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25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禾沐

聯繫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email protected]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五一假期的時候,看了幾集最新一季的《妻子的浪漫旅行2》,這是一檔明星夫妻綜藝節目,團長加上四位女星組成的妻子團外出旅行,而丈夫擔任妻子的旅行規劃師和觀察員。這一季的嘉賓是張智霖袁詠儀夫婦、包貝爾包文婧夫婦、買超張嘉倪夫婦、汪峰章子怡夫婦,團長則由謝娜擔任,而負責採訪丈夫的主持則由李靜擔任。

女性在一起交流,特別是為人妻、為人母之後,話題往往離不開各自的家庭生活、孩子等等。讓我沒想到的是,這些平時光鮮亮麗的女明星們,卻主動選擇談論起了“產後抑鬱”這個相對有些敏感的話題,並且通過電視節目公開播送:

節目中,袁詠儀首先向謝娜表示羨慕,因為她在生子後,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去上班錄製節目了。而自己那個時候呆在家裡,得了“產後抑鬱”:媽媽出門買菜回來,看到她突然哭了,問她到底怎麼了,她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我就想哭。她對丈夫張智霖說“你為何不幫忙做下這件事”,張智霖隨口回覆了一句“這是你想做的事情”,她也突然崩潰。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隨即,張嘉倪也參與到話題中,表示自己產後也經歷了抑鬱的過程。她表示,丈夫買超其實脾氣也很好,對她也很不錯,也時刻陪伴左右,但是這段時間就是動不動要跟他吵架。在後面的節目中,她也坦言,她當初結婚的時候,正處於事業上升期,但是結婚後不久,就懷孕有了孩子,而且4年裡連續生了2個孩子,常常忙到照顧孩子以至於沒有自己的時間,時常崩潰。

在觀察妻子們討論這些話題的時候,主持人李靜也感慨,自己在生完孩子之後,也有一陣情緒非常低落的時期,那個時候覺得自己的價值就是一個“人體器官”,主要功能就是哺乳而已。包貝爾也暗示,其實自己妻子產後也存在情緒波動比較大的問題。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章子怡雖然沒有參加這次討論,但是有一次李靜採訪秦海璐,正好談到秦海璐整雙眼皮,是因為產後抑鬱不停流淚,差點要把眼睛哭壞了,醫生從醫學干預措施的角度給她做了雙眼皮。也就在談到這段經歷的時候,她透露章子怡產後也給她發過微信,表示自己當時也很“崩潰”。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產後抑鬱”是一個相對比較敏感的話題。很多人認為是否家庭照料不周,或者女性可能意志力相對比較薄弱所致。然而,就女明星群體來說,沒有人會認為她們得不到良好的產後照料,她們之前取得的事業成就也證明她們並不脆弱。

可是,至少從這一組嘉賓來看,除了謝娜,她們竟然幾乎全部都有過“產後抑鬱”!

這些年“產後抑鬱”確實呈現高發態勢,而且在知識女性、有所事業成就的女性中還尤為突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先要來說說,什麼是“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是產婦在分娩後出現抑鬱、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症狀為特徵的心理障礙。

有學者認為,“產後抑鬱”主要是因為激素原因導致。因為女性懷孕期間,雌性激素、黃體酮及皮質醇等激素會遠遠高於平時,寶寶出生後,媽媽體內的這些激素會陡然降低,在某些女性深深,這種急劇變化會影響激素所調節下的神經遞質的失衡,也會有人因為產後失眠引起神經遞質的失衡。

然而,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甚至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除了生理因素,更重要的可能還是心理因素:

首先,女性在產後可能面臨更多的失望。

許多人會認為生完孩子這段時間總是懷著幸福的憧憬,恭喜對方有了一個可愛的寶貝。然而,女性可能會在喜悅同時,也會面臨一種失望:即對自己一生的期許,現實卻無情地告訴她還有差距:怎麼做個更好的媽媽,怎麼面對產後恢復中的自己,怎麼面臨相當長時間沒法工作……諸如此類,都會對讓她產生很大的情緒失落。

其次,女性在產後這段時間,可能是一生中最吃力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女性需要無微不至地照顧寶寶,她需要肩負很大的責任。而這種責任感往往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而且長期睡眠不足,以及對身體恢復的壓力,也會加劇女性的壓力。而產後抑鬱會出現在這個時期就不奇怪了。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產後抑鬱主要出現在分娩後1至3個月,但是目前研究發現,甚至在產後3年內,產後抑鬱也會產生。很多女性在產後都有一定的情緒問題,只是往往被人當做“只是發脾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從而問題越來越嚴重。

這裡有一份“產後抑鬱”自我診斷的清單

1、不管做什麼都覺得內心壓抑。

2、每天至少哭一次。

3、一直或大部分時間都覺得悲傷。

4、無法集中注意力。

5、以前的最愛,現在興趣索然。

6、雖然身體恢復,但卻對做愛沒有興趣。

7、即使寶寶已經睡了但我還是失眠。

8、挫敗感。

9、體力不支。

10、沒有胃口和食慾。

11、鬱鬱寡歡。

12、焦躁易怒,有時甚至也會對寶寶抓狂,對丈夫更是毫無耐心。

13、對未來感到無助。

14、感覺永遠也擺脫不了這種情緒。

15、有時候甚至會產生輕生念頭。

如果有1~3種比較符合,還是比較正常的,如果對上述4、5種都覺得比較認同,就有可能患有產後抑鬱。

當然,其實最簡單的方法還是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只有你,才知道自己細微的情感變化。

不管產後抑鬱的起因為何,有一點是需要明確的,那就是產後抑鬱並不是一個人意志薄弱的結果,不應該以此去指責女性有什麼問題。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其實,這些年“產後抑鬱”的增多趨勢,與女性社會角色變革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把歷史的指針往前撥100年,我們會發現,當時的女性成為母親之後,主要的社會職責是:

1、帶好孩子。

2、照顧好丈夫,家庭。

這100年來,女性獲得了工作權、選舉權、受教育權,整體社會地位獲得極大的提高。我們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最高一層是“自我實現”,對於許多女性,特別是職場女性精英來說,包括之前提到的袁詠儀、張嘉倪等女明星等,她們都不會甘於成為100年前只追求服務家庭的傳統女性。

於是,伴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大增,其要承擔的社會職責也大幅增加:

1、完成自己的工作,實現自己的事業要求。

2、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3、學習、研究,完善自己的專長。

4、帶孩子,教育孩子(因為具備了良好的教育背景)。

5、照料家庭,可能還要承擔相當部分的經濟責任。

畢竟,再怎麼社會變化,生孩子這件事主要還是由母親來擔負,孩子很小的時候,總還是要粘著媽媽的。這個基本的生理功能,無論如何都不會因為社會發展而被替代,爸爸不行,AI也不可能。

由此可見,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特別是有一定事業發展的女性,不得不承擔比過去任何歷史時期都多得多的壓力。

過多的壓力往往是導致抑鬱的重要因素之一。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然而,壓力還不僅於此。

自我實現是一個人最高層次的需要,但是女性的自我實現往往很難得到應有的尊重,她們經常受到社會傳統的影響,讓她們的身心受到壓抑。

在豆瓣上我曾讀到過這樣一個帖子,是一個新手媽媽的抑鬱與困擾:

她剛剛有了一個孩子,她的父母告訴她,有了孩子,生活的目標就是把孩子帶好就行了,不用去想很多。

然而,當她的母親這麼告訴她的時候,她卻覺得這並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在一線城市有過豐富的工作經驗,也不怕吃苦,但是家人卻希望自己能夠找個穩定的工作就可以了,而她自己因為有了寶寶,也覺得身不由己,越來越抑鬱……

她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度過這一段時光,如何選擇接下去的工作?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這是很多女性在分娩後都會碰到的一個情況。

那就是社會輿論、身邊人都會告訴你,現在你是媽媽了,要把生活的重心放到孩子身上!言下之意,也就是你的那些自我追求,可以放一放了!

貝恩諮詢與哈佛商業評論做個一個全球調查,發現,

現代男性和女性都渴望獲得職業領域的成功,爬到更高的位置。但是,有一個現實就是,女性較少最終獲得成功。

調查認為,女性在攀登職業階梯的時候會遭到一些干擾,讓她們逐漸離開,而其中女性在平衡工作和家庭時面臨的困難佔據很大的比重。

有孩子這件事,對100多年前的女性來說,是人生巔峰,但是對經歷女性主義教育,有著“自我實現”夢想的女性來說,卻可能是人生下坡路的開始。

她們好像被社會剝奪了實現自我的權利。而且,很多人還認為,她們就應該放棄這一權利。

這又怎麼能不讓人抑鬱呢!!

為何現在“產後抑鬱”的媽媽這麼多,而且特別在事業有成的媽媽群體中高發,也就很好理解了。

女性不僅揹負著人類社會以來從未有過的壓力,而且還要面對即便你揹負這些壓力去實現夢想,也不太可能最終實現夢想的結果。

對任何一個對未來有所憧憬的人來說,這都是很難接受的。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這些年,結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沒有做好面對女性“產後”可能會陷入人生抑鬱的準備不無關係。

很感謝謝娜、袁詠儀、張嘉倪等人願意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談談這方面的話題,也由此引起更多人對這一問題的重視。

那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這些女性避免“產後抑鬱”,或者至少緩解“產後抑鬱”?這裡我提供幾點思考:

首先,幫助女性更正確地認識“產後抑鬱”。

女性產後抑鬱通常會有這樣一些想法:

1、很難接受自己有產後抑鬱。

2、對自己的產後抑鬱感到羞恥且尷尬。

3、一定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4、要是自己堅強一點,就不會承受這份痛苦和折磨。

5、除了愛人,一定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6、要是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會消失。

7、不能看醫生,那隻能說明我瘋了。

以上這些想法,是首先需要破除的。

我們需要告訴廣大女性,這是一件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據說,目前產後抑鬱的發病率達70%左右),而且這跟你堅強不堅強沒有什麼關係。如果說跟什麼有關,也可能是跟我們的社會準備不足有關。

其次,丈夫和家庭要扮演非常重要的支持角色。

丈夫和家庭在這個階段,能為妻子做這些:

1 傾聽並認同。

讓她告訴你,她的感受,即便是一遍又一遍聽同樣的話也無所謂。在抑鬱作用下,女性很容易對未來失去信心,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對她說“別再擔心個沒完沒了,你一定會好起來的”。不要裝作沒有發生,也不要批評她,或者把產後抑鬱的責任歸咎於她或其他人身上。相反,可以鼓勵她“我知道你會覺得以後的生活都是這樣,但是我們會讓你回到從前的。”請把注意力集中在她為何會這麼想,以及她現在是什麼感受上,接受她的感受。

2 要有耐心。

產後抑鬱的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不要希望可能在一夜之間就有好轉。你要幫助妻子心態平和,因為這也是她在產後抑鬱中最難以承受的一面。這也是丈夫需要不斷提醒妻子的,並且幫助她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

3 讓她多休息。

讓她從繁重照顧孩子的責任中走出來。可以建議她多出去走走,多運動,如果經濟上可以,請一個暫時的幫手,或者多做些家務。

4 提供情感支持。

比如,告訴她,你愛她,告訴她,你很高興他們有了寶寶,一定要格外關注她對自己身材的感受,告訴她你一定會站在她身邊支持她。

再次,鼓勵女性回到工作狀態。

有研究發現,特別對工作比較有成就的女性來說,讓他們儘早回到工作,或者至少有一部分精力能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將有助於“產後抑鬱”的發生。這不僅是從讓人產生很大壓力的家庭事務中走出來,轉移注意力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而且因為有工作,而且能夠繼續把工作做好,對於渴望“自我實現”的女性來說,這是一個證明自我價值的很好機會。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事實上,謝娜之所以沒有陷入到“產後抑鬱”,一個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她產後就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去,3個月後就開始錄製《快樂大本營》,用她自己的話來說,自己的工作就是跟開心的事情有關,這有助於她消除那些產後的負面情緒。

還有,就是鼓勵她們與其他人一起談談自己產後的情緒。

比如,謝娜等人能有機會聚在一起,談談這些自己的經歷,發現彼此都有類似的困境,也有相同的心境,甚至吐槽一下,說說其他人對自己的不理解,這對於療愈都會有幫助。

女性既要實現自己人生目標,又要完成養兒育女的使命,如何做好平衡,是個很大的難題,一時半會,其實很難得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決辦法,但是,能夠有人理解自己,能夠及時宣洩掉這些壓力和情緒,總比一個人放在心理要好很多。

包貝爾就說,他非常歡迎妻子邀請一群姐妹到家裡吐槽,哪怕讓她們在一起談談罵自己的不是也好,他還會為她們準備好酒,而自己關上房門不去打擾。他知道,這對於妻子調節情緒是很有幫助的。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了。

我們常常詠歎母親的偉大和不易,但是往往忽略對一個有著“自我實現”追求的女性來說,母親這個角色會帶來多麼沉重的負擔,以及懷揣的複雜情感。

能夠公開談論職業女性的“產後抑鬱”,只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幫助她們真正解決問題。

其實,這不只是這些媽媽們,也是我們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袁詠儀張嘉倪章子怡,為何她們都有“產後抑鬱”?怎麼幫她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