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也想打扮。"兩個媽媽不同的回答,孩子十年後差異明顯

關於孩子的打扮,很多家長的意見並不一致。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打扮好看,無論是對大人還是孩子,都是一份體面。但也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從小就打扮,長大了心思就總在"愛美"上,無心學習。所以,在孩子看到其他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時候,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打扮。"作為媽媽的你,會如何回答?

01

三姑媽是個愛漂亮的女人,哪怕是做農活兒,也是田裡最漂亮的那個。表姐小時候就會對姑媽說:"媽媽,我也想打扮。"三姑媽的回答是:"好,媽媽陪你買衣服,你自己搭配好不好。"表姐從小就被三姑媽打扮的漂漂亮亮,哪怕在家裡,只要起床了,就換掉睡衣。

記得之前很多老人也對姑媽一家指指點點,如此乾淨漂亮,在農村裡似乎是一道格格不入的畫面。

02

小姑媽只比三姑媽小2歲,小表姐和三表姐差不多大。在小姑媽眼裡,孩子只要穿得暖和就好。小表姐看到三表姐那麼好看,便對小姑媽說:"媽媽,我也想像姐姐那樣打扮漂亮。"小姑媽責備到:"你是沒得衣服穿嗎?打扮成那樣,以後指不定多妖精呢。"

"媽媽,我也想打扮。"兩個媽媽不同的回答,孩子十年後差異明顯

兩個表姐正式拉開差距,是在大學畢業之後。

三表姐面試一家外企的時候,讓回去等通知。三表姐坐電梯下樓的時候,聽到電梯旁一個公司的人在訓話:"你都招的什麼設計師,真是上不了檯面。"表姐過去敲門,問是不是招設計師,自己剛好是設計師,正在求職。後來,收到兩個offer的三表姐,就職了這家公司。

反觀小表姐,第一次面試都沒敢去,後來面試被拒N次。小表姐挺嫉妒三表姐的"運氣",卻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後來一次面試官問她:"你一個211畢業生,會收拾好自己的簡歷,為什麼不能收拾一下你的臉和形象呢?"

打扮,愛漂亮,對一個孩子而言,真的不該成為"貶義詞",即使年齡小,孩子也有追求美的權力。而且,從小對美有著追求的孩子,和那些被限制著的孩子,十年後的差距真的很明顯。

1、能夠自由打扮的孩子,會更自信

三表姐之所以能順利入職,運氣是一方面,但自信更是一方面。其實很多時候,機會就在自己身邊,自己是否有自信、有勇氣,去抓住這個機會,更為重要。

一個能夠自由打扮的孩子,他的審美沒有被扼殺,穿衣搭配的過程,看似簡單,但其實也是在培養自信。自己對穿著很喜歡,出門將會更有自信。而那些被扼殺了打扮的孩子,看到自己穿搭不如別的孩子,內心難免會失落,更會害怕在鏡頭前,逐漸變得不愛表達,甚至不會表達。

自信的女人最漂亮,這句話,是真的。

2、那些會自主打扮的孩子,人緣會更好

一個穿著破爛,一個穿得乾淨時尚得體,你會選擇和哪個做朋友?其實大部分人還是視覺動物,清爽時尚的人,更容易贏得別人的親近。加上愛打扮的孩子性格的原因,舉止會更為自信,行為也會更加自信,在獲得了別人的親近之後,孩子的這些優勢,會讓孩子的人緣更好。

3、能夠自由打扮的孩子,事業會更好

一個人的事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這輩子的幸福感。父母們對孩子給予了那麼多的心思,最大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成績好,而是讓還有有一份好事業,在社會上能夠很好的立足。

能夠自由打扮的孩子,就從事業的第一關,面試上來說,就會優於不打扮的孩子許多。就如同三表姐和小表姐,一個很精緻,一個略普通;一個很自信,一個第一次去面試都沒敢去。去不同的公司面試,會打扮的孩子,知道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在面試官的第一印象中,不容易出錯。

到了職場上,那些自由又懂得分寸的孩子,做事情並不會過分墨守成規,會主動思考,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相信,這是很多老闆都願意看到的,也是這樣的人,才更容易升職加薪。

Tip:打扮,方式要正確

很多父母覺得打扮得好,以後會成為妖精,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現象。家長讓孩子打扮,方式要正確。

1、打扮不等於穿得名牌

無論家裡條件好與不好,都不用刻意給孩子買各種名牌,除非家裡有礦。孩子的打扮,重在得體、質量。尤其是小孩子的衣服,最好是選擇純棉、耐磨的衣服,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孩子自己搭配好看就行。

2、打扮不等於衣服無數

小孩子長得快,如果買太多衣服,可能有些衣服還沒有穿,孩子就已經穿不下了。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準備幾套他喜歡的款式,足夠換洗就行。所以即使是普通家庭,讓孩子有得體的打扮,也是比較容易的。

打扮,對孩子真的很重要,正確的打扮,對孩子更重要。作為家長的你,是如何給孩子打扮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