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之后,中国真的没有宰相了吗?

亘古怀念


胡惟庸之后,明清两代,虽然没有宰相之名,却实际存在宰相之实

宰相制度的终结

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先是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上实行三司制度——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很快他就回过头来就开始处理皇权和相权之争。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且由“胡案”株连三万余人,一众开国功臣也受牵连被诛。

朱元璋借此机会,取消中书省,并彻底废除宰相制度。朱元璋将隶属于中书省的各部改为直接对皇帝负责,实行六部治国。而且要求后世继任者不许再设宰相。

至此,在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朱元璋终结,胡惟庸成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名丞相。

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

取消了宰相之后,皇帝权力得到空前加强,但是面对繁杂的国家政务,皇帝感觉这样直接处理真的是负担过重。因此,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照宋朝的制度设立殿阁大学士,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协助皇帝处理公文。这就是内阁最开始的雏形了,但是这个时期的大学士,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只进行公文处理,并不参与决策,而且官阶才正五品。

到了明成祖的时候,命令编修在文渊阁参与机要,称为内阁,而且加升大学士衔,这才正式开始了内阁的形成,这个时候也还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还没有能真正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等到了明仁宗、明宣宗的时候,内阁的地位大大提升,以前不兼任何职务的殿阁大学士才正五品,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时候就被提升到了正三品。而且,内阁的阁臣拥有了一项直接掌握并处理国家政务的权利——票拟。

内阁的阁臣可以草拟各项奏章的意见,然后经由皇帝决定后进行御笔批出,加上明朝后期多数皇帝懒政,直接导致阁臣的权力变大,特别是最受皇帝信任和资历最深的内阁首辅,比如张居正、严嵩、徐阶等长期把持朝政,虽然没有宰相的名字,却是事实上的真宰相。

这一制度贯穿整个明朝中后期,直至灭亡。

清朝中枢机构的演变

清朝从边疆割据政权,入关之后定鼎中原,一统天下,其中枢核心机构也是不断随着情况变化而变化。

入关之前,清朝的前身后金实行“国议”制度,设立八大议政王和八大议政大臣,进行全国政务的议定,这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随着清朝入关之后,清朝沿袭明朝制度,把原来的内三院改为内阁,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而设立。不过清朝皇帝实行的是“乾纲独断”,皇帝独揽大权,内阁也只是拥有对皇帝的建议权,不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加上后来,皇帝为了分散内阁权利又先后设立了南书房和军机处,使得内阁大学士处于位高权轻的地位。

随着战事的繁重,在用兵青海期间,雍正皇帝设立了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最开始这一机构只是临时性的办事机构,只是为了提高皇帝处理战事的效率临时设置。只不过到了后来,军机处负责的事务从军务扩展到了国家各项政务,权力渐重。

军机处比较特殊,其成员主要从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中甄选担任,且无定员,属于兼任职务。负责的大臣为军机大臣,以及属官军机章京。军机处很快就取代了内阁,成为实际上处理全国政务的核心中枢机构。

明清“宰相”的特点

明朝自朱元璋废相之后,经过演变,内阁首辅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但是没有固定的官称。而清朝从内阁大学士再到军机大臣,主任官员都是从其他各部院大臣中兼任。明清两代的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在行使部分“宰相”大权,但是和前代相比,从地位和权力上看,早已经无法相提并论,不能同日而语。


本文为原创作品,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原创不易,请支持的朋友们关注我的头条号@善发历史说,喜欢的话赶紧点赞、转发和收藏吧,并欢迎朋友们评论指正,感谢大家


善发历史说


胡维庸之后,中国再也没有丞相,但是宰相一直存在。朱元璋废的了丞相,但是废不了宰相,只不过明清的宰相权利比前代差得多。

丞相与宰相的区别,胡维庸官职是左丞相

在之前回答的《丞相与宰相的区别》中,已经详细说明。丞相是官职,比如胡维庸就是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所以胡维庸官职是丞相,也可以俗称宰相。

宰相并不是具体官职,而是对于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皇帝之下最高行政人员的俗称,比如,唐宋时期的“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加封,职同宰相,但是不能喊他们为丞相。

胡维庸因为谋反被朱元璋诛杀后,同时废除了丞相、中书省各级官员,仅保留下一个中书舍人的位置。

皇帝直管六部百司,设大学士做顾问,可以说这个时候皇权集中到高峰,到了永乐年间,内阁制正式形成,不过这个时候内阁只有议政权,没有决策权与行政权。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没有宰相,因为皇帝一人兼了起来,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就是皇帝必须勤政,一旦皇帝懒惰,只能向下放权。

宰相复活:明朝内阁大学士与清朝军机大臣

永乐后期,内阁大学士的权力逐渐加重,内阁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从此内阁大学士开始逐渐由宰相之实。


到明宣宗时期,三杨辅政,内阁从听从皇帝指令办事改变成具有辅佐性质的大臣,称为“辅臣”,内阁权利与阁臣地位大大提高。内阁大学士开始超宰相化发展。

到后期,明朝皇帝各个奇葩不理政事的情况比较多,内阁的权利也不断增加。

到嘉靖年间,内阁的班次排在六部尚书之前,说明其地位与权力大大增加,超越六部,但是内阁依然是有票拟权却没有决策权,距离前代宰相依然有不少的差距。

直到严嵩,利用票拟权处死阁老与谏官,专擅朝政二十多年,内阁已经与前代宰相差不多。

到张居正时期,以内阁控制六科,以六科控制六部,内阁成为朝廷运转的中枢。张居正不只是宰相,已然是一位权臣。

不过明朝内阁虽然后期有宰相之实,但是还是无法与前代相比,受皇权与司礼监制约比较大。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能位同宰相,比如杨士奇、夏言、严嵩、张居正等,可以说是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的真宰相,但是皇帝不信任内阁时,其职能受到大大的限制。

清朝

清朝内阁大学士的权利也被大大限制,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官署,雍正设置军机处后,军机大臣成为一群有宰相之实的临时工。不过比之明朝权位还要下降

所以朱元璋虽然废除了丞相,破坏了宰相制度,但是由于皇帝个人精力限制于勤劳程度,必然还是会产生相应的宰辅之臣,来为皇帝分担,所以宰相是始终存在而无法废除


妖鬼杂谈录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所谓封建社会以来,一直有宰相(丞相),宰相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为百官之首,单独开府,有一套完整的运转体系。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宰相肚里能撑船,都是讲宰相官大,宰相治理国家,公务繁忙,要包罗万象。天下是皇帝的,治权是宰相的。皇权不能为所欲为,宰相治国理政,与皇帝相互制衡。

历史上皇权与相权之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发生了无数次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推翻皇帝的事情。

到了朱元璋的中后期,丞相胡惟庸专权,驾空皇帝朱元璋。还绑架老丞相李善长,密谋造反,被朱元璋彻底灭掉。朱元璋借此机会规定,以后不再设立丞相职位,改之以内阁代替,即内阁集体向皇帝负责。

朱元璋刚废丞相时,自己兼丞相。时间一长,累的受不了了。便找了几个年富力强,品级低的进士组成内阁。实际为皇帝的秘书长、秘书。朱元璋的初衷是以小制大,用这些年轻人去平衡皇帝与六部老臣们的关系。后期经过演变,成为了完善的内阁制。即内阁成员一般为位极人臣的大学士,德高望重,称为阁老。在内阁中设首辅一人,次辅阁老一至三人。这个内阁一般不直接发号施令,有事先集体讨论出意见,以票拟(书面报告)的形式向皇帝提出建议,皇帝批准后交六部执行。

清承明制,清朝除了太监少,太监不专权外,其治国理政体制几乎与明朝相同。所以直到大清灭亡,封建制度结束时,一直没有了宰相(丞相)这个职位。

没有丞相,但丞相的活确要有人干。大明朝丞相的活由内阁完成,大清由大学士和军机处完成。大多数时候,首辅相当于宰相,但由于个人专断改为了集体负责,首辅又有别于宰相。明朝朱元璋以后五百多年,宰相专权,甚至篡权的事,基本上没有了,相权被皇权彻底干扒下了。


书华36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在官职设置中,清朝基本上保留了历朝的制度,主要由六部掌管职权: 一、吏部——主管文官的登记,资格的审查,成绩的考核及任免,升降,转调,俸给,奖恤等事的审查 二、户部——主管户口,赋税,薪饷,铸币。 三、礼部——主管练兵,武器和武官一切政令。 四、刑部——主管国家的法律刑罚。 五、工部——主管土木兴建和水利等。

宰相的职位权利太大,皇家就不设立这个职位了,清明两代还是施行中央集权制,不放权与某人。跟做皇上出处有很大关系,想法没有那种大气磅礴的气势。明代帝王都是勤俭节约修身养家,才为后代打好了几百年基础。清代和元代差不多,都是少数民族当家做主。做任何事情很小心谨慎,等国家稳定了才大展宏图。


北丐和大人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不是具体的官名 。关于宰相职责,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宰相最早设置于春秋时期,在这之后的历朝历代,实际行使宰相职能的官职种类繁多,有时候,皇帝为了限制或制衡权力,甚至未必宰相的职能都集中在一人之手,如唐朝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都算是宰相。鉴于篇幅有限,有关宰相历朝历代的分类划分大家可以自行查阅有关资料。到了明朝,朱元璋设立中书省,分左右丞相。明朝初年的“四大血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爆发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当时担任左丞相(实际百官之首)的胡惟庸被朱元璋处死,朱元璋废除了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皇权得到极大加强。

朱元璋精力充沛,可以胜任繁重的国政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后面的皇帝有这样的执掌国政的能力和意愿,因此,为了分担皇帝的日常工作任务,明朝后来设置了内阁制,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设有内阁大臣数名,为首的内阁大臣即首辅,就是实际上的宰相。清朝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清朝的官制,清朝不存在宰相这种官职。大家常说的清朝宰相,大概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假宰相,也就是只是军机处大臣没有大学士头衔;另一种是真宰相,既是军机处大臣,又有大学士头衔,比如著名的大贪官和珅同志。


沧海拾遗录


就这个问题,记得田澍先生曾在某篇论文中有过阐述。诚然,宰相本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而是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一种统称。在不同的朝代,宰相曾有过不同的具体名称,但它们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拥有独立的相权,以及能够贯彻相权的配套执行机构。以胡惟庸为例,作为丞相,他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葵首,丞相本身不但官阶最高,更能够直接指挥六部主官。因此,胡惟庸当时所拥有的相权,不但是皇权的助手和补充,其本身对于皇权是有一定的制衡作用,这在明代以前多有历史事件予以证实。

明太祖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及中书省后,六部百官直接听命于皇帝。从此,皇权再也没有制衡,专制集权达到高峰。之后由于皇帝精力有限,不得不设立了皇帝私人的咨询机构——内阁。然而,无论是明代的内阁首辅,还是清代的首席军机大臣,他们与之前的宰相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内阁也好、军机处也好,都不是最高行政执法机关,而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内阁、军机处都无权指挥六部行事。其次,明代内阁大学士、清代军机大臣自身并不是显赫的官阶,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如果要成为群臣尊重的对象,他们必然都兼着其它的高级官位,否则根本无从办事。其三,既然仅仅是充作咨询的机构,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皇帝理清思路、草拟圣旨,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下发任何指令。且往往因为替皇帝背锅,高频率地被撤换成为常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在中国历史上,胡惟庸是最后一个宰相级的行政官员,他被诛杀后,中国再无宰相了。


史海悠游闾春晖


宰相还有,内阁大臣都是宰相,只是没有丞相。丞相只有一人,宰相可以有多人。明代的官职情况,《大明权力场》一书有详细介绍。



阮景东


当然是有的,比方说张居正,徐阶,只不过是换了个马甲而已


易与道合


名义上没有了 实际上主少国疑或者大臣足够强悍的年代都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