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近日,媒體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魯迅博物館資料查詢在線檢測系統上線,該系統由北京魯迅博物館開設,包括著作全編、譯作全編及研究月刊三個子系統。該系統一經曝光,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情訪問,服務器一度崩潰。

“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亂編的“名句”分分鐘被揭穿

通過這個檢索系統,可以輕鬆查詢某句話是否真的出自魯迅之口。如搜索“閏土”,可以檢索到多個詞條,一些魯迅沒有說過的話,系統檢索後會提示:“文章內沒有符合條件的記錄”。

“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在高級選項裡還可以對魯迅的著作、書信、日記、筆名四種類別分別查看,除了魯迅本人的著作外,還包括他的譯作。

據悉,這一查詢系統其實在2017年就已經上線運營,由北京魯迅博物館文物資料保管部整理,目前仍然在持續增加相關史料、資料內容。該系統也在首頁提示“系統為試用版本,不足之處,請多提寶貴意見”。

偽名言氾濫,許多名人無故躺槍

“晚睡的人沒對象”,“人類的悲觀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人只要有錢,煩惱就會減掉90%以上,情商和智商也會提高,更不會亂髮火”,在檢索系統面前,這些一度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的“魯迅名言”現了原形。

“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與魯迅“命運”相類似的,還有諸如張愛玲、莫言、韓寒這樣的作家,國外的如村上春樹、泰戈爾等,就連文學圈之外的馬雲、白巖松等都難以倖免。

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一些傳播者更希望藉助名人效應吸引眼球,假借名人之口傳播某些觀點、看法。其中,不排除有些自媒體故意惡搞、編纂名人名言,以達到擴大影響、吸粉引流目的。

而作為接收信息的受眾,往往缺乏細細品讀的耐心,存在唯名人馬首是瞻的心理傾向,很容易被別有用心者牽著鼻子走。

例如,在2015年11月,微信公眾號“頂尖企業家思維”冒用王健林名義發佈題為“王健林:淘寶不死,中國不富,活了電商,死了實體,日本孫正義坐收漁翁之利”的文章。王健林將其告上法庭,公眾號運營方被判賠償7.5萬元。企查查數據顯示,該公眾號所有者為北京韓商互聯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月7日。

“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有人說,只要不侵犯名譽權,不宣揚錯亂的價值觀,這些張冠李戴的現象似乎也談不上多大危害。

但如果,越來越多的人跟著一本正經胡說八道,時間長了,人們便無從得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其實,細讀被杜撰出的名人名言,我們不難發現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特徵:關乎愛情、友情、親情,頗為感性,富有煽動力;言語溫和,多傳遞正能量,激發人生鬥志;讀來朗朗上口,易於傳誦……

這或許能反映出編造、傳播這些“名言”的人,通過微博、論壇等擷取隻言片語,聊以慰藉。

但這些有道理的話,為什麼非要假借名人之嘴說出呢?

有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就不必用“名人名言”為自己添彩。如果我們用的名言都是偽名言,那真名言還有何意義?

“魯迅說過的話”被打假!杜撰的“名人名言”為何火爆網絡?

寫在最後

被各種“杜撰名言”困擾的,遠遠不止魯迅一個人。從打假的角度看,的確需要很多名言檢索系統,幫助大家認清“名人名言”的真假,但如果不消除對名人的盲目崇拜和畸形崇拜,“偽名人名言”的市場就不會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