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偷吃地里花生的动物,夜间出没白天不现身,据说叫猪回子,有什么办法能抓到它?

爱在平常的日子里


过去农村晚上哄小孩子睡觉,孩子都很顽皮,大都不会安生的入睡,很多时候大人就会吓唬孩子:还不快睡觉,在不睡觉一会黑老猫就来了,黑老猫一来,专门抓不睡觉的孩子,孩子都是很天真的认为黑老猫是厉害无比的,就会乖乖的睡觉,在农村的野外确实有很多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在洞穴里面蛰伏,晚上的时候就会出来觅食,有的会在农田里面找食吃,也有的会到农村庭院逛游找食物吃。



黑老猫到底是啥玩意无从考证,只知道是一种相当厉害的家伙,但晚上确实有去农田翻吃花生,或者其他农作物的动物,最为多见的就是獾,当然不是我们熟知的平头哥蜜獾,但也是平头哥的近亲,平头哥只在非洲,我们这里还没有平头哥的存在,我们这最多见的是狗獾和猪獾,猪獾也有的地方被叫做猪回子,拥有和猪一样的长鼻子,性情凶猛,和所有的獾类一样,都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


猪獾和狗獾,有很大的区别,猪獾比狼獾要肥胖一些,獾如其名,猪獾更像猪的特征多一些,全身浅棕色或黑棕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颈背有一白色纵纹,而狗獾则和猪獾有很大的不同,毛色体态都不相同,四足也比猪獾要细长的多,但爪子却没有猪獾那么长,这两种獾都是喜爱打洞的,也都习惯于昼伏夜出,晚上出来觅食,有时候也会去我们的庄稼地翻啃种子,或者其他的一些果实,过去獾是非常多见的,用途也是相当的广,尤其是冬季休眠之前的猪獾,更是吃的肥头大脑,浑身都是油膏,这种油膏是一种治疗烫伤最好的偏方,使用历史相当悠久的。


随着环境的改变,人类生存的面积逐渐的扩大,现在獾类也变的稀少起来,过去很多地区都有獾的存在,现在獾别的难得一见,这也是环境和人类造成的,獾现在已经成为了保护动物,是不允许进行捕捉的,在小视频里见过几条猎狗,在一个庄稼地里发现獾洞,进行撕咬的场景,这獾的战斗力确实是很厉害的,别看个头不是很大,和狗差不多,但好几条猎狗,都很难将獾制服。

獾也是一种警惕性很高的野生动物,如果发现獾去偷食自己的农作物,可以采取驱赶或者在农田周围放置一些带有声响的物品,就能够将这些胆小警惕的獾给赶跑,捕捉这种受保护的獾,是不能进行的,你的农村老家,现在还有獾的出没吗?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我们这边也有这种野生动物,可能是每个地方的叫法不同,我们本地人叫它“猪爬子”,其实它的学名叫猪獾。这种动物喜欢夜间出来毁坏农作物,而且一般都是成群出没,对农作物的破坏力非常强,记得前几年夏天我们这边有一个老农种植了两亩多地的西瓜,眼看要成熟了,被猪獾给破坏掉一大半,因为这种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又不能捕杀,最后反应给了我们当地的林业局,林业局按照相关规定补偿了种瓜老农的经济损失。



猪獾体型粗壮,四肢短粗,因为鼻子部位裸露往外凸起好像猪拱嘴,所以才叫它猪獾,猪獾跟狗獾很类似但是也有不同之处,狗獾体型显得细长,但是猪獾体型粗壮短小,而且猪獾身上毛色一般都是黑白两种颜色。猪獾喜欢在荒丘或者田埂处挖洞居住,具有夜行性,性情凶猛,听觉以及嗅觉非常灵敏,当它感觉自己身处险境的时候会发出类似猪声音的吼叫,并且能挺起上半身用牙以及锋利的爪子发起进攻。


猪獾寻找食物的时候都是用鼻子嗅闻,如果发现可食用食物就会用鼻子打开以后吃食破坏,所以猪獾对农作物的破坏非常大,如果稍有不慎就会被这种动物给破坏的颗粒无收,而且猪獾一般都是在夜间出没,很难及时对其驱逐,所以是让老百姓非常头疼的一种动物。

猪獾在2008年已经被我国列入频危物种红色名录,现在对猪獾进行私自捕捉是属于违法行为。虽然我们不能对其捕捉,但是可以用一些方法进行预防猪獾损坏农作物,比如猪獾听觉以及嗅觉非常灵敏,我们可以在农作物成熟的那几天在田地里面拉上反光塑料条,如果有风刮就会发出哗哗的响声,可以有效的防止猪獾毁坏农作物,其次也可以让狗对猪獾进行驱逐,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猪獾毁坏农作物。



农业经济第一线


挖陷阱,用抓黄鼠狼铁夹子。放点花生吸引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