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采訪記: “信義”菜鄉

路是躺著的碑,碑是站起來的路。山東壽光從“貧窮聞名”到“全國知名”,改革開放40年來走出了一條光明之路。在這條奮鬥前行的長路上,“信義”可以說是最清晰的“路碑”。

4月上中旬,記者參加“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在壽光市十多天的採訪中,聽到最多的是人們交口稱讚他們的老書記王伯祥。雖然他1991年已離開壽光縣委書記的工作崗位,但28年來幹部群眾仍然念念不忘。在全縣不少村鎮上,“伯祥餐館”“伯祥商店”“伯祥藥店”仍然可見。“信義”是他收穫的一致口碑。


壽光采訪記: “信義”菜鄉


壽光蔬菜大棚裡一年四季綠意盎然。 張少義/攝影

“綠色革命”,王伯祥是推動者。在他主張下,冬暖式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毫無保留地向全縣、全省、全國推廣。這既使壽光人自豪,也曾引起部分人的“警惕”。面對一些菜農的“圍堵”和“技術封鎖”的要求,他理解壽光群眾“好不容易見到點富模樣,害怕再窮回去”的心理,但他更力主打一場比“技術攻堅戰”更艱難的“意識攻堅戰”。王伯祥召開各種會議,縣委縣政府專門下發文件,規定凡來取經的,熱情接待,全面參觀,詳細講解,認真傳授;凡被邀請到外地授課的,講深講透,有問必答;凡是要求派技術員的,要多少派多少,並且選技術高的人去。同大棚“白色浪潮”一起在全國湧動的,是“壽光人信義”的好評如潮。

“綠色食品”,王伯祥是倡導者。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冬春季北方大部分地方,“化肥菜”尚且一菜難求的情況下,他就倡導壽光種“土肥菜”。在他看來,掙錢固然重要,讓群眾吃到放心菜更重要。在他主張下,壽光縣下文規定“四要四不要”:要儘量使用雞糞、豆餅之類有機肥,不準或少施化學肥料;要使用高效低毒農藥,不準使用高效高毒農藥;要按操作規程用藥,不準胡亂用藥;要建立蔬菜檢測中心,蔬菜不達標者,不準上市。王伯祥反覆強調:種菜人要想到吃菜人,寧可產量低也要無公害。從此,“壽光菜”和“放心菜”開始掛鉤,美名天下揚。

“綠色”發展,王伯祥是踐行者。4月8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伯祥反覆唸叨的一個詞是“信譽”。“說到就要做到”,黨員對群眾要講“信譽”,領導對幹部要講“信譽”,黨委政府對市場也要講“信譽”。1986年至1991年在任壽光縣委書記期間,王伯祥帶領廣大農民走出小農經濟的小天地,開始搭建市場經濟的大舞臺。為了搞活蔬菜流通,他力推建設九巷蔬菜批發市場。面對市場環境下,難免出現的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摻雜使假,王伯祥怒不可遏,立說立行進行整頓,“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這個市場”,誰踩“紅線”就砸誰的飯碗。面對準不準外地人來賣菜的爭論,他明確闡釋“菜多市場大,市大通天下”的道理,“這不叫‘搶飯碗’,而叫‘都有飯碗’,雙贏”。果真,沒兩年的工夫,壽光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全國蔬菜集散地。而今,九巷蔬菜批發市場多次改擴建,已發展成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成為目前亞洲最大的綜合性農產品物流園,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

副總經理李成濤告訴記者,每天物流園的流動就業人口過萬,僅蔬菜交易就有本地菜、本省菜、外省菜3個交易區,日交易量最高可達1500多萬公斤,交易額3500餘萬元。“‘買全國,賣全國’,絕不是一句虛話。”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壽光,群眾習慣了有事直接找“伯祥書記”,因為這樣事情解決得最快、最公道。而王伯祥找的最多的是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因為“二哥信義”。


壽光采訪記: “信義”菜鄉


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向記者深情講述“知黨情 報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的故事。 張少義/攝影

引發中國農業“菜籃子”革命的王樂義,出生於1941年,比王伯祥大兩歲,在本家兄弟中排行老二。1978年,他以全票當選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一干就是41年,至今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我的手術費是公社黨委從黨費中給我交的,是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所以我要活一天干一天,一輩子報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4月1日,王樂義向記者講述他發自內心的淳樸感情。

“沒有長久的產業,終究不行。”1989年,在技術能人韓永山的指導下,王樂義帶領村裡17戶黨員家庭建成了冬暖式蔬菜大棚,試種反季節蔬菜,第二年5月戶戶收入超過兩萬元。

“一村富了不叫富,大家都富才算富。”王伯祥書記在縣裡專門成立蔬菜推廣辦公室,給了王樂義和韓永山一臺吉普車,到各鄉鎮教建大棚。“全縣34個鄉鎮,除沿海幾個鄉鎮,我跑了27個鄉鎮,有時候一天就跑11個鄉鎮。”1990年,壽光縣新建大棚5130個。此後,王樂義無償“傳經授寶”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息。


壽光采訪記: “信義”菜鄉


壽光市2017年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張少義/攝影

“這30年,我跑了幾十萬公里的路,除了西藏其他省區都去了。有的地方還去了不止一次。”王樂義對記者說。在他的帶動下,壽光常年外派技術人員赴全國各地指導蔬菜大棚建設,每年從各地到壽光學習蔬菜種植和大棚管理技術的多達30餘萬人次,這讓成千上萬農民共同走上了小康路,也讓數以億計的北方市民在冬天吃上了新鮮的蔬果。2009年,王樂義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如今,“信義”果蔬有限公司、“樂義”蔬菜,是王樂義帶領三元朱村著力打造的兩大品牌。他告訴記者,“公司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模式,連同“無公害、有機蔬菜、嚴格檢驗、統一商標”的發展方向,讓村裡的蔬菜質量更有保證,也讓村民走上了農業產業化的新路子。


壽光采訪記: “信義”菜鄉


壽光市村村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張少義/攝影

榜樣的力量,引導著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濃厚氛圍的營造。“信義”壽光由“盆景”變“風景”,蔚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光”。2003年以來,壽光市連續推出15屆、155名“感動壽光”年度人物,持續開展“壽光好人”“12個重點行業百名最美人物”等評選,2人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19人獲評“中國好人”,市級以上道德典型達到760多名,“善行義舉四德榜”上榜典型20多萬人次。2017年11月,壽光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讓‘信用’直接轉化為‘資本’。”壽光市委副書記、市長趙緒春告訴記者,近年來壽光著力實施“信義菜鄉”創建,突出“蔬菜之鄉”特色,構建蔬菜產業全鏈條誠信體系。從2011年開始,開展了文明信用菜農、文明信用龍頭企業、文明信用蔬菜專業合作社、文明信用農資經銷戶、文明信用蔬菜經銷戶“信義菜鄉、五信共建”活動。

據悉,壽光市今年啟動了“鄉村振興、文明信用”活動,通過推行遵紀守法、移風易俗、勤勞致富、家庭和睦、庭院整潔、資信良好等評定標準,讓信用直接轉化為資本、金融直接助力於文明,推出的“信用貸”“整村授信”等產品授信額超過200億元,被評為首批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壽光還建立了“紅黑名單”制度,開通全國縣級首家“法信通·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效仿古法建起80處“申明亭”,實施聲譽懲戒,營造了“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