的老師,交給好老師。


老師該不該懲罰學生?面對懲罰,我們應該怎麼辦?


老師該不該懲罰學生?面對懲罰,我們應該怎麼辦?


被懲罰後,作為學生應該如何平衡?強哥覺得被懲罰後的學生也應該思考一個問題:老師懲罰我,是出於“恨鐵不成鋼”?還是出於情緒發洩?這些很容易做出判斷,如果是前者,強哥請你仔細閱讀這個故事:有一次,墨子嚴厲地責備並懲罰了他的門徒耕柱子。耕柱子覺得委屈,抱怨說:“我可沒有比別人犯更多的錯,您為什麼要這樣苛責我呢?”墨子聽到以後說:“假如要駕著好馬和羊上太行山,如果是你,你是鞭打好馬還是鞭打羊?”耕柱子回答:“我當然要鞭打好馬。”墨子問:“你為什麼要鞭打好馬而不鞭打羊呢?”耕柱子回答說:“因為好馬值得責打,而羊不值得”。墨子說:“我責備你正是因 為你像馬而不像羊,值得批評呀。”批評與責備不見得就都是壞事,其中往往包含著期。現實中愛與恨是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的。所謂打是疼,罵是愛,很鐵不成鋼,就是這個道理,新現出道理,所以,如果受到老師的批評,學生要多想想這個故事。

老師該不該懲罰學生?面對懲罰,我們應該怎麼辦?

如果老師是情緒發洩地懲罰你,甚至是變相處罰,強哥給你的建議是通過合法、合情、合理的方法進行維權。每個行業都有那麼一兩個敗類,但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還是好老師。我們不應該用個別老師的齷齪事例去妖魔化整個教師群體,應該學會辨別,去尊重、去愛護真正的老師。


老師該不該懲罰學生?面對懲罰,我們應該怎麼辦?

所以面對懲罰,作為老師和學生都應該做出相應的思考和判斷,期待我們的教育能在更加公平、更加陽光、更加和諧的環境下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