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康熙皇帝在“一废皇太子”一百多天后,不顾朝臣们的极力反对,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然而令康熙没有想到的是,复立胤礽的举动彻底激化了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同时让皇子之间对于嫡位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更为致命的是,皇太子胤礽并没有从第一次被废黜的事情上吸取任何的教训,反而在自我“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就在这个时候,一宗“会饮”案件的发生,成为了“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导致了胤礽第二次、也是最终被废黜了皇太子之位。

这便是“托合齐会饮案”,一宗对康熙朝晚年的政治局势走向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的案件。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被复立为皇太子的胤礽,已然成为了朝堂之上的众矢之的。

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之前的一次御前会议上,康熙皇帝向朝中的部分权臣征求了“册立新太子”的意见,但是在场所有的朝臣都将手中的一票投给了八阿哥胤禩,胤礽在朝堂之上不得人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皇帝仍然是一意孤行的坚持复立胤礽为皇太子,这不仅彻底激化康熙与朝臣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更是将胤礽推向了朝臣的对立面,使其处于了更加不利而又被动的局面。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领侍卫内大臣、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以及翰林院掌院学士、明珠之子揆叙,也就此成为了朝臣之中积极反对并且坚决抵制胤礽的重要代表。

“揆叙挟其数百万家赀,与阿灵阿等合谋买嘱优童下贱,每与官民宴会之所,将二阿哥肆行污蔑。京城言语谓千金买一乱者,人所共知者也。既明理者听之亦不能辨其事之真假,无父无君,莫此为甚。”

这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登基之后,批判阿灵阿和揆叙的时候所说道的一段话。

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二人利用其殷实的财富,极力的支持八阿哥胤禩,同时不断抹黑皇太子胤礽,将胤礽陷入非常不利的舆论漩涡之中,使得胤礽不仅是在朝堂之上威信全无,甚至在民间都充满了对其的反对与批评的声音。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与之相对应的是,皇太子胤礽非但没有吸取任何教训,有所改变,反而全然不顾朝堂内外的反对之声,依旧是我行我素,相较于之前的行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胤礽之所以敢如此作为,还是因为此时的他有了更多的“底气”。

康熙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于胤礽割舍不下的感情,更是不愿意让自己在胤礽身上花费的半生心血付之东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复立胤礽平息皇子之间为了皇位而进行的激烈争夺,缓和矛盾。而胤礽正是恰恰的抓住了这一点,同时抱定了“唯恐天下不乱,唯恐皇子们不争”的心态,依旧是贪污腐败、结党营私、铺张奢靡,并且一再触怒康熙皇帝。

终于,胤礽的行为不仅让康熙对于胤礽是彻底的失望,更让康熙开始认为胤礽已经是真的无可救药了。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借助安郡王马尔浑的去世,“八爷党”卷土重来。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安郡王马尔浑去世。

马尔浑,康熙皇帝的堂兄,是在顺治、康熙两朝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安亲王岳乐的儿子。在岳乐去世之后,马尔浑袭承了安郡王的爵位。

出于对安亲王岳乐家族世系的重视,康熙皇帝专门下旨,对马尔浑以高规格的礼仪进行下葬治丧,同时颁布服丧期间的种种禁令,其中就包括了“禁酒令”和“禁宴令”。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然而马尔浑的弟弟景熙却向康熙揭发,步军统领、同时也是太子重要党羽托合齐父子公然违抗康熙皇帝的禁令,一连数日“聚众会饮”。

康熙皇帝起初并不在意,毕竟满洲人本就是马上民族,无酒不欢是传统。况且托合齐作为 “太子党”重要骨干,在听闻自己的政敌、支持八阿哥胤禩的安郡王马尔浑去世,进行饮酒庆祝也算是事出有因,对其给予严厉训斥和处罚也就算了。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但是景熙却不依不饶,一定要康熙皇帝进行调查、严惩,名义上是为自己过世的哥哥讨回公道,实际上,景熙这样做就是要将矛头直指皇太子胤礽集团。

此时的安亲王家族早已是“八爷党”的重要组成势力。

八阿哥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正是安亲王岳乐的亲外孙女,也正是因为与安亲王家族结有姻亲的关系,使得整个安亲王家族在“九子夺嫡”之中,都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包括已经过世的马尔浑以及检举托合齐的景熙,这二人都是胤禩福晋的娘家舅舅,更是支持八阿哥胤禩的“八爷党”重要成员。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景熙非常迫切的希望通过对托合齐父子的弹劾,削弱“太子党”的实力,进而给予太子胤礽以沉重的打击。

于是,在景熙等人的一再要求下,康熙开始对这宗违背旨意的“会饮”案件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果令康熙深感震惊,而这也就此拉开了皇太子胤礽再度被废黜的序幕。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表面上的“会饮”,却是彻头彻尾的“缘结朋党”。

康熙最为反感的事情,就是皇子与朝臣之间结交朋党,这一点体会最深的便是皇太子胤礽。

早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时候,胤礽就公然违背禁令,擅自在府中接见内务府中下级官吏,包括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膳房人额楚等人,进而遭到了康熙皇帝的训斥,与太子有过交往的内务府官员们或被康熙下令处死,或被治罪。

到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又将与太子有着极为亲密血缘关系的外戚权臣索额图圈禁致死。

这些都表明了康熙皇帝对于胤礽与官员们关系密切甚至结为朋党的极度不满。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然而这一次,胤礽真的触动了康熙皇帝的“底线”。

经过初步调查,康熙发现参与“会饮”的人员多达二十余人,而且并不仅仅是托合齐父子,朝中多位重臣参与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包括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都统鄂缮等人。

当拿到“会饮案件”的名单的时候,康熙首先感觉到的异常的惊恐。

托合齐,步军统领,官职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又称九门提督,手中掌管两万兵马,负责京城九门以及皇宫的卫戍,京城所有皇亲国戚及文武百官的身家性命都由他来保护,这其中也包括了康熙皇帝。这个职务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城卫戍部队司令。

耿额,兵部尚书,负责全国的兵马提调。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齐世武,刑部尚书,负责全国的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鄂缮,八旗都统。相当于现在的集团军高级军官。

这些人不仅掌握着朝堂之上的实权,在朝臣之中也是颇具威望和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兵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危以及自己皇位的安稳担忧起来。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于是,康熙皇帝在稳定了事态局面之后,开始彻查此事,最终的结果更加让康熙触目惊心。

原来,作为皇太子心腹的步军统领托合齐父子,伙同都统鄂缮,借“会饮”寻欢作乐是假,帮助胤礽“缘结朋党”是真,目的就是为了皇太子胤礽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而进行结党,并且密谋计划着种种“阴谋”。

此时的康熙更加联想的是“一废皇太子”的时候,胤礽就有过接近康熙营帐,“向内窥探”的“谋逆”前科, “会饮谋逆夺位”,成为了康熙对于“托合齐会饮案”所下的最终结论。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于是,在经过两年十个月的漫长调查、取证、观察过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康熙皇帝终于在畅春园召集诸皇子宣布:

“皇太子胤礽复立以后,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断非可托付祖宗弘业之人,故予拘执看守。”

康熙皇帝第二次,也是最终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废黜,并将胤礽永久性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而参与了“托合齐会议案”的人员,康熙皇帝也给予了非常严厉而又残忍的处罚。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托合齐在被囚禁的一年之后,死在了狱中,康熙皇帝下令对其“挫骨扬灰,不得收葬”。耿额、鄂缮等人也是或被革职流放,或被直接处死。而结局最为悲惨的便是齐世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皇帝在废黜胤礽的同时,以“诌事”皇太子胤礽为由,将齐世武治罪,并“命以铁钉钉其五体于壁,号呼数日而后死。”

皇太子胤礽,以及他的“太子党集团”,也就此宣告了彻底的覆灭。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自己的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当我们到达畅春园时,惊恐地发现在那座有着宏伟宫殿的花园里,八至十名官员以及两位太监跑在地上,光着头,双手被捆在背后。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皇帝的儿子们站成一排,光着头,双手被捆在胸前。过了片刻,康熙皇帝从一顶四周并不封闭的轿子里走出,来到正在受罚的皇子们面前,立即发出如猛虎一般的怒吼。他对皇太子予以一顿痛责后,决定将皇太子及其家人们一起软禁在宫中。”

“康熙皇帝宣布废黜这位不幸的皇子,理由是他有谋反的嫌疑。康熙皇帝向帝国证明,这个被废掉的皇太子已无统治国家的资格。在皇太子的其他罪状中,他被控告沉迷于一种残暴的犯法行为。”


此时康熙皇帝的举动,与他在第一次废黜胤礽的皇太子之位,所表现出的“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相比,已然是平和了许多,也平静了许多,康熙是真的对于胤礽失望透顶,更是对于胤礽不再有任何的希望,胤礽的最终被废也就此变为了必然。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胤礽已经被康熙彻底的放弃,那是不是在朝堂之上呼声最高的八阿哥胤禩就会为康熙册封为新的太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将“托合齐会饮案”和盘托出的景熙,是胤禩福晋的娘家亲舅舅,“八爷党”的成员,整个案件的勘破这本身就是赤裸裸的党争,在加上在此之前,阿灵阿、揆叙、王鸿绪等人广布“太子失德”、“胤禩深得人心”的谣言,康熙皇帝对于胤禩完全没有任何的好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胤禩还主动密奏康熙,称“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病不起”,以一种稳操胜券的姿态来回应康熙“二废皇太子”。结果就是,八阿哥胤禩以及他的“八爷党集团”,聪明反被聪明误,非但没有从皇太子胤礽集团的倒台中获取任何的政治利益,反而为康熙更加的反感和厌恶,完全可以用“偷鸡不成蚀把米”来形容。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而在“托合齐会饮案”之后,隆科多成为了最为直接的受益者。这个时候的隆科多在众位皇子之间保持了绝对的中立,并且对于康熙皇帝保持了绝对的忠诚,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于是隆科多接替了托合齐,成为了新一任的九门提督。

这项任命在多年之后直接影响甚至可以说决定了整个大清王朝未来的政治走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后,隆科多以九门提督的身份,随即关闭京城九门,在北京实施戒严长达七天时间,成功扶保雍正皇帝顺利登基,隆科多也就此成为雍正能够继承康熙皇位的首功之臣。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所以,“托合齐会饮案”直接导致了胤礽的二度被废,八阿哥胤禩集团也在此案前后遭到了康熙的持续打击,再加上日后支持雍正的隆科多接替托合齐成为九门提督,这一切的一切,更使得雍正在整个案件中获得了最大的政治利益,进而成为了“九子夺嫡”最终的赢家。

一宗“会饮”案件的勘破,一代王朝储君的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