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管網落地倒計時,安然 “天然氣銀行”能否為我所用

全文7577字,閱讀大約需要

13分鐘

南方能源觀察

微信號:energyobserver

[email protected]

呂淼 (北京市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良好成效,天然氣表觀消費量280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30億立方米,增幅達到18.1%,創國內歷史新高。不僅刷新我國曆年來單年絕對量增速記錄,而且也刷新了全球範圍內單一國家最大增幅記錄(1969年美國增加370億立方米)。然而,受可替代能源價格較低和自身市場化程度不足等因素影響,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速有放緩的趨勢,產業發展受到體制機制的制約,亟需推進市場化改革,加快商業模式創新步伐。

回顧主要市場化國家天然氣產業發展歷程,很難繞開美國安然公司。得益於二十世紀末美國寬鬆的天然氣市場化環境,安然公司在短短15年間發展成為橫跨電力、天然氣的能源金融企業,與通用、埃克森、美孚、殼牌等百年老店平起平坐,成為一代商業巨擘。但是,安然最終的結局是破產隕落,泯滅於歷史中安然的遺產中有大量的教訓,不可否認的是,安然的“天然氣銀行”模式,為當下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及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1

美國天然氣行業政策對安然公司商業模式的影響

(一)市場化起步階段

1938年以前是美國天然氣產業發展早期,價格完全不受管制。隨著天然氣使用範圍的普及和使用規模的擴大,天然氣市場出現無序競爭、價格過高、企業效率低下等問題。1938年,美國政府出臺《天然氣法》規定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監管州際管道運輸價格,由州公共事業委員會負責監管天然氣井口價格、州內輸氣價格以及配氣批發價格。由於價格管制,使得從事天然氣的企業利潤過低,州際管道輸送公司幾乎無利可圖,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同時天然氣需求增加,最終引發20世紀70 年代末的全美天然氣供應短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天然氣產業發展也因此停滯不前。

表1 美國天然氣產業監管改革歷程

国家管网落地倒计时,安然 “天然气银行”能否为我所用

(二)市場化發展階段

1978年,美國通過了《天然氣政策法令》,部分開放了天然氣井口價格,允許天然氣上游市場形成競爭,實質上推動天然氣產業管制的放鬆。同時,授權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REC)加強對州際天然氣管網的管理,並對州內天然氣生產進行監管。實際上,該法案並未完全放松管制,而是以上游價格放開來鼓勵勘探開採,以促進天然氣產業的發展。上游供應環節放開並實現競爭後,生產環節立刻活躍起來,短期之內的需求有所上升,天然氣價格升高,鼓勵了天然氣的過度開採。但是,中下游的管道運輸和輸配環節的壟斷現象依然較為嚴重,縱向一體化經營的壟斷企業可以憑藉市場力量將成本轉嫁給終端用戶,因此供應企業沒有動力選擇價格最優的井口氣源,並由此引發了嚴重的天然氣生產過剩危機,天然氣價格重新走低。

為了解決生產過剩問題,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一方面於1984年發佈380號法令,針對天然氣市場價格經常低於長期協議價格的情況,免除了供氣企業與天然氣生產商在長期固定供氣價格基礎上籤訂的照付不議合約中的最低費用義務,使供氣商擺脫了長期協議的束縛,有動力尋求價格更低的氣源,進一步促進了供氣環節的價格競爭。

(三)市場化成熟階段

1985 年,FERC頒佈了著名的436號法令。436號法令規定管道公司對所有用戶實行公開進入,任何用戶都可以使用洲際管道運輸天然氣,地方配氣公司可以從任何人、任何地方購買天然氣,並自行選擇管道公司運輸。按照436 號法令,提供公開接入管道服務的公司可收取接入費,但須由FERC對其監管並設置上限和下限,在上、下限之間可由管道公司自由定價,這意味著管道公司只能按照規定的費率區間收費,即中游市場依然處於管制之下。

1992年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發布第636號法令,要求壟斷供應商分拆輸氣、儲氣與銷售服務,分拆上游和下游的儲氣業務,並要求管道和儲氣運營商對任何第三方實行公開義務接入(TPA)。第636號法令徹底改變了供氣公司壟斷購買、輸氣和售氣的捆綁式服務局面,從而使各種氣源都可以通過管道和儲氣庫到達各城市的地方配氣公司和燃氣銷售商。636號法令的頒佈標誌著管輸與銷售的正式分開,它被認為是一系列放鬆監管政策發展的最終結果。天然氣的運銷分離完全打破了管道公司壟斷購氣、輸氣和售氣的局面,管道公司無法再提供捆綁式的服務,只能從事天然氣承運業務,同時對所有託運人提供無歧視的運輸服務。此外,

第636號法令也鼓勵發展天然氣市場交易中心,以集合不同管道,創造管道間市場,促進供應商之間的競爭。第636號法令還支持建立聯營區域,使供應商能夠集合自己的天然氣,以平衡燃氣供應,完善了天然氣市場的建設,為美國以紐約商品交易所為核心的天然氣現貨和期貨市場的體系化奠定基礎,進一步推動了天然氣交易市場化。

不難看出,一系列監管放鬆措施的出臺對美國天然氣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天然氣產業的結構和交易方式,並極大地促進了天然氣市場的有序競爭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2

安然公司的商業模式

隨著美國天然氣採購和運輸業務的分離,使天然氣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管道公司在行業內部的競爭地位進一步弱化,許多管道公司不得不通過橫向併購以增加自身的競爭實力。1985年,為應對蕭條的經濟和天然氣市場危機,美國休斯敦天然氣公司和北方內陸天然氣公司合併成立安然公司,公司擁有37000千米的州內及跨州天然氣管道,主要從事天然氣採購、運輸和銷售等傳統業務。在近15年的時間內,安然公司逐漸由天然氣管道輸送商、天然氣和電力供應商、能源批發做市商,最後到全球能源電子商務交易商,其商業模式也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憑藉與政府高層良好的關係,安然公司聯合美國其它大型能源公司遊說政府放鬆對天然氣產業的管制,在獲得成功後,安然公司通過自己擁有的長輸天然氣管網,大量購買低價天然氣並運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從中賺取鉅額差價。此後,美國天然氣產業結構的變化促使天然氣交易方式更加靈活,天然氣現貨市場得到快速發展,現貨交易很快佔據了天然氣交易方式的主流,80年代末達到總交易額的75%,為安然公司之後開展現貨交易業務打下了基礎。

第二階段:由於現貨交易導致天然氣價格和需求量的劇烈波動,造成生產商無法有效安排生產、消費者難以安排支出,生產和消費之間缺少一箇中介來平衡資源配置,市場需要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來解決這一問題。安然公司看到了這個市場機會,創建了“天然氣銀行”( Gas Bank),成為美國天然氣市場上的主要做市商。所謂“天然氣銀行”是指,安然公司作為“天然氣銀行”的經營者與天然氣生產商(“儲蓄者”)和消費者(“借款者”)分別簽訂不同期限的固定價格天然氣合同(類似於普通銀行的存貸款利率)。這樣生產商就能根據合同安排他們的勘探和開採,消費者也能根據合同安排年度或者跨年度的天然氣消費支出,而安然公司則通過二者之間的交易價差獲取利潤。

就安然公司對美國天然氣產業的貢獻來說,“天然氣銀行”的出現,對美國天然氣產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首先,“天然氣銀行”的出現改變了美國天然氣行業的生產和消費方式,有力地推動了20世紀最後10年美國天然氣消費量的持續增高,天然氣消費量從1986年的4376億立方米增長到1997年的6284億立方米;其次,“天然氣銀行”成為安然公司發展的轉折點,安然公司由一家充當“配角”的管道公司迅速躍升為美國天然氣行業的“主角”,併為其未來發展打下了好的基礎;最後,“天然氣銀行”及相關金融創新推動了美國天然氣期貨交易市場的成熟完善及北美天然氣定價中心的最終形成,加快了美國天然氣產業發展。

第三階段:進入90年代後,由於美國天然氣成本低廉,安然公司決定用天然氣作發電燃料,投資建設氣電廠並從事電力銷售業務。1994年,安然公司在德克薩斯州建造並經營自己的燃氣發電廠,由於價格具有競爭力,而且汙染少,很快建立起競爭優勢。隨後,安然公司又不斷延伸電力產業的電力設備採購貿易、設備管理諮詢服務以及出售電廠等業務,逐漸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電力交易商之一。

第四階段:1997年,安然公司開始將衍生產品交易引入天然氣業務,逐步在與天然氣生產商及消費者的交易中引入“標準化合約”概念,利用出售標準化合約及從金融市場融資獲得的資金,進行大量基於天然氣現貨和期貨的金融交易並獲取超額收益。之後交易品種進一步擴大到煤炭、塑料、金屬和電信寬帶等領域,安然公司逐步從天然氣交易商和電力交易商發展成為能源批發做市商。

第五階段:1999年,面對美國網絡經濟的繁榮,處處領先的安然公司不甘寂寞,創建了第一個基於互聯網的全球商品交易平臺——“安然在線”,提供從電力和天然氣現貨到複雜衍生品的多達1500多種商品的交易,並發展成為年交易規模接近200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能源類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商。

3

安然公司商業模式的特徵分析

(一)美國天然氣產業的市場化改革是安然商業模式出現的基礎

當時正值美國天然氣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對天然氣行業放松管制,即放開天然氣市場價格管制,鼓勵供應和銷售環節自由競爭形成價格,分拆縱向一體化壟斷企業的管輸和供應業務,剝離管道輸氣環節,實行第三方准入制度(TPA),分別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對州際管道和州內管道收費方式實行監管。改革的結果使得天然氣市場變得更加開放,市場進入門檻不斷降低。安然公司在這樣的改革環境下,首先,積極開展高效的公關活動,向聯邦政府提出解除管制法案並推動法案的通過;其次,著手開展跨州的天然氣管線及銷售的交易工作,逐步創建全國性天然氣現貨交易市場;最後,積極嘗試金融與能源相結合,構建實體經濟與虛擬衍生市場的連接,利用金融創新工具改變自身業務模式,逐步成長為20 世紀90 年代初北美和歐洲最大的能源服務公司。

(二)通過價格風險管理轉移風險

作為天然氣市場上的主要“做市商”,安然公司承擔了基本上是由價格波動造成的市場風險,並藉助風險管理工具,利用自身積累的信息優勢,通過價格風險管理轉移風險,併為用戶提供風險管理服務。

在實踐中,安然公司採取通過合同對沖的方式實現價格風險管理。例如,安然公司與一家燃氣用戶簽訂一個浮動價格的長期供氣合同,處在空頭地位,又與另一家電力公司簽訂了一個浮動價格的長期購電合同,處在多頭地位,由於天然氣價格與電力價格是高度相關的,當天然氣價格上升時,電力價格也趨於上升,這樣安然公司同時處在空頭和多頭地位,價格波動風險就大致可以相互抵消。由於安然公司進行大量天然氣和電力等產品的交易,並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多種價格的選擇,因而自身就持有大量可以相互衝抵從而抵消風險的合同,經過精心計算和組合,就能有效降低風險。

(三)通過金融創新改變自身業務模式

安然公司實施其金融與能源相結合的計劃,為能源產品(包括天然氣、電力和各類石油產品)開闢期貨、期權和其他複雜的衍生金融工具,以期貨、期權市場和衍生金融合同把這些能源商品“金融化”,併為此研製出一套為能源衍生證券定價和進行風險管理的系統。通過全面引入金融工具,安然公司將天然氣市場金融化,無論是資金流動速度還是市場交易節奏都大幅提升,激活了產業鏈內的資金流動。在充裕的流動性條件下,天然氣市場參與者能夠以較低的交易成本供應和購買產品、服務,因此越來越多新的參與者被吸引進來,推動市場持續擴張與發展。

4

對創新中國天然氣產業商業模式的啟示

(一)現階段國內天然氣市場與美國安然公司發展的階段類似

自20世紀末以來,中國採取天然氣價格管制措施,天然氣井口價格偏低,導致上游生產商缺乏積極性,在進口天然氣量偏小的情況下,國內天然氣供需矛盾較大。2005年,天然氣價格改革啟動,上游天然氣井口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2013年確立了門站價格管理辦法。在“放開兩頭,管住中間”油氣體制改革總體方針的指引下,天然氣產業改革步伐加快,中游管輸價格進一步受到規制,管道第三方准入逐步實施,天然氣門站價格正在逐漸從管制向放鬆過渡。根據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和其他多方面的報道,作為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重點內容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公司)有望年內成立。一旦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將會加快管道公司對所有用戶實行公開進入,消費者就可以直接向天然氣生產企業直接購買天然氣,然後自己選擇國家管網公司或者未來其他管道公司運輸到目的地,而天然氣管網公司只能按照固定的費率收取管輸費。

應該說,目前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所處的階段與美國1985年發佈436號法令,鼓勵管道運輸公司向各類用戶開放輸氣管道,打破企業縱向一體化壟斷經營的階段相吻合,而正是在這個階段,安然公司的商業模式得以出現。

(二)解決新的市場結構下的供需矛盾,國內天然氣行業亟需新的商業模式補充

首先,天然氣購買和運輸業務的分離將使國內天然氣行業市場結構發生變化,以往傳統的天然氣上游管道輸送和銷售捆綁一體化運營商、下游單一的城市燃氣銷售商的市場結構將會變成上游天然氣生產商、天然氣供應商、國家管網公司或者其他管道公司、天然氣批發商(貿易商)、城市燃氣企業、終端大用戶等構成的新的市場結構,多層級的市場結構,需要新的商業模式的補充。

其次,以往國內天然氣生產、管道輸送與銷售是捆綁進行,上游企業會考慮管網的輸送能力來安排上游生產,同時也會考慮到下游的接受能力來進行管網調度;下游燃氣企業或者消費者也會根據上游的生產水平(是否有充足的氣源)來考慮購買天然氣。隨著“放開兩頭,管住中間”政策的實施,天然氣上游企業不會再去考慮管道輸送能力和下游消費能力,而是儘可能的加大生產力度,勢必會忽視生產出的天然氣是否能夠銷售出去,給生產端帶來了風險;中間的天然氣供應商、批發商(貿易商)也會擔心上游的氣源不足和下游的消費能力有限;而下游的燃氣企業和消費者直接跟上游企業或者批發商採購天然氣,擔心無法在需要的時間段獲取足夠的天然氣。

因此,中國天然氣行業可以嘗試採用安然公司的商業模式,逐步構建“天然氣銀行”, 解決新的市場結構下的供需矛盾,逐步降低市場參與者的風險。在“天然氣銀行”模式下,供應端按照自己的節奏生產天然氣,一旦有了富餘氣量就直接按照固定價格和年限存入“天然氣銀行”,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和不同的氣質,“天然氣銀行”給出不同的合約價格。這樣一來,生產商、供應企業不用再擔心過量生產的問題,也不用擔心由於天氣、地緣政治和價格因素造成的市場波動的影響。而消費端只需要關注自己需要的天然氣量是否能夠按時提供以及價格是否合適、合同期限是否可以接受。消費者就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天然氣,不用擔心沒有天然氣可用。“天然氣銀行”需要關注市場變化,通過低價購進供應端的天然氣,再以合適的價格銷售出去,從中賺取差價。

(三)天然氣產業金融屬性的增強,需要藉助新的商業模式實現創新發展

在市場經濟不斷髮展的大環境下,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虛擬經濟就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會日趨複雜化。而天然氣產業資金密集型的特點決定了其市場發展速度極其依賴於資本投入程度,這為金融工具的開發及金融創新的應用提供了廣闊平臺。安然商業模式本質上是將金融創新與傳統天然氣產業結合,通過天然氣金融為市場提供充足資本。安然公司的金融創新豐富了天然氣期貨交易品種、加快了天然氣金融衍生交易的普及,為美國天然氣期貨市場的成熟及定價中心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的天然氣金融市場尚未建立,但進口氣源多樣化、貿易量持續增長及市場化改革加速等因素讓中國具備成為亞洲天然氣定價中心的條件,需要通過持續的金融創新來推動天然氣金融市場的發展。中國應充分藉助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重慶交易中心成立的契機,完善天然氣金融創新機制,擴大天然氣可交易種類和數量,儘快完成從現貨市場到期貨市場的進程。

(四)依靠市場的力量形成“天然氣銀行”,發揮其“做市商”的積極作用

通過成立“天然氣銀行”,安然公司實際上成為了美國天然氣行業生產方和消費方的中介,或者也可以說是天然氣市場的“做市商”,安然公司可以利用其優勢地位提供更多的中介服務和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獲取利潤。

目前,國內消費端採購天然氣一般都是按照年來計算的,即中石油與下游城市燃氣企業按照年供應量來簽訂合同。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天然氣現貨交易和短期合同數量將逐漸增加,天然氣交易的靈活性也將增強,未來的期貨市場將逐步建立起來,但是也將會帶來更多的價格波動風險。因此,需要“做市商”的出現,為市場中的貿易商提供流動性和風險管理來規避風險;同時將合約標準化,使天然氣合同可以像普通商品一樣進行自由的交易,方便天然氣買方和賣方,而且有利於提高市場流動性。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由於美國市場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分銷商數量較多,所以低價存入“天然氣銀行”和高價借貸才有可能。目前,在我國上游公司數量較少且佔據優勢地位的情況下,短期內出現“天然氣銀行”的可能性還不大。雖然上游企業意願不強,但是部分具備國內外天然氣資源、擁有長輸和省網以及下游眾多終端用戶的城市燃氣企業還是有這個動力的。

(五)給國內天然氣企業拓展業務帶來了新的機遇

“天然氣銀行”的成立不但為安然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確立了安然公司在天然氣行業的優勢地位,而且給安然公司帶來了許多拓展其業務範圍的機會。在安然商業模式下,安然公司施行“輕資產戰略”,將資金視作最重要的資源加以利用,充裕的流動性帶動了全產業鏈投資的快速增長。

首先,經營“天然氣銀行”可以給國內的天然氣企業在實體市場獲得更多的天然氣運輸合同、天然氣發電廠等業務和投資機會;其次,“天然氣銀行”是一種典型的輕資產模式,企業可以進入與天然氣有關的金融衍生品市場,並通過金融合約的方式獲利。這種戰略與傳統公用事業企業主要通過投資重資產( 實體資產) 獲利的方式有很大不同,企業可以通過對輕資產( 金融合約) 的投資獲利來覆蓋其前期進入一個行業的對重資產的投資成本。最後,企業還要關注自身的降低風險能力,可以採用對沖方式將敞口頭寸在天然氣期權市場和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當然也需要通過對天然氣實體市場進行投資和運營已獲取更多的行業競爭優勢( 如信息、談判地位和價格控制能力等) 來降低風險。

(六)特別注意金融衍生工具對企業發展的負作用

安然公司破產的主要原因是其主觀故意地利用市場經濟制度缺陷,放縱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積累了無法自我控制的經營風險,最終在市場出現不利變化的情況下,各類風險和金融敞口突然暴露,股價急劇下跌,終於走上不歸之路。金融衍生產品的設計目的是為規避風險,但事實上,被規避的風險由願意承擔風險以獲取收益的一方所分擔。這說明風險可以被轉移,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除。

安然做能源金融衍生品交易是為了用錢生錢,獲得更多盈利,而我國天然氣企業利用金融手段的目的是為了以合理的價格保證天然氣的持續穩定供應和消費,規避經營中的價格風險或資金流動性風險。利用金融手段來保證我國天然氣供應的安全和滿足終端的消費是完全正確的,但過多地關注金融運作獲得投機收益則是本末倒置。因此,對於未來有機會參與能源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國有天然氣企業來說,在金融市場上只宜做套期保值,承擔可控風險,這一點應該引起關注。

本文不代表作者機構、本刊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