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九天2018
很多人经常把宰相和丞相划混为一谈,这两者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单纯比较宰相和丞相,就如同比较关公与秦琼谁厉害一样,谁大谁小是没意义的。而所谓大小、强弱、高矮、胖瘦是相对的,或者说是需要有一定的比较基准,或参照物,要放到特定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下去比较。宰相与丞相为相权,那了解二者的区别,就不得不了解其对立面-----君权。
Ø 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丞相宰相的由来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
“宰”,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代,奴隶贵族家庭最重要的事在于祭祀,而祭祀时最重要的事是宰杀耕牛,所以一应象征管家的人都称为宰,之后逐渐演变发展为官职。如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有周公为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
“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说文解字》将“相”解释为“相,省视也,从目从木,会意” 《周礼》:“凡乐事者相瞽”,(“瞽”,意为瞎子,看不见东西,需要别人帮助他看,这个帮助的人就是“相”。此处“相”为扶工的意思,即搀扶的人。《易》则说:“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译文:地上可以看到的东西,莫过于树木了。《说文解字注》将“相”解释为“省视,谓察视也”。《尔雅》解释“相”则说“相,导也”。由些可见,“相”可以理解为具备能根据普通现象洞察出事物本质,并且能具有辅助功能的一类人。
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宰相合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西汉的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丞相,是正式的官名,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
“丞”,本意即为拯救,见《羽猎赋》:“丞民乎农桑”(译文:农桑之业来拯救老百姓。)由拯救引申,“丞”可表示帮助、辅佐。如《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译文:相国、丞相,都是秦朝所设的官;他们有金印、紫绶,辅助皇帝处理国家一切大事。)随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又由辅佐引申指辅助的官吏,如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长官的辅助官员多称“丞”,秦始置,他们一般是副职,如大理寺丞、府丞、县丞等。
Ø 两者的历史演变
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宰相的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左为上,称为“左丞相”,“右丞相”。
汉朝初期,官职设置仿秦治,这时丞相同时还管着监察,即也是御史的正职,即集执法、监察于一身。汉成帝时,为了削弱丞相权力,建立三公制,设立大司马(负责军事,即后来的太尉)、大司空(负责御史监察)、丞相(负责行政),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
东汉建立之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此后三公又进一步改为司空(即御史)、司马(即太尉)、司徒(即丞相)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丞相,进一步削弱了君权。
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唐朝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门下侍郎是宰相。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参议朝政的百官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衔的也是宰相。
至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明洪武十三年,朱无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明朝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朝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机处只是传达皇帝命令的传达室,军机大臣也不是真正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Ø 相权与君权
中国宰相丞相制度,时代不相同,相权会因时代而变化,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时代愈向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向后,相权会愈轻。
唐代以来进一步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官职体系,相权削弱及其所引起的中枢政治体制及宰相地位名称的变化,都是皇帝为了强化皇权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的必然结果。
唐中后期中枢机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相权受到侵蚀,表现为藩镇干政,宰相地位下降;宦官参与机要,中枢机构职能受到侵犯;皇帝不信任宰相,造成中枢机构职能的混乱和宰相权力与地位的下降;财政官员地位的提高影响和削弱了中枢机构的职能。
自宋代以来,社会上更无足以威胁帝王的势力,君权的绝对化遂愈演愈烈。相形之下,相权则愈来愈微弱。
四哥聊历史
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专制时代,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构成了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权的本质便是专制的、排外的。不过,皇帝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又不得不依靠朝廷官员的力量,他们有时会影响皇帝随心所欲的行使权力,对皇权形成制约,尤其是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更是皇权的重要威胁。因此,如何统御群臣,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就成为了皇帝们绞尽脑汁想要解决的问题。
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削弱相权。
丞相制度是秦始皇设立的。丞相的职责便是佐天子、总百官,地位显赫,权力很大。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皇权至上,又岂容半点染指?历史上,自丞相设立以来,君王们为了削弱相权,想尽了各种办法,招数多样。
图1 秦朝中央官制
一、汉武帝:提拔亲信近臣
皇帝弱化相权的第一种方法,便是提拔自己身边的亲信近臣。最早运用这种方法的是汉武帝。
汉朝初年,大多数制度承袭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总百官、理万事,位高权重。到汉武帝开始压抑相权,应该怎么做呢?他的思路是“掺沙子”: 丞相权力很大主要是因为他可以参与决策,那我有什么事情就偏不与你商量,弱化丞相的决策权。
武帝提拔一些身边的年轻的亲信大臣,给他们一些本职以外的加官,比如中书令、尚书、侍中等等,让他们可以在皇宫内出入,这些人成为了皇帝在政务上的咨询顾问,皇帝有什么机要大事的决策都与他们商量。久而久之,在中央逐渐形成了内(中)外朝两套班子,皇帝提拔的尚书等人是为内(中)朝,成为了事实上的中枢决策部门,其办公机构在宫内,被称为内(中)朝,而原先由丞相领导的三公九卿反倒成为了纯粹负责执行的职能部门,被边缘化了,办事机构搬到了宫外,成为了外朝官。
不得不说,汉武帝的这一举措真的是很有政治智慧,隐晦的扩大了皇权。更重要的是,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到东汉时期,设立了尚书台,成为最高决策机构。之后又经过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发展,成为隋唐时期三省体制的滥觞。
图2 刘彻(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汉武帝
二、隋唐:三省体制,变独相为群相
皇帝弱化相权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将相权分散。从隋唐开始发展演变的三省制度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三省制度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正式成为中央官制。隋朝时,将中央决策机构分成三个部门,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诏令的下达、审议和具体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这等于是将一个宰相变成了三个宰相,宰相人数增加了,权力自然也就被削弱了,这样做的用意,就在于使宰相互相牵制,以收集权之效。
三分相权还不算完,其后更进一步将权力分而化之。
图3 隋朝三省六部制
唐朝时,三省长官在政事堂中开会议事,共同决定政事,遇有意见分歧,则由皇帝最终裁决。后来,为了进一步防范相权坐大,皇帝又提拔一些低级官员,给他们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号,使其能够进入政事堂参政。到了唐高宗以后,则演变为即使是三省长官,如果没有“同中书门下”的名号,也不能进入政事堂。这样一来,相权更加分散,而且,皇帝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参与政事堂议政的宰相班子进行调整。可以说,到了唐高宗以后,宰相从原先的国家正式公务员变成了皇帝的临时工,皇权进一步扩大了。
后来的宋朝,于三省之外另设参知政事的做法也是沿袭唐朝的这一思路。
这两种方法,归根结底,运用的都是“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皇帝要集权,就必须分割相权,集权是目的,分权则是手段。这是在中国专制社会中近千年皇权与相权的抗衡中凝聚出来的中国政治智慧。
图4 明朝中央集权制
三、明清:皇权的顶峰
皇权与相权的抗衡到了明清时期来了一个转折。
如果说,之前的皇帝还在为如何抑制宰相而费尽心思的话,那么明太祖朱元璋则完全没有为此感到为难。因为朱元璋更绝,他直接将丞相给废除了,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亲自决策。不过,丞相本来是政府首脑,辅助皇帝的,废除了丞相,虽然皇权扩大了,但是皇帝也累坏了。很快,朱元璋就因政务繁杂深感劳累而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自己的顾问,帮助自己处理政事。到明成祖朱棣,进一步成立了内阁。内阁的地位仅是皇帝的侍从顾问而已,权力也就是“票拟”(即在奏章上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写好,附在奏章上,以供皇帝参考)。
其实,内阁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因为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要有人辅助。后来,内阁的权力一路飙升,尤其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比如,嘉靖时期的严嵩,万历时期的张居正便是如此。
图5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
不过,如果有人以为首辅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宰相的权力可是制度赋予的,人家本来就是扮演的政府首脑的角色,而内阁首辅的作用不过就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权力到头也就是“票拟”。换句话说,内阁首辅只是皇帝的秘书,最多只能对政事提出意见,而宰相就不同了,人家是可以做出决策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首辅能够权压众臣呢?如张居正,竟然还能主持改革。原因很简单,皇帝信任他!他们的权力来自皇帝信任,而非法律赋予。所以,钱穆先生评价张居正说他是“弄权”,是“权臣”而非“大臣”。一旦有一天,他们失去了皇帝信任,他们的权力也就没有了依靠,因此,即便权高如严嵩、张居正长期把持朝柄,一旦为皇帝所不容,流放、抄家也只是分分钟的事而已。所以,内阁首辅根本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它是皇权的附庸,根本无力与皇权对抗。首辅的专权只是表象,本质上这恰恰说明了皇权的强大。
图6 清朝官制
我们可以看到,从秦汉以来,皇权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加强,到了清朝,皇权终于达到了顶峰。
清朝皇帝的专权那是出了名的,如盛世时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那可真是事必躬亲。所以皇权的巅峰也在这一时期完成。
这一巅峰便是雍正皇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原本是雍正帝为了办理西北军务,担心军机泄露,所以在皇帝居住的乾清宫外找了一个小房子,在这里设立军机处,方便皇帝传旨,保守机密。有了军机处以后,皇帝传旨就在这里的进行了,原先的内阁就被架空了。在军机处上班的官员,品级都不高,但是皇帝亲选的,地位重要。而他们的工作也很简单,就四个字“跪受笔录”,皇帝让你写什么就写什么,所以,军机处完全就是皇帝旨意的传达室而已。
图7 清朝军机处内景之一
在专制社会,军机处的设置将皇帝的权威提拔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它也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最后一步。所以说,军机处标志着中国专制皇权达到了巅峰。
天道轮回,盛极而衰,自然之理也。皇权在明清时期走向了它的顶峰,然而,过度的集权也导致积弊丛生。终于,伴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专制皇权也走向了它的末路。
历史大学堂
丞相、首辅是官职,宰相是指类似丞相职务的官职统称。
一、丞相是官职,古代的皇帝,综理国家大事,军民工农财文法,繁琐杂务,根本忙不过来,于是自春秋战国始设置丞相一职,秦、汉相沿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为百官之首,相当于现在的政府首脑,也就是总理、首相职务。
如秦朝助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封建帝国的丞相李斯,汉朝助汉高祖刘邦成就帝业的“汉初三杰”之一的丞相萧何。
二、宰相,历史上只有辽朝设为官职。
宰相是在不设丞相的朝代,对行使丞相职权官职的统称。
唐朝、宋朝,汲取前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权力太大,威胁皇权,因而不设丞相一职。
但皇帝综理军国大事又忙不过来,唐太宗时,设“同中书门下三品平”之职,后改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丞相职权,习称宰相,为避免集权,设置多人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太宗亲信重臣李绩,成为历史上“同中书门下”第一人。
三、明初设置丞相,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权倾朝野,明太祖朱元璋深感皇权受到威胁,以谋反案诛杀胡惟庸后,裁撤丞相一职,以内阁大学士多人分散权力行使丞相职权,亦可称宰相。
后设内阁首辅,行使丞相权力,就是实际上的丞相。
四、清朝始仿明制,设置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皆为最高品级一品官员,以殿阁大学士行使丞相职权,多达6人,避免集权,
但自雍正皇帝设立军机房,后改军机处,初为办理军务,后逐渐军国大事皆经办理,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殿阁大学士由行使丞相职权的实职,变成尊崇位高的虚职,成为皇帝授予文武勋臣的荣誉性加衔职务。
晚清重臣左宗棠任军机大臣,荣誉加銜东阁大学士。
z山海
这问题很有意思,第一个是官职第二个是制度,第三个是称呼,这仨不是一个体系啊!咋比?宰相制度里包括了丞相跟首辅。首辅这个是明朝中后期才有跟丞相差不多的权利,前期内阁就是个秘书机构,汉武帝时的内朝,清雍正的军机处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