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開始怕生,媽媽不要急著責怪,自己先做好這三點

圖|文原創:護芽媽媽 歡迎您的轉發、分享。

孩子出生之後,漸漸地就有了自己的思維意識,對外面的世界也有了一定的認知。很多媽媽會在寶寶在1歲半左右時,發現這樣一種情況。例如媽媽平時帶寶寶出門,寶寶經常會表現得非常害怕面對陌生人,甚至於一看到陌生人就哭。很多媽媽對此表示很無奈,為什麼寶寶會這麼內向呢?

孩子突然開始怕生,媽媽不要急著責怪,自己先做好這三點

內向的寶寶

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平時孩子都在家裡和媽媽一起玩。隨著天氣漸漸轉好,媽媽覺得孩子也長大了,想帶著孩子出去,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但是孩子一出去,本來和媽媽相處的挺好的,突然看到一個陌生的人,也許是家裡的鄰居或者親戚,和媽媽打招呼的時候。鄰居湊過來看著孩子,可能聊了那麼幾句,寶寶就開始嘴巴一嘟,然後哇哇的哭起來了,甚至怎麼哄都不行。不過只要遠離那個人,寶寶就突然之間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你或許還經歷過這樣一種情況,外出帶寶寶玩耍,寶寶玩累了,需要抱抱,媽媽就把寶寶抱在身上。有人來了之後,看到漂亮的寶寶就摸了寶寶的臉,寶寶目瞪口呆的看著這個人。也並沒有表現出不開心。這個人突然說要抱抱孩子,一聽到這個話,寶寶就立馬哭了,堅決不同意其他人抱,只能由媽媽抱。

孩子漸漸長大之後,同樣還會面臨這樣一種情況,就是離開了家,離開了孩子熟悉的環境,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孩子不會像以前那麼調皮搗蛋,甚至站在原地四處觀望,卻不敢動,還時刻拉著媽媽的手,甚至走一步都需要媽媽陪著,

其實這都是認生的一種表現。

孩子突然開始怕生,媽媽不要急著責怪,自己先做好這三點

寶寶為什麼會怕生?

寶寶怕生,很多寶媽認為這是孩子內向的表現,其實並不是。很多寶媽對於這方面都想錯了。孩子自身有年齡方面的特徵,所以導致怕生這種情況的形成。

1.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提升了

寶寶在漸漸長大之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提升了。不像小時候,看到一件事物,單純的就是這樣東西。並沒有任何的想法,甚至年齡越大,對事物的想法也變得越來越多,其實這是這是寶寶認知能力的一種體現。

2.開始有了恐懼感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張白紙,沒有接觸過任何事物,通過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才開始有了自我的認知感。而對陌生的人或事物,寶寶內心自然會產生一種恐懼和不安感,這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包括成年人其實也是一樣的。

3.安全感低

寶寶的年齡比較小,對於外界事物的安全感比較低,不容易相信他人,只會依賴身邊最親近的人,所以出現陌生情況時,孩子會出現怕生這種情況。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寶寶自身無法給自己建立安全感,只能通過對媽媽的渠道。所以安全感係數極低。

孩子突然開始怕生,媽媽不要急著責怪,自己先做好這三點

媽媽該如何做

寶寶的這種怕生情況,很多媽媽都用錯了方式,導致孩子怕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做好以下三點,寶寶的怕生情況一定會有所緩解。

1.不逼迫寶寶

有些家長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寶寶出現認生的情況,在一旁的家長總是嘆氣。甚至責怪孩子,強迫孩子和其他人打招呼,造成了寶寶內心的不適感,甚至會更加的排斥與生人的接觸。

2.不逃避

某些自認為是為孩子好的家長,既然孩子不願意和其他人打招呼,那就刻意的去逃避和其他人的交流。其實這種方式更不利於孩子正確的面對問題,最終很好地解決。勇敢地去面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才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3.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表現出很自然、很開心,那麼孩子在父母漸漸潛移默化的影響中,也會主動的向他人敞開心扉,去和他人建立溝通,從而緩解怕生的這種狀況。

孩子怕生這種情況很普遍,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做好以上這幾點,孩子長大之後這個怕生的問題也就不會存在了。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需要傾訴和解決,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